經(jīng)歷了最好的教育,卻不如學個技工好找工作,大學教育怎么了?

2016-6-18 17:22 原創(chuàng) · 圖片6

高考轟轟烈烈地結(jié)束了,接下來這群畢業(yè)生將面臨的是人生第一個最重要的選擇:擇校,或者說是擇業(yè)。不僅選學校也要選專業(yè),那些所有人都擠破頭想要上的大學,畢業(yè)后真的比別人好找工作嗎?在現(xiàn)實的就業(yè)市場,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職校畢業(yè)生出來社會打滾幾年后,混得比名校畢業(yè)生要好。讓我們不禁懷疑:是接受最好的教育重要,還是學一門實用性強的技能重要?

實用主義的美國人似乎早就開始考慮這個問題: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在問,為什么比爾蓋茨、喬布斯、扎克伯格,都是輟學生?為什么越來越多的“知識精英”開始將輟學創(chuàng)業(yè)視為時髦?大學教育占據(jù)了學生人生中最寶貴的四年時間,家長更是傾盡全力投入大量金錢,然而畢業(yè)后,面臨現(xiàn)實的就業(yè)市場,卻不由開始懷疑:經(jīng)歷了最好的教育,卻不如學個技工好找工作?掙得卻不如以前被視作差生的搗蛋王多?車庫里鼓搗一下,改變世界比辛辛苦苦工作好多年更有效?這些問題,讓人不禁發(fā)問:是時代變了?還是教育變了?

這種追求實用教育的思潮在硅谷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早在2010年,硅谷教父級的人物Peter Thiel就大張旗鼓地宣稱:大學教育已死,科技教育就是要追求速成與職業(yè)化。為了驗證這一點,他開始了一個實驗。他招募了二十幾名經(jīng)過篩選的聰明的青年,給他們一人10萬美金,讓他們不要去上任何大學,而是直接加入他在硅谷創(chuàng)辦的Singularity大學。在這里,他們不接受任何系統(tǒng)的大學教育,而是接受Peter Thiel和其他硅谷大佬的創(chuàng)業(yè)培訓,簡單說,就是跳過大學教育,直接開始做startup(創(chuàng)業(yè)),這樣連輟學也省了。

Peter Thiel是何許人也? Paypal, Facebook等著名公司的早期投資人,創(chuàng)業(yè)教科書《從0到1》的作者,YC合伙人,也是最近和Gawker撕逼經(jīng)常上新聞的話題人物。這樣一個傳奇人物,做這樣一件離經(jīng)叛道的事,也無怪乎美劇《硅谷》特別把這事兒拿出來開涮。

Singularity大學創(chuàng)辦之初,被許多人寄予了厚望。許多人覺得,以Thiel在硅谷的強大能量,讓一幫干勁十足的小年輕聚集在一幫頂尖的創(chuàng)業(yè)大師周圍,踏著這樣的跳板搞Startup,不說搞出幾個估值上億的公司,怎么也得搞個黑科技的大新聞,因而讓很多人展望:大學教育將徹底被顛覆。

然而,六年過去了,這個實驗的結(jié)果卻并不像Peter Thiel預(yù)言的那樣美好。在Singularity網(wǎng)站上羅列的優(yōu)秀學員項目中,排名第一的Aipoly公司,三名成員都有Engineer或Management等不同的本科文憑。排名第二的Aime公司,創(chuàng)始人甚至在進入Singularity之前都已經(jīng)有了碩士文憑。而Peter Thiel引以為傲的號稱被收購的GigLocator,更被爆出Singularity出身的CEO其實是公司成立三年后才上任的“接盤俠”,本質(zhì)上也并非是Singularity孵化的項目。更為諷刺的是,Singularity學員號稱成功創(chuàng)辦的Upstart網(wǎng)站,就是用來幫用戶籌集上大學的學費的,這與Singularity的口號可謂真是背道而馳。

六年過去了,Singularity University實際上已經(jīng)從一個號稱“職業(yè)培訓”的大學轉(zhuǎn)型成了一個孵化器,Peter Thiel幾乎默認了他當初實驗的失敗。事實上,比爾蓋茨、喬布斯、扎克伯格,雖然自己是輟學生,但卻都在不同場合強調(diào)了大學教育的重要性,并都設(shè)立了慈善基金用以支持學子完成學業(yè)。

甚囂塵上的“大學無用論”固然有一定的批判作用,但是卻往往忽視了一個重要的道理:大學教給人的不僅僅是謀生的技術(shù),更是作為一個人的眼界和素質(zhì)?,F(xiàn)代大學的奠基人、德國教育家威廉-洪堡就提出,現(xiàn)代的大學教育是“通過科學達成教養(yǎng)”與“探尋真理”的途徑。所謂“通過科學達成教養(yǎng)”,即是不僅要了解特定的知識本身,更要了解知識背后的體系和邏輯,以此融會貫通,方能在一個領(lǐng)域形成深入的理解,形成真正的“學養(yǎng)”。而“探尋真理”,則意味著所謂學習,是帶著批判性的學習,不是對灌輸?shù)囊磺兴烙浻脖?,而是不斷通過自身的努力,去看到事物背后的無限可能性??此茻o用的知識,可能恰恰是實用技術(shù)的奠基,而在大學期間培養(yǎng)的理性思維、感性認知,更是長遠發(fā)展不可或缺的能力。

那些拿輟學生舉例的故事,顯然忽視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這些成功的人,雖然沒有上過完整的大學,但都無一例外地接受過大學教育。試想一下,如果扎克伯格沒有去哈佛,沒有在那里深刻感受到人際connect的需要,他也能一拍腦袋做出facebook嗎?而大張旗鼓要推翻大學教育的Peter Thiel自己,也是斯坦福哲學系出身,并且還曾在諸多場合表明,法國理論家對自己的啟迪。而美國所有政要的孩子,即使是含著金鑰匙出生,也極少有人沒有大學文憑?!白x書無用”固然可以舉出一些極端的例子,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四年的大學教育,對于人的一生,一定不是浪費。

畢竟,雖然比爾蓋茨、喬布斯、扎克伯格,都是輟學生,但他們自己的公司卻極少招輟學生,不是嗎?


回應(yīng)15 舉報
贊2
收藏4
9年前
大學的團隊作用是不可忽略的。很難信任社會人,卻可以相對容易信任周圍的同學。
9年前
還是教育出了問題。
9年前
大學教給人的不僅僅是謀生的技術(shù),更是作為一個人的眼界和素質(zhì)。完全贊同
9年前
大學是眼界和素質(zhì)的教育??????
9年前
菲菲064 大學是眼界和素質(zhì)的教育??????
嚴重同意
9年前
謝謝分享
9年前
大學教給人的不僅僅是謀生的技術(shù),更是作為一個人的眼界和素質(zhì)。太有道理了
9年前
聯(lián)系之前的一篇文章,即使她將來做園藝蛋糕師自謀職業(yè)……,我也希望她是經(jīng)歷過大學教育后再作選擇
9年前
輟學生路過,雖說有時候會覺得要是蹲大學會不會不一樣(只是很偶爾的好奇罷了),不過放眼望去那么多混的大
9年前
大學生,我很開心最后有了自己選擇的權(quán)利,而路也是自己選擇的~寶寶以后呢,我也不強求??
更多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小花生小溪
小花生小溪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