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國外動畫電影,大家耳熟能詳?shù)牡纤鼓?、皮克斯等美國公司,其作品如洪水猛獸,常常被大家提及,卻很少提及如歐洲的動畫;知道日本宮崎駿的眾多作品,卻不知日本大友克洋,押井守及今敏。面對這種悲摧現(xiàn)象,我不得不給關(guān)注我的花友推薦一些非美國公司制作的經(jīng)典動畫影片,其中部分不適合小孩子看的,我會用PG—13有所注明。
本片是我國正式引進的第一部日本彩色寬銀幕動畫片,這是一個關(guān)乎親情、友情和奮進主題的片子。仔細想來,當年能在影院大銀幕前觀看此片的孩子,到如今,他們的孩子至少也該上高中了。我最初是通過黑白電視看的,之后又和我孩子在網(wǎng)上看。這種純手繪的動畫電影,是電腦動畫發(fā)展成熟后很少能看到了。在沒有宮崎駿的時代,這部影片就是當時很多人心目中外國動畫電影的最愛。以下是我盜自網(wǎng)絡(luò)的故事梗概。
由于偷吃了別人的食物,懷孕的阿純受到天神的懲罰,變成了龍。在生下龍子太郎后,阿純便悄然離開了原來的村莊,獨自生活在遙遠的北方。幾年后,太郎也長大成人了。為了尋找化身成龍的媽媽,太郎便展開了的冒險歷程。一路上,太郎打敗了橫行鄉(xiāng)里的黑鬼,救出了村里的少女小愛,并讓決心改過的紅鬼成為了雷神的部下;懲戒了自私自利的雞叫財主,把好吃的稻米分給大家;躲過了兇惡的山婆婆和雪女……歷盡千辛萬苦,終于見到了媽媽。為了使大家都能吃上好吃的稻米,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太郎和媽媽在大家的幫助下一起將山上的湖水引入了山谷,使干旱的土地變成了良田。媽媽亦因此得到天神的原諒亦得以恢復(fù)了人形。
故事講述農(nóng)業(yè)時代的故事,其中很多事,都是如今的孩子理解不深的,如“饑餓”?,F(xiàn)在衣食無憂的生活,哪能明白豐衣足食的幸福?農(nóng)業(yè)社會向工業(yè)社會轉(zhuǎn)換,傳統(tǒng)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很難看到。也許上了些年歲、尤其是種過稻插過秧的人,看到本片描繪的農(nóng)村生活場景,定然不會無動于衷。
日本東映動畫史上最大制作的電影,從1987年開始繪制,1991年制作完成第一部《英雄的黎明》,并于次年公映。1993年和1994年,分別推出第二部《燃燒的長江》和第三部《遼闊的大地》。這部片長440分鐘的《三國志》,被譽為最忠實原著的三國卡通,榮獲日本動畫最高榮譽——動畫金座獎。
本片講述三國故事,內(nèi)容就不介紹了。此片給人最大的印象是配樂,其次是中國味的畫風。橫山菁兒的配樂蕩氣回腸又不失清麗婉約,看一遍電影,絕對會想再聽聽其中的某些音樂片段。如果是成年人現(xiàn)在去才看此片,一定會被熟悉的旋律所打動,好多影視中動聽的配樂,原來出自這里,如古天樂95版《神雕俠侶》。
再說電影的畫面,美輪美奐,人物和場景設(shè)計頗具中國傳統(tǒng)特色。至于原因,可能就是日本的畫師偷懶,從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的《三國演義》連環(huán)畫中直接汲取了很多素材和靈感。網(wǎng)上有熱心網(wǎng)友寫將電影截圖與連環(huán)畫進行對比的貼子,可找來參看。我不想指責日本人的這種“偷盜”行為,只想感謝他們將膾炙人口的三國故事搬上大銀幕,還保存了很多的中國特色。迪斯尼曾經(jīng)將中國傳統(tǒng)故事“木蘭從軍”改編成動畫電影,雖然很賣座,但電影失去了中國味,對中國觀眾來說真有諸多的遺憾。《三國志》就不同了,從內(nèi)容來說,體現(xiàn)了日本人對三國歷史的另一種解讀,從形式來講,基本上采用中國元素,對中國觀眾來說,很有親切感。喜歡三國,最好能看看此片。
AKILA,這是一部制作精良,曾經(jīng)在世界很多國家上映,好評如潮的日本動畫電影,從而進一步奠定了大友克洋在日本動畫界領(lǐng)軍地位的經(jīng)典佳作,至今依然是日本動畫史上一座思想高峰。不過,我必須說明,此片稍有些暴力鏡頭,如開篇不良少年在街頭飚車激斗,暴力的鏡頭顯得很干凈,沒有那種刻意的感官刺激。片子后半段鐵雄變身的畫面,會讓承受力不好的人倒胃口,可能不適合十歲以下小孩觀看??催^此片的人往往會被震撼,從而產(chǎn)生種疑問,這是1988年的日本動畫嗎?日本的動畫,不僅有《多拉A夢》《龍珠》《柯南》,不僅有鳥山明、宮崎駿,還有更多好的優(yōu)秀作品和著名的制作人。
影片改編自導演大友克洋自己創(chuàng)作的同名漫畫,以反烏托邦的科幻故事探討權(quán)力和秩序的嚴肅命題。大友克洋在這部節(jié)奏快速、場面宏大、情緒癲狂的動畫作品中穿插了對人類和社會的深層思考,千瘡百孔的“新東京市”表達了他對絕對統(tǒng)治和絕對秩序的厭惡。駭人無比的恐怖力量展示,又傳達出對于科學未知領(lǐng)域的恐懼,以及對于人類薄弱意志的擔憂。
騰訊動漫評這樣評價此片:影片的一大特色就是執(zhí)著地追求現(xiàn)實主義,超越了動畫的范疇,并接近于現(xiàn)實電影。在音樂方面,起用了民族音樂系列的藝能山城組,把未來的世界用日本的民族音樂來表現(xiàn),具有獨特的魅力。導演意圖是給已習慣于刺激的現(xiàn)代人以“破壞”與再生的新主題,向著更大的刺激挑戰(zhàn)。這部作品成為對已被破壞的日本電影界的一付起爆劑,可謂是日本電影“再生”。它在日本的科幻中是超群的,可與好萊塢動畫片抗衡。
有人說AKILA是了解大友克洋動畫作品的入門級,漫畫看不到,幸好還能看影片。正是因為看過了AKILA,我迷上了大友克洋,關(guān)注其制作的動畫電影。他的作品《蒸汽男孩》因推出較晚,看過的人可能多一些,但他的《記憶三部曲》、《機器人嘉年華》、《迷宮物語》、《老人Z》等作品,了解的人相對少了。對那些對科幻類動畫感興趣的孩子,是應(yīng)該觀看大友克洋的作品。
(參看文章:快30年了,它依然是日本動畫中的一座思想高峰 https://wap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f78312c88a8bb7e8f8fbf91d&lemmaId=2908625&fromLemmaModule=list)
押井守第一個最出名的作品,當屬1995年改編自士郞正宗漫畫的動畫電影《攻殼機動隊》。十年磨一劍,2004年推出的續(xù)集《攻殼機動隊2無罪》,驚艷了世界。I.G 動畫制作公司加上押井守,手繪、CG 的完美動靜結(jié)合,使畫面層次豐富立體,超乎想像的絢爛。
押井守的確是日本最牛逼的導演,尤其是動畫導演。第一次觀看《攻殼機動隊2》,內(nèi)容倒是其次,首先就被片中華美的景象所吸引,仿佛看到了末世,眾生在似乎在黃泉大道上黯然前行。那些畫面配上川井憲次所配的空靈怪異的音樂,字幕反復(fù)閃現(xiàn)“生死去來,棚頭傀儡,一線斷時,落落磊磊”的字樣,包含了無限廣闊的佛家禪意。我從來沒有在任何一個片子里面看到如此深刻的關(guān)于生命與生死的思考。他的作品風格迥異于吉卜力工作室,氣氛陰郁、沉重,畫面充滿隱喻和象征,體現(xiàn)出獨特的審美趣味。押井守作為導演對于畫面與速度的拿捏讓人折服。GIS的音樂也是永遠讓我心醉的。
押井守的動畫電影,大多以科幻題材為主,特別喜歡在作品中創(chuàng)造一些極端的科學幻想條件,以此來探討一些如生命的意義、人的意義、時間的意義這樣形而上的哲學命題,這導致了其作品晦澀難懂。當年《黑客帝國》的導演就坦言深受押井守《攻殼機動隊》的影響,《黑客帝國》同樣難懂。
大眾文藝評:押井守擅長從實物的現(xiàn)實角度和陰暗面探討人性和世界的深層本質(zhì)。他擴大了動畫片探討嚴肅主題的深度和廣度,實現(xiàn)了用動畫的手段來表達通常只有電影才能表達的內(nèi)容的可能。他是一位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的動畫導演。他的動畫作品大多基調(diào)暗冷,動作寫實。
押井守最初的作品,許多人應(yīng)該看過。80年代央視周日晚六點半播出一集電視動畫,播放一年的《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就是其處女作。他的其他動畫電影,《空中殺手》、《武裝女獵人》等,只推薦給那些迷戀科幻動畫的觀眾。
影片講述了少女美由紀、阿花、金三個東京拾荒者意外撿到一個被遺棄的女嬰后為女嬰尋找親生父母的故事。影片通過三人的經(jīng)歷輻射了日本社會整體的現(xiàn)狀,城市發(fā)展的變遷、經(jīng)濟社會的冷酷、底層民眾的辛酸生活,但陰冷沉重的色調(diào)背后透出的仍然是人與人之間的寶貴溫情,在阿花奮不顧身救了女嬰之后,整個鋼筋水泥森林構(gòu)成的東京籠罩在一輪朝日溫暖明亮的光線下,透露出導演苦心孤詣編織的故事最終想要賦予的積極希望。
今敏的四部劇場動畫除《東京教父》,還有《完美深藍》、《千年女優(yōu)》及《紅辣椒》,我最喜歡《千年女優(yōu)》。而隨著年紀漸長,我越來越喜愛《東京教父》。此片積極、幽默、富有戲劇性、有惡搞,但三觀極正,帶有童話色彩,是圣誕檔期闔家觀看不錯的選擇。
《吸血鬼獵人D》是作品根據(jù)菊地秀行的同名系列奇幻小說中的一部《妖殺行》改編。原書插畫是大名鼎鼎的天野喜孝,其人物設(shè)定及宏大場景在動畫中得以保留。動畫摒棄了原作陰暗沉郁的氣息,將整個故事描繪成一曲回腸蕩氣的愛情悲歌。并加入了不少原創(chuàng)情節(jié),使登場人物更為血肉豐滿。這是一部川尻善昭的暴力美學加天野喜孝詭異畫風共同打造的日本吸血鬼題材的幻想電影,媲美獲奧斯卡獎的同題材真人電影《吸血僵尸驚情四百年》,完爆后來的《暮光之城》。
電影吸血鬼與人類愛情的故事,雖然浪漫凄美,劇情歸根結(jié)底還是相對弱了,但電影的畫面華麗得令人窒息,哥特式的風格陰郁冷酷,場景大氣華美,透露出天野喜孝瑰麗,細膩,精致的特點。動畫的配樂又是極其動聽,很好地烘托了劇情??催^此片的人,記憶最深刻可能就是“視覺盛宴”。
川尻善昭的作品相對另類,喜歡的人可能不多,但其風格很特別,很酷。他的動畫,型到核爆。中世紀、哥特風、科技、機器、金屬、銀器、沙漠、荒原、山谷、竹林、沼澤,城堡、冷兵、槍械、華麗、頹廢、死亡等等,川尻善昭把我最喜歡的元素們一鍋燉了,怪異中不失美感。感覺最能體現(xiàn)川尻善昭動畫風格的,我認為是《獸兵衛(wèi)忍風貼》。在《黑客帝國》動畫版的合集中,有川尻善昭指導的短片,如果喜歡,就找來看看。
寫到最后,就用我當年看大衛(wèi)林奇的著名電影《橡皮頭》的經(jīng)歷來結(jié)束全文。都說此片很好,好不容易找到DVD碟片,耐著性子看完了沉悶壓抑簡直就是“粗制濫造”的黑白片,說片子不好嗎,感覺此片果真與眾不同,導演試圖用極端的方式去反映社會底層工人的苦難,表達某種情感。這真是一部另類得讓我抓狂的電影,觀影如同受虐,總之是我看懂的內(nèi)容太少。無論如何,《橡皮頭》是我印象最深刻的電影之一。后來我看到有關(guān)《橡皮頭》的影評,“能看懂多少不要緊,起碼我看過這部影片”,我啞然失笑。
以下是另一篇日志《容易被忽略的經(jīng)典動畫(歐洲篇)》的部分內(nèi)容。
法國電影史上著名的長篇動畫,80年代曾與中國觀眾見面,想必有人還能記得故事中的牧羊女和煙囪工,是否還能記得故事的最后,巨大的機器人毀了整個城堡后,將籠中的小鳥放飛的情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