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44
英國大作家王爾德在《自私的巨人》里刻畫了一個自私冷酷的巨人形象,自私的巨人不讓小朋友來他家的花園里玩,于是被上帝懲罰,等外面的世界春暖花開,他的家中依然冰天雪地。王爾德的故事有點懲罰的味道,是一個通過懲罰實現(xiàn)心靈救贖的故事。通過基督教的懲戒和教化實現(xiàn)心靈救贖,升入天堂。
宗教式的“罪惡-懲罰-懺悔-再生”存在局限,但是對心靈品質的追求從未改變。如何在新的時空產(chǎn)生普世的接受度,則需要一次再創(chuàng)作。
許多杰出的故事都來自原有故事的變形。喬伊斯的《尤利西斯》改編自荷馬史詩《奧德賽》,使其成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英文小說。在故事中加入新材料,用全部或部分變形成一個新的故事——這就是“改變時空”的創(chuàng)作手法,即保留原本故事結構,放到新時空里展開,在新時空里找到新的解決辦法。
“分享帶來快樂”這樣的哲思是完全可以通過這個故事傳達給孩子的。用原有故事的框架來表達全新的理念,郝廣才對王爾德這部耳熟能詳?shù)墓适逻M行了大膽的改編。
郝廣才
“關于分享是不是可以有不同的時代表達。我希望用不同的觀點也能達到和原作一樣的效果。跟王爾德來比試比試,這并不容易,我有可能被巨人踩在腳下,但我也有可能踩在巨人的肩膀上。”
郝廣才(集作者、譯者、編輯多重身份于一身,他是首位匯集全球繪本資源,把中文繪本推向國際、進而改變繪本世界出版版圖的華人。郝廣才是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插畫展的首位亞洲評審,也是當時最年輕的一位。其重要作品包括《熊夢蝶.蝶夢熊》《一片披薩一塊錢》《第一百個客人》《好繪本如何好》《今天》《瓷器》《餃子》)改編的《巨人與春天》是《自私的巨人》所有改編版本中最成功的一部!它不是對王爾德故事的簡單重述,而是進行了情節(jié)和結構上的改編,“我換了一個角度,我說如果巨人只是自己一個人擁有春天,而外面的世界冰天雪地,這樣他會快樂嗎?我想他也不會快樂。人們的幸福快樂必須建立在周圍人也幸福快樂的基礎上。”
《巨人與春天》的成功不僅在于文本結構的調整,更在于它的表現(xiàn)形式——通過圖文互動的圖畫書將故事演繹得美好而感人。在為《巨人與春天》尋找插畫家的時候,郝廣才重點考慮的是畫家的繪畫風格是否能搭配故事,是否可以把故事做得特別。“風格越清楚,作品的能量越大。比如說《好餓的毛毛蟲》,它的厲害之處在于不只插畫有風格,它把書變成了玩具。毛毛蟲變蝴蝶這么簡單的故事,可以做到這么好玩,它就永垂不朽了。”
他們做到了!這本圖畫書充分地展現(xiàn)了文學、繪畫、戲劇、音樂、電影等藝術表現(xiàn)手法。尤其是電影中各種鏡頭技法的運用。好的圖畫書就像一部電影,能給讀者帶來非凡的閱讀體驗。
王家珠
繪本畫家王家珠(是目前華人世界新生代兒童插畫家中一位代表性的人物。曾獲得第一屆亞洲兒童書插畫雙年展首獎,入選意大利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插畫展等)在這部作品中的繪畫細膩而豐富,展現(xiàn)了驚人的想象力和自然童趣,充滿動感的設計無疑成為這本繪本最大的亮點。靜止的畫面如何能營造出如電影般的動畫效果?靠的是讀者通過自己的眼睛去補足畫面和畫面之間的連續(xù)性,好的圖畫書在讀者的頭腦中是連續(xù)運動的圖像。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一看。
故事開頭呈現(xiàn)出一個狂風大作、漫天風雪的冬季夜晚場景??耧L打著旋,卷著樹枝隨風舞動,樹的擺動方向就是風的方向,在畫面正中畫出一圈圈弧線,不僅起到了引導視線的作用,還讓畫面動感十足?!耙坏┓较蛐员粡娀灤┤珪?,就會形成一股流淌著的、充滿了動感的韻律?!弊x者沿著弧線,眼神順著風向找到聚焦點——一處窗口亮光。這是一處細節(jié):暗示不久會有東西飛入,還有另一處細節(jié):樹上長了一張臉。這都是可以引導孩子去體會的發(fā)現(xiàn)細節(jié)的樂趣,會讓他們再三閱讀一本書,體會每一次的新發(fā)現(xiàn)。
窗外
屋內(nèi)
接下來轉換視角的頻繁運用也增強了這一視覺體驗。故事開頭介紹巨人和春天相遇時,分為窗外和屋內(nèi)兩個場景,畫家用兩個畫面就將春天由遠及近、從下向上的飛行過程展現(xiàn)了出來。讀者通過翻頁完成了從窗外雪景到屋內(nèi)的鏡頭拉進。窗口讀書巨人的畫面其實是春天的視角,接下來鏡頭切換成讀者視角,巨人在打瞌睡,鳥在敲窗,一絲風把窗簾吹起……拖鞋少了一只,是又一個孩子可以產(chǎn)生趣味的細節(jié)。
視點被再次引向窗外。鳥站在樹枝上,如何讓畫面充滿動感?畫家通過樹枝的影子在風中擺動制造動感十足的效果。
巨人打開窗,救下春天,又回到春天的視角。短短五個頁面,就三次轉換鏡頭,兩次切換場景并拉進畫面,帶給讀者身臨其境般的動感體驗。
鳥被關在外面,畫面暗淡暗示有不好的事情即將發(fā)生。這里的老鼠是配角,來增加氣氛,尾巴卷起來,依然是通過曲線增加動感。
轉換視角的運用同樣也起到了增強讀者視覺體驗的效果。下面我們會依次看到畫家運用俯視、仰視、平視的視角,并配合光影、明暗和形狀來營造故事的情感氛圍。
巨人將孩子趕走,通過這張透視圖將巨人放得更大,孩子更小,恐怖氣氛呼之欲出,巨人的陰影也暗示接下來會有不好的事情發(fā)生。
這之后的畫面變成了單色,代表巨人的心境開始改變,不好的心態(tài)開始出現(xiàn)。
注意看墻上這幅畫的眼神,眼神看向相反方向,這個細節(jié)說明整件事并未按照巨人預想的方向發(fā)展。
書架右邊是亮的,左邊是暗的,陰影暗示巨人自私的心境。
玩具木馬是紅色的,代表巨人的極力討好。
利用由外向內(nèi)看的視角,把窗口刻畫得像個監(jiān)獄。
停在原地的木馬代表時間停滯……
這些具有象征意義的視覺元素不僅烘托了氣氛,還詮釋著細節(jié)。品味細節(jié)就像品味美食,即使孩子搞不懂究竟,也會產(chǎn)生美妙的感覺。讓孩子花眼力去尋找,從小練習發(fā)現(xiàn)細節(jié),習慣這種表達,長大后就會慢慢理解,對細節(jié)的感受能力就會變強。孩子會從復雜的細節(jié)里感受到趣味,未來的人生也將不再單調。
版式變化也是圖畫書設計的重要部分,比如版面和畫框。這里通過版式變化來調整故事的節(jié)奏,特別是兩次使用跨頁版面來凸顯巨人的情感變化:第一次是一開始巨人看著他懷里的春天,感到特別快樂;第二次是巨人打開窗,春天飛出窗外,他的情緒得到了極大的釋放。
通過改變畫面大小表現(xiàn)人物心境的變化,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畫框的使用也是這本圖畫書的特色。畫框能形成視覺中心,給讀者營造出明確的劇場效果。
結尾處的大版面畫面,通過俯視的視角,弧形的畫面,營造出動感效果。春天飛出窗口,飛向遠方,飛向希望!讀者感受到的是強烈的情緒體驗。
整本書讀完,讓人意猶未盡,閱讀《巨人與春天》就像接受了一次視覺藝術的洗禮。
“講究”的人生需要細致,需要深入細節(jié)的能力,這是人生的趣味所在。不只是生活的趣味,也是很多職業(yè)的需要。
另外,好故事是可以改編的,可以再創(chuàng)作成為一個更符合當下的新故事。鼓勵孩子們對已有故事做出自己的詮釋和改編,是閱讀《巨人與春天》的另一個收獲。
Enjoy!
……。。。今天就先聊到這兒。。?!?/span>
Hi 我是 迦糖
和繪本的相遇讓我再次生長
關于藝術 不止繪本
公眾號:迦糖有益
微博號:迦糖有益
▼
關于教育
▼
10歲女孩創(chuàng)作10萬字小說,媽媽分享秘籍:啟蒙期表達力的培養(yǎng)應先于作文能力
內(nèi)驅力需要后天培養(yǎng)——如何養(yǎng)育出內(nèi)驅強大的孩子
▼
關于繪本
▼
好的閱讀推廣生態(tài)可以為童書和教育發(fā)展助力——聊聊各國的兒童閱讀推廣
▼
關于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