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有一個蘋果》
這是一本有趣的數(shù)學啟蒙書,通過有趣的故事教孩子認識1-10的數(shù)字,還有多與少,快與慢的比較。讓孩子能夠很容易理解數(shù)的概念。
除外,在生活中也可以進行數(shù)學啟蒙,比如走臺階的時候就可以數(shù)數(shù),在電梯里面教孩子識數(shù),等待也就不無聊了。小孩子是具象化思維,看到、摸到、玩到才能理解,所以在游戲中玩是最好的。
《猜猜我有多愛你》
故事的兩個角色是小栗色兔子和大栗色兔子。天黑了,小兔子準備上床睡覺了,他要大兔子聽他說“猜猜我有多愛你”,大兔子說:“哦,這我可猜不到”。于是,它們要好好的比一下。
大兔子和小兔子很想把這種對對方的愛的感覺描述出來時,可是往往會發(fā)現(xiàn)愛實在不是一件容易衡量的東西。可是在它們的對話中,描述中,無不表現(xiàn)了他們對彼此的愛。
小兔子的愛是竭盡全部的愛,到手臂,從頭頂?shù)侥_趾,從這兒到那兒的小河,所有自己看得到的地方;而大兔子的愛是超越全部的愛,遠到跨過小河,再越過山丘,從這兒到月亮那里再回來。我愛你是愛你看得到以及看不到的全部。
我和貝塔一起看了二十幾遍了,有幾次睡覺他是摸著我的耳朵睡著的…
《逃家小兔》
小兔子對媽媽說:"我要跑走啦!","如果你跑走了,"媽媽說,"我就去追你,因為你是我的小寶貝呀?。?一場愛的捉迷藏就此展開……
這本書,很溫馨很真切,跟之前分享的《猜猜我有多愛你》一樣是本經(jīng)典。無論怎樣,媽媽都愛你,都不會放棄你,這會給孩子非常非常大的信心和勇氣去面對外界,可以勇敢的做自己。
《我永遠愛你》
阿力不小心打破了媽媽心愛的蜂蜜碗,要是媽媽生氣了,不再愛他了怎么辦?于是,阿力一遍一遍地問媽媽:
“媽媽,要是我不乖,你還愛我嗎?”
“媽媽,要是我做了壞事,你還愛我嗎?”
“媽媽,要是我跟喬打架,把枕頭撕破了,你還愛我嗎?”
……
最后他總算問到:“媽媽,要是我打破了你的蜂蜜碗,你還愛我嗎?”媽媽的回答一直是肯定的:“我永遠永遠愛你!”阿力感動了,靈機一動,做了一個愛心碗送給媽媽。
再乖巧的孩子,也會不小心犯錯,他們都會擔心媽媽生氣了,媽媽因此不再愛他了。阿力的媽媽不厭其煩地向阿力說“我永遠愛你”,同時又不忘提醒他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阿力慢慢意識到媽媽對他的愛是無條件接納,但是犯錯了還是要自己彌補,教會孩子自己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子兒,吐吐》
我們很多人吃了水果卻沒有吐子,有些則是一定要吐出來,對大人來說,吐不吐子兒都是無所謂的事,但對孩子來說卻可能是一件大事呢。
這個故事里的小豬“胖臉”吃了木瓜沒吐子之后,開始擔心頭上會長出樹來,從害怕到期待再到失望及最后自我安慰,“胖臉”經(jīng)歷了一連串的心理反應。
先是想象著自己頭上長樹的樣子,他陷入了沮喪、擔憂和哭泣之中,接著是坦然的釋懷和熱切的期待,“我得趕快回家,讓樹好好地長出來才行。”最后是意外發(fā)現(xiàn)木瓜子都在便便里啦,伴隨著一點點的失望,胖臉兒又一次給了自己積極的暗示和安慰:“也好,萬一長出來的木瓜不好吃,反而糟糕咧!”胖臉兒從震驚、恐懼到釋懷、期待,從失望、無奈到自我安慰、樂觀解脫的心理過程,一波三折而又合情合理,自然可信。
這個故事用幽默和神奇的方式講述給孩子不小心吃了子兒也是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甚至是一件好玩兒和值得期待的事情。讀這部作品,你一定會為故事中不時閃現(xiàn)的稚拙、純真的幽默和詼諧而捧腹大笑。
《謝謝你來做媽媽的寶寶》
這本繪本是西元洋的處女作。
她從生孩子的難產(chǎn)經(jīng)歷中體會到,能與孩子相遇是多么可貴的緣分,為了把這份為人父母的喜悅與深刻感觸分享給更多人,寫下此書。
媽媽們看到這本書,應該都會很有感觸,十月懷胎,孩子呱呱墜地,然后開始漫長的養(yǎng)育之路。第一次叫媽媽,第一次站起第一次走路,第一次坐車…這一路這個小家伙帶給我們我們多少驚喜和幸福?。?/span>
每個媽媽都是孩子的天使,總是給予孩子無私的愛。謝謝你,來做我的媽媽。每個寶寶都是可愛的天使,謝謝你,來做我的寶寶。這是我們今生的緣分。
希望媽媽和寶貝能共讀這個超有愛的故事,彼此都會感覺到愛意在心間流淌,暖暖的,這就是愛的語言。
《一園青菜成了精》
這是首非常獨特的繪本,畫風是中國水墨畫,色彩雅致清新。
農(nóng)夫牽著牛外出了,滿園綠蔥蔥的蔬菜撒歡成精了,畫面上那一個個瓜果蔬菜極具中國畫特色,又有著卡通的靈性。綠頭蘿卜成了威風凜凜的大王,紅頭蘿卜成了婀娜多姿的娘娘。詼諧幽默,讓人忍俊不禁。
蔬菜大戰(zhàn)是什么場面?歪嘴葫蘆放大炮,大蒜裂瓣,辣椒滿身紅,茄子一身紫,黃瓜上下青…只要孩子看到這本書,就會愛上它。
《我喜歡書》
用這本好玩的書讓孩子愛上閱讀。
我喜歡書,好笑的書、恐怖的書、胖胖的書、瘦瘦的書……文本極其簡單,好玩的是文圖配合得非常有趣,講胖胖的書,小胖子拿胖書,講瘦瘦的書,小瘦子拿瘦書; 講童話故事,小猴子假扮小紅帽;講漫畫書,猴子變成了蝙蝠俠……
如果你希望孩子覺得書是好玩的值得依賴的東西,這本書是特別好的洗腦工具哦。
《鱷魚怕怕,牙醫(yī)怕怕》
這本書對付不愛刷牙小孩很有幫助。
鱷魚和牙醫(yī)簡直就是一對名副其實的假想敵,為一顆蟲牙上演幼兒級別的隔空恐怖電影。牙醫(yī)怕鱷魚,鱷魚怕牙醫(yī),恐懼又搞笑。如果孩子聽了這個故事,直接扔掉棒棒糖,飯后乖乖去刷牙,就值啦!
《不睡覺世界冠軍》
這本書講述的是睡覺時間到了,可是小女孩黛拉的玩具伙伴們櫻桃豬、霹靂鼠、豆豆蛙還都很清醒呢。他們一點兒都不想睡覺!作為黛拉怎么才能讓他們變成最快睡覺的世界冠軍?
幾米作畫,與之前漫畫展現(xiàn)出的清新、憂傷有所不同,詩意的畫面,詩意的想象,呈現(xiàn)了一個靜謐、溫暖的夜晚,一起享受最溫馨愜意的睡前時光,最適合孩子睡前閱讀的“哄睡神書”!
有一段時間每天晚上睡前貝塔必點這本書,時不時聽他自言自語,越過大海浪,聽大海為你唱一首搖籃曲,暖暖你的腳,暖暖你的膝…
《媽媽買綠豆》
拿到書第一眼,封面上映入眼簾的是一位胖胖的媽媽,一手提著一籃菜,另一只手被一個小男孩的手拉著,小孩子指著眼前琳瑯的食品興奮地說著什么,滿滿的生活氣息,質(zhì)樸卻很親切。
我習慣地翻了一下封底,看到封底赫然寫著這樣一段話“從平凡家庭母子的親密對話中,探尋最美好的親情互動。借由一袋綠豆,發(fā)現(xiàn)生活的樂趣與生命力量的自我展現(xiàn)。”
從封面、環(huán)襯、扉頁到內(nèi)容和封底,我仔細讀了一遍,書中簡單而溫馨的畫面和對話讓我深受感動。書中描述了媽媽和孩子一起去買綠豆、一起煮綠豆、一起吃綠豆、一起做綠豆冰以及一起種綠豆的情景,雖然描述的是再簡單不過的生活片段,但在點滴之中處處交織著媽媽和孩子在一起的幸福與滿足。細節(jié)之處生動感人,媽媽的溫柔和細膩,孩子的天真和爛漫,從媽媽和孩子的動作、眼神展露無遺,尤其是母子間的親密對話,處處透出愛和溫情,讓人動容。
生活即教育,在匆忙的腳步里,陪著孩子,讓孩子參與在每一天的生活中,一起過日子,做媽媽的正是用這樣的方式守護著孩子、守護著童年,更守護著孩子對生命的熱情和向往。
據(jù)說看過這本的媽媽都想和孩子一起去買綠豆,我買了綠豆,還做了綠豆冰…
《彩虹色的花》
早春的一天,雪還沒有融化掉,在原野上突然開了一朵彩虹色的花。終于能見到太陽了,她十分高興,跟每個人分享自己的快樂。
螞蟻、蜥蜴、老鼠……小動物抱有著心事一個接一個地過來跟花兒傾訴。花兒每次很慷慨地把自己的花瓣送給他們。隨著季節(jié)的變換,彩虹色的花慢慢枯萎老去,卻給大家留下溫情。
在故事中,孩子認識到了彩虹的五顏六色,也認識了四個季節(jié):春天的溫暖、夏天的炎熱、秋天的蕭瑟、冬天的寒冷。
當然,更感人的是,是孩子感受到了彩虹色的花對身邊的人無私的付出,體會到幫助別人是快樂的,這個故事幾乎包含了你能想象的一切,季節(jié)、色彩、友情、陽光、生命、愛、付出、輪回……
我們不是要通過一本書來塑造孩子的行為,改善孩子的認知,而是要用書籍帶領孩子進入一個情感的世界,讓她在這個世界中觀看自己的感受,積累善良和美好。
《勇敢的克蘭西》
克蘭西一出生,他的爸爸媽媽就發(fā)現(xiàn)克蘭西身上竟然沒有白條,他是一頭純黑色的牛。但是他的家族都屬于白腰牛群,可是就算不一樣又怎樣,誰說沒有白條一定是壞事呢?
好事兒來了……
以往每年的摔跤大賽上,紅背牛都能打敗白腰牛,所以紅背??偸悄苓x擇水草豐茂的牧場,而克蘭西所在的白腰牛只能一年又一年地待在貧瘠的牧場上,一到晚上全身都是黑色的克蘭西悄悄溜進隔壁紅背牛的牧場去吃草了不會被發(fā)現(xiàn),而白腰牛太顯眼,就會被趕出來。
克蘭西還在紅背牛的牧場認識了海爾佳,海爾佳是全身紅色的紅背牛,因為與眾不同,也總是被嘲笑,相同的遭遇使他們心心相惜,成為了好朋友,每天都在一起吃草。
克蘭西越長越壯,白腰牛的頭頭們把摔跤技巧都教給了他,讓他去參加比賽??颂m西贏得了比賽,白腰牛立刻沖向紅背牛,想要把他們趕出牧場。
這時候,克蘭西和海爾佳站了出來,克蘭西說,不管是黑牛、白腰牛,還是紅牛、紅背牛,一樣都是牛,大家應該團結(jié)起來,拆掉柵欄一起吃草。
很快,白腰牛和紅背牛就變得友好起來,一起享用著優(yōu)質(zhì)的水草。后來,克蘭西和海爾佳在一起了,他們生了一頭小牛,叫克蘭佳,身上有三種顏色:黑色、紅色和白色,也是一頭與眾不同的牛,他的爸爸媽媽也非常愛他,他會不會也創(chuàng)造出一個奇跡呢?
《莎娜的紅毛衣》
從一件毛衣里讀懂一份暖心與愛。
一天,莎娜收到了奶奶寄來的紅毛衣??墒敲绿?,莎娜穿在身上緊緊的。于是,她和好朋友魯魯一起使勁拉扯毛衣。她倆抓住毛衣的領子和下擺,可怎么也拉不長。朋友們也跑過來幫忙,可是,毛衣卻成了一個妖怪毛衣。
莎娜很失望。魯魯建議洗洗看,莎娜和朋友們開始洗毛衣。晾干發(fā)現(xiàn)又縮的太小了,于是拆了重織,毛線居然越拆越多,天冷了夠讓大家一起鉆進去取暖,大風一吹還能當飛船,帶著小伙伴在空中飛呀飛,飛到了奶奶家,最后奶奶重新給莎娜織了一件漂亮的毛衣。
表面看似是一件毛衣的故事,實則是一個溫暖人心又是充滿不可思議的故事,培養(yǎng)孩子豐富想象力,毛衣有那么多種變法兒,而且還能變成飛船天馬行空般遨游,同時能夠增加孩子對事物的認知能力。
《好臟的哈利》
哈利是一只有黑點的白狗,不喜歡洗澡。有一天出去玩,把自己弄得很臟,變成了一只有白點的黑狗?;氐郊依镏魅苏J不出他了。
于是哈利主動找到他藏起來的刷子,跑到浴室請求主人為他洗完澡。洗完澡的哈利吃飽以后美美的睡著了,可愛的是把刷子藏在了睡覺的墊子底下。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玩耍游戲的過程中可能把自己弄得很臟,比如學步期的孩子喜歡在地上翻滾著玩,沒關(guān)系,只要不是危險的就不要去制止,玩好之后洗洗就好啦。
孩子每天精力充沛、樂此不疲地沉浸在游戲當中,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不等于溺愛),讓他們在有限的童年時光里,盡情感受家庭的溫暖和親人的接納。
《大衛(wèi),不可以》
大衛(wèi)是個頑皮又淘氣的小男孩:他喜歡在墻上涂鴉、光屁股跑出去、頭頂鐵鍋敲得叮當亂響…
很多孩子都愛看,或多或少從大衛(wèi)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引起共鳴。但是家長要注意引導,否則孩子就會模仿大衛(wèi)的行為,變成小搗蛋。
在共讀的時候,父母不能只是簡單的讀書上的文字,而是讓孩子知道這種行為是不對的。例如光著身體跑出去這一張,可以問孩子,大衛(wèi)不穿衣服會怎么樣?(感冒,別人笑等等)進而告訴孩子怎么保護自己的秘密部位,從而讓他在思想上認識到怎么做是不對的.
在日常生活中,根據(jù)孩子對書上內(nèi)容的理解程度,當孩子發(fā)生不好行為時用提醒的方式,讓孩子知道這件事是不可接受的,這樣書中真正的中心思想也在無形之中傳達給了孩子。有好幾次我只提“大衛(wèi)”兩個字,貝塔立馬接“不可以”,停止不當行為。
這樣的行為引導,讓孩子從小學會在與他人的關(guān)系上,成為主動表達的人,讓孩子成為自律性比較好的人,對彼此來說,又收獲了親密的親子關(guān)系。
如果孩子很喜歡大衛(wèi)的話,大衛(wèi)系列還有其他四本,《大衛(wèi)惹麻煩》《大衛(wèi)上學去》《大衛(wèi)快長大》《大衛(wèi)的圣誕節(jié)》都可以買來看看。
《牙齒大街新鮮事》
哈克和迪克這兩個小東西看起來古靈精怪,其實是兩個野心勃勃的危險分子——他們在牙齒上挖洞建房,不僅要修建自己的舒適小窩,還夢想著修建可以出租的豪華公寓……
就在他們的夢想快要實現(xiàn)的時候,一把大刷子帶著很多警察出現(xiàn)在牙齒大街上。哈克和迪克貯藏的糧食幾乎被一掃而空。更可怕的事情還在后面,一個巨大的鉤子從天而降,伸向了哈克和迪克的家……
哈克和迪克的命運將會怎樣呢?那些警察是從哪里來的呢?牙齒大街還能恢復往日的平靜嗎?
看完這本圖畫書之后,聰明的小朋友們肯定會知道,怎樣做才能不讓哈克和迪克這樣的小東西在我們的嘴巴里干壞事!
這本書想象奇特,故事有趣,色彩豐富,知識通俗,給孩子們帶來的是一堂別開生面的科普課,相信這本書一定讓孩子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在童話里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肚子里有個火車站》
茱莉婭吃得太多、太快,所以她的肚子里出事了!飯菜一大塊一大塊地掉進肚子火車站里,堆得像小山一樣高。
這可害慘了肚子里的小精靈們,他們冒著被砸暈的危險拼命干活,想把這些食物統(tǒng)統(tǒng)裝上火車,送到彎彎曲曲的隧道里去??墒菦]想到,還有更大的暴風雪在等著他們。
小精靈們被激怒了,他們游行示威、罷工抗議……肚子火車站里一片混亂……
這個故事以獨特的創(chuàng)意方式帶領寶貝兒們參觀肚子火車站,并通過一種極其有趣的方式讓寶貝兒了解自己的消化系統(tǒng),從而幫助寶貝兒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魔法親親》
故事講的是小浣熊不愿意去上學,因為他不愿意離開媽媽去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媽媽向他保證,他一定會喜歡新學校,并告訴他一個秘密:“the kissing hand”,媽媽在小浣熊的掌心印上一個吻。
這樣每當小浣熊在學校感到孤獨的時候,把掌心輕按在臉頰,媽媽的吻就會溫暖他的心,就不會再孤獨和害怕了。那天小浣熊去上學,他在媽媽的掌心也印下了一個吻,好讓媽媽在想他的時候,也可以感受到這魔法親吻。
每當孩子要離開父母,總是對未來充滿了恐慌和擔憂。唯有父母的愛能夠給孩子溫暖和力量?!赌ХㄓH親》能夠把父母的愛化作一個融化在手心里的一個甜甜的吻,給孩子留下幸福的印記?!艾F(xiàn)在他知道不管自己去哪里,媽媽的愛都會和他在一起。”
《100層的房子》
有一個名叫多奇的小男孩,他非常喜歡看星星。有一天,多奇收到這樣一封信,信上寫著:我住在100層房子的頂層,歡迎你來我家玩兒。下面還畫了一張地圖,沿著小路,穿過河流,就可以到達了。多奇想,這是誰寫的信呢?100層的房子,聽起來真有意思?。∮谑嵌嗥婢蜎Q定去看看……
我看完不得不佩服,為什么作者就能把不同動物的習性融入好玩的故事和繪畫里。每十層是一種動物的家,每一層房子的家具、餐具、裝飾等都是有主題的,比如兔子家的被單、枕頭、梯子都是胡蘿卜形狀或圖案的,只要細心觀察,這本書里面有好多有趣的細節(jié),如青蛙家里撐著傘,原因是要接雨水來洗澡……
這本書能講很久,翻頁也會特別一些,順便教孩子數(shù)數(shù)兒,是充滿想象力的一本好書。
《小藍和小黃》
最好的朋友小藍和小黃共同經(jīng)歷了一次神奇的冒險。有一天,小藍找不到小黃了。當他們終于相遇的時候,他們開心極了。他們抱在了一起,直到變成了綠…
這本由簡單抽象圖形講述的繪本故事,它不僅僅在講述顏色的故事,也是關(guān)于友誼的故事,如何在友誼中迷失自我、重新發(fā)現(xiàn)自我……
《晚安,大猩猩》
之前推薦的《晚安月亮》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睡前故事,小兔子跟熟悉的東西一一道晚安的故事,故事恬靜溫馨。而佩吉·拉特曼這本《晚安,大猩猩》,不但不靜,反而有點鬧,是一個更有活力的睡前故事。
夜深人靜,動物園的管理員去跟動物們一一道晚安。調(diào)皮的大猩猩拿走了他掛在身后的一串鑰匙,從籠子里溜了出來,還偷偷放出了大象、獅子、長頸鹿……就這樣,動物們悄悄地跟在管理員身后回了家……
管理員實在太困了,對這一切竟然毫無察覺,直到他躺到床上,身邊半睡半醒的妻子邊關(guān)燈,邊說晚安。黑暗中竟然從房間各個角落傳來了很多“晚安”的聲音。
管理員的妻子猛的驚醒,發(fā)現(xiàn)動物們竟然在自己的家屋里睡了一地。管理員的妻子領著大猩猩,把動物們送回自己的家。
可最后調(diào)皮的大猩猩到底有沒有乖乖的回到動物園呢?
這本書中有大量豐富的、好玩的細節(jié)。鼓勵孩子認真觀察圖畫,盡可能的找出書中隱藏的各種“奧秘”。
這幾乎是是一本無字書。整個故事只有“晚安,大猩猩 ”“晚安,大象”這樣的簡單話語,用圖畫生動的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妙趣橫生、情節(jié)復雜的小故事。一歲多就可以看了,貝塔現(xiàn)在還愛看。
《月亮的味道》
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呢?是咸的?還是甜的?怎樣才能夠嘗到遠在天邊的月亮呢?故事里的小動物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動物的每一次疊加,并不是簡簡單單的重現(xiàn)。每個動物,每一次變化都用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在發(fā)揮著他們的力量,一起努力向上支撐著。
夜色下的月亮是輕盈的,它在游戲著,游戲的名稱也許叫“逗你玩”!直到它累了、玩夠了。動物們終于嘗到了月亮的滋味,嘗到了堅持的回報。最后的結(jié)局來得突兀而諧趣,充盈著童稚童真的趣味。
《鴨子騎車記》
鴨子騎車?這可真是個瘋狂的想法!但有一只鴨子真的辦到了!農(nóng)場里的馬、牛、羊、雞、狗、老鼠……對鴨子騎車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
在一個平平常常的下午,動物們干了一件很不平凡的事情。作者通過這個故事,生動地描繪出孩子勇于探險的心理特征,讓孩子讀后產(chǎn)生極大的滿足感。書中各種動物的語言和表情都十分傳神,和孩子一起朗讀,會讓他興致勃勃地融入其中。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我們做的對的事情得不到別人的理解時,不要輕言放棄,相信自己;當我們做的事情能帶來快樂時,要學會將快樂分享。
《小蛇散步》
提起蛇這個字,應該很多人都有點發(fā)怵,這本繪本會顛覆以往的的認知。
小蛇在散步時遇到一個大水坑,它用自己的身體搭成一座橋,幫助螞蟻、蝸牛等小動物安全過到了對岸。然后狗、獅子和大象也來了,它們也都想從小蛇的背上過去,小蛇會怎么做呢……
小蛇小小的身體,幫助獅子、大象之后累的口干舌燥,于是咕咚咕咚喝光了水坑里的水,又繼續(xù)愉快地散步去了。這本繪本故事的畫風簡潔但充滿了童趣,這里面的主人公小蛇是個熱心腸、樂于助人的好伙伴。
這本繪本是教孩子怎么做一個受歡迎的人,樂于助人的人。但是明白和做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我們希望孩子懂,是希望他們能做到,而做到最關(guān)鍵的就是榜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你就得是什么樣的人,身教大于言傳,通過榜樣的力量去影響孩子。
不必糾結(jié)孩子看懂了沒有啊,孩子的理解力、智慧超出我們的想象,尤其是0-3歲期間。語言學家、生物學家都曾把孩子譽為天才。
《母雞蘿絲去散步》
母雞蘿絲去散步,狐貍跟蹤她,準備伺機吃掉她,最后母雞把狐貍引進蜂房,狐貍被蜜蜂蟄跑了,母雞安全回到家。一個驚險的故事,卻被演繹得悠閑自在。
這本繪本基本都是圖畫,字特別少,畫面很可愛,不認識字也可以看得很起勁,許多寶媽說字太少的繪本沒啥講的,不知道怎么講,正因為沒有那么多字,一本繪本才有很多種講法,每次都能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點,和孩子一起探索的過程更有趣。
《誰藏起來了》
低幼繪本故事,也可看作是互動書。
繪本中狗、老虎、河馬、斑馬、袋鼠、獅子、兔子……一共有18個動物朋友,看起來比較抽象,每次翻頁都讓孩子們來猜猜“誰藏起來了?”、“誰哭了?”、“誰轉(zhuǎn)過身去了?”……
挺有趣的一本繪本,我和貝塔第一次看的時候,看到猜猜誰哭了,我半天沒找到,貝塔立馬說小白兔哭了,孩子的觀察力超乎想象。
《爺爺一定有辦法》
每個孩子都曾擁有一條或一件自己很喜愛的毯子、或玩具,丟了它,總是萬般不舍,如何把舊的東西賦予新的生命與用途,使得生活處處充滿神奇。這本書能帶來了許多靈感和反思。
這個故事主要講述的是在約瑟很小的時候,約瑟的爺爺為他做了一條奇妙的毯子。不過約瑟漸漸長大 了,這條奇妙的毯子也變得老舊了。約瑟的媽媽說毯子太舊想把它扔掉了。約瑟說:“爺爺一定有辦法。”
于是他就跑去找爺爺,爺爺一看說這料子還夠做……就喀吱喀吱縫進縫出很快一件奇妙的外套就做好了。過了不久,約瑟又長大了,奇妙的外套也變得老舊了,媽媽又想把它丟了??杉s瑟還去找爺爺, 爺爺又用同樣的辦法把外套變成了背心。
接下來爺爺又把背心變成了奇妙的領帶,領帶又變成了手帕,最后手帕變成了紐扣。在一次次的裁裁剪剪縫縫補補中,一件件充滿愛和溫暖的衣物陪伴著約瑟度過了快樂的童年時光。
繪本中最后約瑟的小紐扣丟了爺爺再也沒有辦法變出新的東西了,而約瑟已然體會到了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所以他不再傷心,最后約瑟把這些事寫成了故事…
另外,全書中沒有一個字提到小老鼠的一家,也沒有提到過小妹妹,然而讀者總是能夠從這本繪本中找到很多很多的細節(jié),每多讀一遍就多發(fā)現(xiàn)一次。
《是誰嗯嗯在我頭上》
故事透過一只倒霉的小鼴鼠,尋找到底是哪個壞蛋“嗯嗯”在他頭上的過程,輕松愉快地讓孩子了解到每一種動物的排泄物形狀都不同。
而最后小鼴鼠到底能不能找到那個“嗯嗯”在他頭上的壞蛋呢?蒼蠅可是破案的關(guān)鍵哦~很有趣的一本繪本。
《阿立會穿褲子了》
孩子最初穿上褲子的喜悅之情,在本書中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在孩子從最初的“不會做”到發(fā)現(xiàn)自己能行”,從而逐漸掌握和學習生活技能的過程中,父母要及時的鼓勵和表揚,孩子喜歡這種做事帶來的成就感。
那些正在發(fā)愁孩子拒絕穿小內(nèi)褲的父母們,這本書或許可以幫到你。
《螞蟻和西瓜》
在一個好熱的夏天的下午,螞蟻們發(fā)現(xiàn)了一塊大西瓜。眼睛直盯盯地看著西瓜,饞得直流口水。它們迫不及待的爬上大西瓜嘗了起來“真好吃啊,咱們把它搬回家吧!”
一只小螞蟻跳下來,使出了渾身力氣推西瓜,可是西瓜沒有動,兩只螞蟻來幫忙,三只螞蟻來幫忙……“嘿呦!嘿呦!”可是西瓜還是一動也不動,累得大家趴倒在地上直喘氣。于是,他們只好跑回家,請來更多的螞蟻兄弟幫忙。
螞蟻兄弟們看見大西瓜直呼:“太棒了!”大伙兒馬上忙開了,瞧!它們有的抬,有的頂,有的推,還一起撬,可是西瓜紋絲不動。
螞蟻們又想到了新的辦法,用鏟子鏟,成千上萬只螞蟻,它們有的用力地鏟呀鏟,有的把鏟出來的西瓜放在吊車上,像起重機一樣往下放,還有的站在下面等,一有西瓜放下來,它們就抱著西瓜走。大家干得熱火朝天。
螞蟻們搬呀搬,直到家里都放不下了才停下來。一只螞蟻說:“好,剩下的大家一起吃掉吧!”大家吃得肚子圓滾滾的,像個大西瓜!
最后剩下的西瓜皮被大家搬回去做成了一個西瓜滑梯!
能看到螞蟻的洞穴各種擺設,能看到螞蟻們的分工協(xié)作,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最后的西瓜滑梯真是出乎意料。共讀這本書覺得夏天都不那么熱了。
《南瓜湯》
在一幢非常古老的小屋里住著鴨子、貓和松鼠三只小動物,它們每天一起做南瓜湯,他們覺得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但是突然有一天,這種平靜的生活突然被打破了,因為鴨子搶著湯勺想攪拌南瓜湯。他覺得他也可以做的很好,但是松鼠非常喜歡自己的工作,不想讓別人來做,而貓也覺得原來的安排就很好了,不想有什么改變,所以鴨子覺得非常委屈的離家出走了。
貓和松鼠從開始時的生氣、不以為然和嘲笑,到后來的著急、擔心和外出尋找,他們找不到,他們越想越怕,擔心小鴨子發(fā)生危險,甚至連懸崖下面也找遍了,然后他們就猜想,鴨子也許是找到了更好的朋友,“那些朋友愿意讓他幫忙!”他們眼前出現(xiàn)了鴨子成為一個大受歡迎的成功廚師的畫面,他們的腳步變得沉重了,心里可能還有一種被拋棄的失落。
可是,回到家,發(fā)現(xiàn)燈亮著,鴨子回來了!三個好朋友頓時抱在一起。這時鴨子提議大家再做一次南瓜湯,雖然很晚了,但是大家決定一起來做。這次就算鴨子興奮的把南瓜湯攪了出來,貓和松鼠也毫無原則地遷就起任性的鴨子來,讓他攪湯,哪怕攪得滿地都是也不說,哪怕鍋子燒起來了也不責怪……這都因為,他們的友誼太珍貴了,鴨子對他們來說太重要了,只要他能回來,怎么樣都行??!
這一段心理過程寫得多么真實、生動。通過貓和松鼠的流淚、尋找、害怕、失落和最后的狂喜以及無原則的忍讓,體現(xiàn)了大孩子們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愛。這種愛和友誼,是極其感人的。沖突中的愛和友誼,家人朋友又何嘗不是這樣。容忍對方的缺點,吵鬧惦記,卻又不能離開。
當然,孩子終究是孩子。沒過多久,因為鴨子要搶著吹貓的風笛,三位朋友又鬧起來了……這更讓我們看到:沖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沖突并不可怕,因為,他們之間有著深深的愛。
從親子關(guān)系的角度理解,孩子成長的步伐從未停止,我們從不同的沖突中看到孩子的成長,那么父母是不是也需要跟隨孩子成長帶來的沖突而不斷成長呢?我們又應該如何處理這種沖突呢?
毫無疑問,愛和包容。
0-3歲的繪本書單分享完畢。
貝塔媽媽碎碎念:經(jīng)常有媽媽說自己家的孩子就是不喜歡繪本,總是讀了沒幾頁,孩子就開始不聽了,搶繪本、扔繪本,完全讀不下的節(jié)奏。
貝塔小時候也有這個階段,剛開始親子閱讀的時候,大多數(shù)寶寶都會經(jīng)歷這樣的階段。對于2歲以前的寶寶來說,聽繪本,可不喜歡單單坐著聽,更喜歡多感官的參與,喜歡觸摸繪本,喜歡用鼻子聞一聞,喜歡撕繪本,喜歡啃繪本等等。
這些看似不正確的讀繪本行為,對于寶寶來說,都是在用他們特有的方式愛上繪本。小月齡的寶寶,注意力時間也短,聽幾頁繪本,就不想聽了,想玩玩具了,或是跑走了,都是很正常的行為。我們不要因為這樣,就簡單地將孩子定義為“不愛看書”的孩子。
尊重孩子閱讀的節(jié)奏,閱讀過程中,孩子轉(zhuǎn)移方向了,我們就不必強求孩子一定要聽完一本繪本,就自然地暫停閱讀。等過一會兒,孩子又有狀態(tài)了,再開始和孩子一起繪本閱讀,這樣的閱讀節(jié)奏是符合孩子閱讀需求的。
還有些寶寶,就喜歡反復閱讀同一本繪本,聽一遍還想聽,會一遍一遍反復地要求我們講同一本繪本。這時候,我們可不能拒絕孩子的要求,不能單純地以我們大人的思維來理解孩子的需求,要帶著“讀你千遍不厭倦”的心情讀給寶寶聽。
親子閱讀,是每天都要進行的一件快樂的事情,當我們和孩子一起每天有一段固定的親子閱讀時光了,孩子對閱讀這件事兒,就如每天要吃飯睡覺,玩耍一樣自然了。
爸爸媽媽不管白天有多忙多累,最好在每天晚上孩子睡覺前,讀書給孩子聽,一天一天地讀,不要間斷,睡前的這段親子閱讀時光,將是讓孩子愛上閱讀,養(yǎng)成閱讀習慣的開始。
提醒爸爸媽媽,這段睡前的親子閱讀時間,是專屬于孩子的,也是父母給予孩子高質(zhì)量陪伴的最好方式。堅持閱讀,不僅可以讓孩子在語言上、想象力上發(fā)展得更好,更重要的是,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付出和關(guān)注。
總之,讓孩子愛上閱讀的方法千千萬萬,最簡單也最難做到的一點就是堅持和孩子每天一起閱讀,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沒有捷徑,只有一天一天地進行閱讀。想要推薦繪本請掃碼添加微信,希望跟更多同頻媽媽交流親子閱讀經(jīng)驗。
----END----
我是貝塔媽,大學老師,學習型媽媽,親子閱讀推廣者,正面管教踐行者。堅持親子閱讀兩年多,收獲了親密的親子關(guān)系。副業(yè)主營童書,有一個懂書愛陪娃看書的媽媽群。
貝塔:2歲11個月的男孩,親子閱讀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