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吃誰1522人有 · 評價966 · 書評9[波]亞歷山德拉·米熱林斯卡、丹尼爾·米熱林斯基 著; 烏蘭 譯貴州人民出版社 / 2017-02
| 推薦理由
繪畫有趣:簡單的線條勾勒出豐富的圖案,原來繪本還能長這樣。如果不喜歡黑白,你還可以自己涂顏色。
科學合理:包含了多條食物鏈,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關系很清晰,尤其還描繪了自然界中的分解者。
情感啟迪:動物之間都一定要吃和被吃嗎?這樣殘忍嗎?人類處在其中怎樣的位置?
1.食物鏈
什么是食物鏈?
食物鏈的實質是太陽能的流動和轉換。
2.食物鏈中根據生物在能量和物質中所起作用,可分為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生產者,綠植將太陽能轉換為營養(yǎng)物質
消費者,植食性,肉食性,雜食性動物。又可分為初級消費者(食草動物),次級消費者食肉動物,三級消費者(大型頂級食肉)
分解者,細菌,真菌,吃腐食動物
3.討論食肉動物都是壞的嗎?都是大動物吃小動物嗎?人在生物鏈中處在什么位置?
所有動植物都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人也不例外。雖然可以獵殺幾乎所有其他動植物,貌似位于食物鏈頂端,但人也會死亡,也會被分解,我們既要從外界獲取能量又最終將能量歸于世界,因此本質上并沒有什么特殊。
4.如果生態(tài)鏈被破壞了會怎樣?
舉了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例子,草原生活著狼,狼群吃馬羊,也吃田鼠,野兔,黃羊等。馬羊也是人的食物,同時馬羊,田鼠等都吃草,這樣就構成了一個食物鏈。
為了防止狼吃馬羊,有人人為獵殺了狼群,會導致什么結果呢?能如人所愿保護馬羊嗎?
我們從對馬羊,對田鼠等,對草原,對人類等多角度思考,生物鏈的破壞必然導致連鎖反應,因此維護它的平衡與自然狀態(tài)就非常重要。
5.關于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
它不同于草原,海洋,淡水湖泊,森林,農田等生態(tài)系統(tǒng),它對外部能量有很強依賴性,同時也會釋放許多有害物質威脅生態(tài)系統(tǒng),因此我們會提出限行減排等措施。
6.想象如果整個食物鏈顛倒過來會怎樣呢?
也許老鼠追著貓跑,羚羊吃獅子,人類成為其他動物的盤中餐......
那時我們還能像現在這樣為了自身需要任意巧取豪奪嗎?
7.看圖猜俗語
下周計劃,
1.誰吃誰繼續(xù)可討論
2.食物主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