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變形警車珀利 —— 我的第一套交通安全故事 》
這套圖書來源于動畫片《變形警車珀利》,看書名就知道,是講述交通安全知識的圖畫書。全套24本,每本26頁。
每本書都有一個鮮明的安全主題,例如:“亂穿馬路危險大”、“路邊玩球好危險”等。
在每本書的結尾,“珀利安全課堂”還會對相關知識點進行小結。這些安全提示不僅是給孩子看的,也是給成人看的。
大概因為這套書以各種卡通車輛為主角,加上每個故事都有一個新知識點,因此深得小男生Danny的喜愛。Danny剛滿三歲時開始看,一看就是四個月,看完一遍再來一遍。
不僅是Danny喜歡這套書,我也喜歡。
除了畫面本身干凈、色彩明亮外,有些安全知識對我來說也是非常受用的。
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第一本《超級游俠》,珀利在安全課堂中提示說:
“帶孩子上街不要牽著孩子的手,要握緊他的手腕才不容易被孩子掙脫?!?/span>
這個提示,我牢記至今。
中文的翻譯也很順暢,例如校車“School Bus”的名字叫“斯庫比”,念起來非常順口。
Danny直到五歲才看了珀利的動畫片,之后又把珀利的有聲故事聽了一遍。
動畫片也是干凈、明亮的風格,場景的配色非常漂亮,配音也很好聽。
二、《消防員山姆動畫故事》
在珀利之后,Danny就迷上了消防員山姆叔叔。
他對這套書的喜愛,只能用“狂熱”來形容,一著迷就是一整年。
全套共四輯,每輯八本,每本兩個故事。
每天纏著我們給念,念到我已不想再念。
坦白說,我不是很喜歡這個動畫片的圖畫風格,可Danny絲毫沒有受到我的影響。
除了這四輯外,還有一套消防員山姆的拼圖故事書,他也喜歡。
直至今日,我也并不完全理解Danny為什么如此喜歡《消防員山姆》。
因為山姆是個英雄?又或是這套書里有太多新鮮的安全知識?
不過,至今我仍記得書中有這樣一個知識點:
當汽車前部著火時,不可以掀開引擎蓋,因為新鮮空氣會讓火燒得更旺。
我想不起來這個知識點是哪本書里的,便問Danny。
他聽后,轉身去了書架,抽出《熱空氣》遞給我。
他已經很久沒看這套書了。
平時也有丟三落四的時候,但只要是跟故事書有關的,他的記憶力就變得超好。
今年一月的一天,午睡前,Danny不知怎么又想起讓我念《消防員山姆》。
我果斷地拒絕了:“我不想講,山姆好丑?!?/span>
Danny立刻不滿地抗議道:“山姆怎么會丑?!”
至今,Danny也沒看過消防員山姆的動畫片,可他真正是山姆的超級粉絲。
三、《海底小縱隊》
恐怕很少有男孩不喜歡這部動畫片的,它來自英國。
主題是“探險、拯救和保護”,通過一個個救險故事,講述海洋生物知識。
在每集動畫片的結尾,還會出現(xiàn)真實的海洋生物的照片。
Danny是先看的書,后看的動畫片。
《海底小縱隊探險記》圖畫書共三輯,每輯十本,每本97頁,包含三個故事。每本圖畫書的文字量至少在五千以上。
除此之外,還有《海底小縱隊夢想劇場》圖畫書,共七本,文字也不少。
Danny在五歲時超級迷戀這套圖畫書,并且開始熱衷于指讀。
在長達半年的時間里,我家每天都在上演角色扮演。
Danny給我們每個人都分配了角色:媽媽是謝靈通,爸爸是達西西,姥姥是巴克隊長,姥爺是突突兔,而Danny則是最受歡迎的小企鵝皮醫(yī)生。
Danny親切地管我叫“小謝”,管爸爸叫“小達”。
我們則稱他為“小皮”、“Peso”或是“皮醫(yī)生”。
(悄悄說:在書中,達西西實際是個戴著粉色發(fā)夾的女生,但D爸還是欣然接受了Danny的任命,并在角色扮演中盡職盡責。)
書中有很多植物魚,它們的名字、顏色各不相同,Danny很喜歡考我。
對于顏色相近的植物魚,我總會弄混他們的名字,Danny則不厭其煩地一次又一次給我糾正。
他最喜歡的植物魚叫“小蘿卜”。
他超愛模仿小蘿卜說話,成天“嘟噠嘟噠”的,盡管誰也聽不懂。
皮醫(yī)生還時不時就會穿越成巴克隊長。
家里經常會響起Danny發(fā)出的號令:
“海底小縱隊,各就各位!”
“海底小縱隊,去發(fā)射臺!”
全家人這么角色扮演了半年后,終于去看了一場真正的《海底小縱隊》的舞臺劇。
到了劇場我才發(fā)現(xiàn),《海底小縱隊》并不是小男生的專愛,它還擁有眾多的小女生粉絲。
《海底小縱隊》圖畫書以及迪士尼系列的電影故事圖畫書,令Danny順利跨進了橋梁書的閱讀階段。
在這之后,Danny再看《我愛閱讀》的藍、黃、紅系列橋梁書時,真可以用“不費吹灰之力”來形容。和《海底小縱隊》相比,《我愛閱讀》的藍色和黃色系列的文字量算是很少的了。
沒有刻意教他認字,但在《海底小縱隊》之后,他的識字量突飛猛進。盡管他到現(xiàn)在也不認得拼音,但他開始享受自己看書的樂趣了。
所以,這真是一套帶給我們許多快樂,又有意外收獲的好書。
回想起來,跟著Danny一起看書,我也學到了不少。
在日復一日的親子閱讀中,我們一起體會了很多很多的快樂和感動。在悅讀中一起成長,繼續(xù)成長。
作者:巖蘭
個人公眾號:行走在繪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