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ny有個專屬CD包,滿滿的,里面全是他的CD。有些他并不很愛聽,有些他則癡迷地聽了一遍又一遍。
Danny在一歲之前,主要是聽我唱歌。
記得他還只有兩個月大時,下午姥姥姥爺外出散步,家里就只剩下我跟他。
當時我還是個新手媽媽,對于帶孩子這碼事根本沒什么經(jīng)驗,于是每每就把他放在客廳的沙發(fā)上躺著,然后我站在他面前,邊唱邊跳一跳。
那時我最愛唱的一首歌,是范曉萱的《我愛洗澡》:
“我愛洗澡皮膚好好,Ah-oh Ah-oh,帶上浴帽唱唱跳跳,Ah-oh Ah-oh……”
Danny聽到高興時,小小的手和小小的腳也會跟著動來動去。
后來我想讓Danny聽到更多的歌,便去網(wǎng)上尋尋覓覓,最終挑了一張0-2歲的兒歌專輯――《幼兒多元智能開發(fā)CD》,共兩張。
不得不說,這張CD太適合兩歲以內(nèi)的孩子聽了?!缎⊙嘧印贰ⅰ豆凸贰?、《我有一頭小毛驢》等等,都是聽過一遍就不會忘記的歌,所唱內(nèi)容也非常符合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認知。
Danny特別喜歡,一直聽到兩歲多。
Danny長大了一些,我們也開始更新兒歌庫。
先后買過十來張CD,最好聽的是《幼兒園兒歌精選:青蛙不吃水》,共三張CD。
在持有的所有兒歌CD中,我們最喜歡的還要數(shù)和英童書的《小球聽民樂》。
這是和英歷時七年精心打造的作品,以祖孫對話的形式,淺顯易懂地向孩子們介紹了中國的民樂器,并由臺北愛樂兒童合唱團演唱。
不管是《外婆橋》還是《數(shù)字歌》,所有兒歌的韻律感都極強,也充滿了童趣,堪稱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絕對不能錯過。
沒有比這再形象的數(shù)字歌了。
《外婆橋》里的“江南”。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p>
為了彌補中文兒歌數(shù)量的不足,在Danny 2-3歲的年齡段,我還買過在歐美也廣受歡迎的Wee Sing系列英文兒歌。一張CD約有60首左右的兒歌,每首時長較短,但節(jié)奏都非常歡快明朗。其中的《For Baby》和《Animals, Animals, Animals》這兩張尤其適合低齡孩子聽。
Danny喜歡,我也愛聽。
《The Best of Wee Sing》是從Wee Sing系列的其他CD中挑選出來的兒歌精選集,所以如果買了其他CD,這一張就不用收了。
我當時買的原版,現(xiàn)在有引進版了,有的還帶點讀功能。
Danny還喜歡《兒童音樂之旅:世界上最美的兒童歌曲繪本》。
這張CD身披眾多獎項,共收錄了23首來自世界各地的兒歌,使用的也是當?shù)氐恼Z言。
雖然并不能聽懂歌詞,但這絲毫沒有影響Danny對這張CD的喜愛。
第一首歌是以“Maku Maku”開頭的,于是Danny每次想聽這張CD時,就會跟我說:
“媽媽,放那個Maku Maku。”
這張CD收錄了一首中文兒歌――《世上只有媽媽好》,干凈、優(yōu)美的男低音,意想不到的動聽。
ps: 配套繪本就是歌詞本,并非故事書。
Danny上幼兒園后,每天午飯時間,都會聽到《卡農(nóng)》。
我便從家里翻出多年前買的《卡農(nóng)絕贊》給他,沒想到他喜歡得不得了。不僅看書時要聽,吃飯時要聽,就連蹦床時也要聽,而且蹦高高的時候還一定要配合《卡農(nóng)》快速重復的主旋律部分。
這張CD收錄了15種樂器演奏出來的15個版本的《卡農(nóng)》,由15個世界頂級樂手、樂團打造,時長72分鐘,堪稱“卡農(nóng)之王”。
因為《卡農(nóng)》,Danny踏上了學琴之路。
而在他學琴之前,各種版本的卡農(nóng),他至少已聽過三千遍。
在學琴之前,Danny聽過的唯一一張鋼琴曲CD是《四季》,這是喬治?溫斯頓的作品精選集,里面收錄了一首《卡農(nóng)》。
學琴后,Danny則每天抱著《菲伯爾鋼琴基礎教程》配套的六張CD聽,學過的要聽,沒學過的也要聽,在家時要聽,外出旅行住在酒店還要聽。
同時,他仍不忘在音樂App上搜各種版本的《卡農(nóng)》,聽,再聽,還聽。
小朋友在某些方面的執(zhí)著程度真是超出成人想象。
Danny雖然聽過不少兒歌,但他并不怎么開口唱,最多也就是哼哼《卡農(nóng)》的調(diào)調(diào)。
直到學琴后,我才發(fā)現(xiàn)他的樂感其實不錯,即使不用節(jié)拍器,他彈起練習曲也不會亂了節(jié)奏。對于新學的曲子,他的接受度也比較高。
我想,這和他從小聽音樂、一直聽音樂是有關系的。
無意之中,這些CD為他學琴起到了音樂啟蒙的作用。
我們都愛聽故事,我們都有屬于自己的歌,孩子如此,成人也一樣。
音樂和書籍,都會在精神上帶給我們極大的愉悅。
因此,音樂和閱讀,本就該成為我們?nèi)粘I畹囊徊糠帧?/p>
新的一年里,多聽音樂,多讀書。
作者巖蘭,6歲寶媽,愛圖畫書,愛記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