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淘2年級快上完的時候,“嘩啦一下”雙減了,到現在一年出頭的時間。剛開始,我一邊小心翼翼地關注,一邊急匆匆地退了外教課,數學課,和作文課。
退費無門,換課巨虧,某英語外教機構這顆雷終將何去何從……
錢包是捂住了,自由一下子多了。
“雙減”之前的海淀,卷得天翻地覆,我們這點課都算少得可憐的,也就算是個基本配置。
水漲船高,逼著拼著上課外班的日子沒有了。我至今猜測是《小舍得》的蝴蝶效應拉開了“雙減”的大幕。
報培訓班的錢省了?
剛剛“雙減”,也曾心有不甘。這嘩啦一下子就“一剪梅”了,娃這英語怎么學啊?奧數還學不學了?作文怎么寫啊?
課外班一停,難道以后語數英都要我自己來教嗎?
這個問題隨著“雙減”的深入,慢慢就有了答案。
奧數——這個杯那個杯的考試好像沒了。
英語——KET PET的考試停了。(最近又有了但報名的也少了)
語文——好像范范的大語文不報課也沒關系了。
大家都不考這些了,自然也就不報培訓班了吧。就算培訓班想報,好多都變了。
內容變了——大語文變成了文學素養(yǎng)、益智活動、文學閱讀等等。
線下少了——海淀黃莊的寫字樓空了,改成了線上課。
新東方走了——俞敏洪扛起了助農的大旗,干得風生水起。
XES分身了——原來的學而思培優(yōu)、學而思網校都沒有了。搖身一變出了樂讀、希望學、素養(yǎng)、伴讀……變身葫蘆娃七兄弟。
課外班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本以為省了錢。誰承想非學科類的課外班漲價了。
鋼琴年年漲……
羽毛球、網球、足球教練都說要漲價……
淘淘姥姥一聽說這課300一節(jié),都肉疼…… 畢竟錢扔出去都不帶有個回音的。
大家可以算一筆賬,周末的時間騰出來了,報名學習音體美花了多少銀子呢?哦,我家可是倆娃。
這么一想,“雙減”以后的孩子,好像還真是全面發(fā)展了。
從“雞語數英”轉變到“雞音體美”,這么說“雙減”的目的達到了,這批雙減后的孩子都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好少年。
家長任重而道遠
沒有了輔導班的體系,老母親成了規(guī)劃學習的那個人。
我當然也希望娃跟著學校就能學好,但至少去年,撒手還不行的。
海淀的小學也分三六九等,教育差距大得很。
優(yōu)質校:素質教育,各種社團風生水起。作業(yè)少。
集團校:學著優(yōu)質校正在轉變,作業(yè)變少,社團變多。
普通校:依然堅持作業(yè)不少,社團不多
學校也就這樣了,換一個不容易,當父母的只能自己多操心,管好孩子。
任務1:督促學習,打好基礎
我和淘爸做了分工。
爸爸:運動類。
媽媽:語數英。
其它更多的時間,就靠教練或娃自己弄了。畢竟上班+養(yǎng)娃+寫號,把我拆開也不夠用啊。
尤克里里自己學,編程自己學、
國際象棋線上課、游泳課請教練、
不求成績單的東西,都扔給娃自己搞了。
其它的說是父母親力親為的勞動,更多的是指令與監(jiān)督。
爸爸帶倆娃運動的時候,跑步5圈(小圈),拍球2000個,跳繩1000個。其實沒有什么高難度的東西,沒有技巧,只有體能。
媽媽管英語,也只是給淘淘布置好任務:讀Nate20頁,跟讀RAZ 3課,寫GW2題……然后檢查就是了。
時間久了,我忽然發(fā)現了一個特別大的好處,基礎扎實了。
這個收獲很意外,卻也讓我很驚喜。
英語單詞量也上去了。
數學也自己練著慢慢思考了。
戶外時間也增多了。
任務2:培養(yǎng)習慣,全面發(fā)展
習慣了學習和運動的節(jié)奏,淘淘的學習習慣也越來越好。
— 回家翻記事本,復習、預習,檢查每天遺漏的任務。
— 積極思考,任務往前趕。
— 自覺閱讀中英文課外書。
— 按時洗漱,準備衣物。
— 能通過視頻、書籍自學一些東西。
……
所謂自律、內驅力其實來自于成就感,做得越好,越愛做。當他養(yǎng)成了這個習慣,他對自己的掌控能力讓老母親省心了不少。
當然現在有時候還是會丟三落四的,前幾天我問他新學的課文不需要背誦嗎?
哦,要的,要的,老師說來著,我忘了記了……
哎,終歸是慢慢在變好,繼續(xù)加油吧。
這個暑假為了打發(fā)時間,我給淘淘報了15節(jié)籃球課,被籃球教練一通狠夸。
教練夸他有“球感”。這個詞讓我想到了“數感”。 他的球感哪來的?跟爸爸每天拍球拍出來的。雙減以后至少拍了1個多學期。
這讓我想到我這學期在北大上第一節(jié)射箭課的時候教練說的話:“你們不是正式隊員,第一節(jié)講完就給你們摸弓箭的機會。我們射箭隊的正式隊員要拉3個月橡皮筋,基本動作練得扎扎實實,才能摸弓箭的。”
大家一片唏噓聲。教練說的太對了,基本功永遠要靠時間和次數來練扎實,然后才是技術。
任務3:重視陪伴,傾聽為主
“雙減”以后有時間打基礎,效果是很好的,不過確實費媽。我是晚上雷打不動地陪娃。經??蛷d一個娃,房間里一個娃,我就倆屋溜達,輔導輔導這只,看看那只,感覺是不是應該再來個媽?
你問“爸爸呢?” 爸爸怕引火燒身,我和娃在哪,他基本就躲到別處去了……
爸爸輔導行嗎?行啊,就是火氣比我還大……
所以干脆,我一個人盡量平心靜氣地陪著,少爺自己努力學著。我盡量閉上我叭叭的嘴,多用耳朵聽。只有他自己想出來的,才是真的學會的。
這境界,需要修煉……
任務4:家校配合,支持老師
分數沒了,家長要等到3、4年級開盲盒嗎?
現在1-3年級的家長都有個感覺,作業(yè)不拿回來了,單元測驗沒有了,期末考試不給分數了,每天就送過去,接回來,也不知道娃在學校干了什么。
其實也不用,老師還是很愿意和家長溝通的,得看怎么溝通。
原則就是:多關注,少打擾,遇到問題好好溝通。
淘淘的班主任老師1年級開家長會的時候就說過一些家校溝通的方法,我也分享給大家 。
希望家長每天回家問一問孩子這一天都學了什么,有什么事情。
白天留言給老師,老師有空的時候會回復。
如果有需要了解的情況,可以和老師提前約一個電話會。
如果需要面談,在星期X的下午放學后可以當面說說。
一個班這么多個孩子,老師也希望和家長配合好,把孩子帶好。誰也不希望班里出幾個大毛刺的娃,不好管。
家長能配合老師把學校的學習任務好好完成,老師巴不得呢。
去年有一陣子淘淘的課堂作業(yè)效率很低,淘淘自己也不開心,我就做了個表,請老師幫忙給填一下。我知道,這是給老師找麻煩,但我還是硬著頭皮和老師講了一下。
我本來是想盡量簡單,請老師打勾或畫圈,沒想到,老師非常支持,每一節(jié)的語文數學課的下課十分鐘都會給淘淘“簽單”,會認真寫上每節(jié)課的表現。
上課有沒有認真聽講。
筆記有沒有記全。
寫作業(yè)有沒有走神
哪里沒有聽懂。
我也擔心過淘淘不想找老師。事實上,淘淘自己也很開心,因為每節(jié)課后都有評價,所以他課上的表現盡量積極,努力調動自己,期待獲得好的評價。他也能感覺到自己的進步。
偶爾,也有走神的評價,我和老師也不會批評他。只是告訴他:
你看,現在好的評價越來越多了,雖然又走神了。明天繼續(xù)努力。
大家也不要每個人都用這個辦法哈,老師也填不過來。
我們寫了3周差不多,他的狀態(tài)就調整過來了,然后就不寫了。真的很感謝老師的配合。
每位老師都有自己舒服的家校溝通方式,配合好,老師、家長和孩子勁兒往一處使,會更好。
任務5:發(fā)展愛好,用好時間
時間多了,是好事。原來,淘淘有空了就推小汽車,建他的汽車之城。當然我不反對,他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后來,我建議他用時間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比如編程、音樂、戶外、運動、國際象棋等等。
這一年從一開始的迷茫,到看清現實,再到調整節(jié)奏安排學習生活,還是挺有收獲的。
當被迫做了“減法”,又重新組合做了“加法”的時候,就說明我們沒有離場。
教育這場馬拉松,你我還在路上。
我是誰?
任職于中國TOP2大學,精通三國語言的倆娃媽媽,家庭教育指導師,在公眾號“大淘小乖成長記”中記錄兩個孩子大淘、小乖和自己做母親的成長,擅長兒童教育、學前啟蒙和小學校內輔導。海淀普娃媽,潛心研究適合普娃的教育成長路線。我的口號是“幫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