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什么,有時候常發(fā)現(xiàn)家長的教育喜歡走極端,不是特別嚴格就是特別放縱。
最近比較聽到多的是一種這樣的說法:“我要讓我的孩子多上課,但是少練習?!?nbsp;
這是從小何老師自己班里的一個家長嘴里說出來的話,當時真有種沖動,想去敲開那個家長的腦袋,看看里面到底裝的是什么。
再有就是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段話:
“在歐美,很多父母都知道Kumon(“苦悶”學校,官名“公文學校”),是專門給小孩做數(shù)學和英語培訓的地方,跟中國一樣,搞點題海戰(zhàn)術,讓平常不怎么做作業(yè)的孩子多練習,以便在學??荚囍腥〉煤贸煽儭D壳暗聡s有180個“苦悶”中心,約9000個孩子在接受“苦悶”培訓,從學齡前兒童到中小學生都有。”
小何老師自己也非常討厭題海戰(zhàn)術,也不喜歡讓孩子整天泡在題海里??墒牵@不代表可以只上課,不練習。
又是一句老生重彈,學習本來就分兩部分,學是學到新東西,習是回家練習。
難道因為練習得太多被人詬病,我們就可以走向另一邊說孩子可以不需要練習嗎?
比如之前所說的公文,關于這個,小何老師是專門去研究過,甚至是買來公文教材來仔細翻過,公文的理念在于量化練習。
所謂的量化,是每天的練習時間是不允許超過30分鐘的,如果這樣的練習也被叫做題海,那算了,我放棄。
其實,養(yǎng)成好的練習習慣才是關鍵,任何一個有經(jīng)驗的老師都會說,天天練(包括節(jié)假日),但是不要一次練太多。
我相信,只要這個孩子不是天才,必要的練習一定對于他鞏固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非常必要,否則,就算學過,也是一知半解,看個熱鬧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