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鼓勵孩子寫作?一位美國小學(xué)班主任的建議

2019-3-15 21:30 轉(zhuǎn)載 · 圖片13

文 / 家家媽 

最近和一位媽媽聊起如何鼓勵孩子寫作的事,讓我想起老大學(xué)前班的班主任,她曾經(jīng)營十幾年兒童寫作工作坊,是一位談起閱讀與寫作眼里有光的老師。從她那里獲得的幾個啟示,讓我在陪伴孩子閱讀的初始階段獲益匪淺,我曾在兩年前記錄下一些體會,發(fā)表在微信公眾號成長于美國(ID: growupinla,已停更),今天翻出來更新了一下最近兩年的體會,再加了幾本關(guān)于寫故事的繪本,供大家參考。

班主任的啟示

聽說小朋友學(xué)前班新來的班主任曾開過15年的寫作工作坊,家長們都按耐不住奔走相告,欣喜之情不亞于中了大獎。鑒于本班家長來自八個不同國家,我因此下了個粗略的結(jié)論:寫作大概是全世界家長公認(rèn)的重要學(xué)術(shù)能力之一。

不出所料,這位班主任一上任便使出百般招數(shù)鼓勵小朋友閱讀和寫作,什么故事會、詩歌會、閱讀馬拉松、閱讀buddy、給筆友寫信、游記、繪本日記、編雜志和寫廣告,聽上去就很好玩。從小朋友拿回家的作業(yè),我看到了風(fēng)靡微信圈里Mindmap(思維導(dǎo)圖)和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維)的現(xiàn)實版,這些看似高深的方法,小朋友學(xué)起來卻很輕松很開心,美式教育在這一點上很得我心。我也有疑慮,很多學(xué)前班的孩子大字不識一筐,就開始學(xué)寫作和思維的方法了,早早授之以漁,不知效果如何?

或許是感受到了家長的期待,這位班主任特別為家長們開了個小灶,主題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和寫作熱情?

老師的開場白就直接打動了我:“讓孩子愛上閱讀和寫作的最好辦法不是反復(fù)督促下的練習(xí),而是通過各種方式向他們展示,閱讀和寫作是一件多么有趣和神奇的事情。”不能同意太多,閱讀和寫作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情,更像馬拉松,需要常常跑、不停地跑,而只有真正享受跑步樂趣的人,才有熱情堅持做好并樂在其中。

三年一晃而過,老師當(dāng)年播下的種子漸漸長到了小朋友的心里。一摞書、紙和筆,成了小朋友日常生活里的小確幸,她拿起書舉起筆時臉上不經(jīng)意的微笑,讓我在回頭看時,很感激老師的那趟小灶。

好好享受共讀時光

閱讀是孩子認(rèn)識世界的方式,也是寫作的基礎(chǔ),必須要做好。這個作業(yè)老師布置地斬釘截鐵。

“家長如果每天和孩子一起津津有味地看書,是滋養(yǎng)孩子閱讀熱情的最好辦法,沒有之一?!?/strong>我劃出兩個重點:“每天”和“津津有味地”。

“一件事,如果你每天都愿意和孩子一起做,你告訴孩子的是,這件事很重要。一件事,如果你做起來總是津津有味很享受,你告訴孩子的是,你很喜歡做這件事,這是一件有趣的事?!?/strong>

培養(yǎng)閱讀習(xí)慣和親子閱讀的各種好處,已從教育實踐到研究、從腦科學(xué)到心理學(xué)被反復(fù)證實了,這里就不展開了。

What's Your Story Line?

理清故事線

“講完一個有意思的故事,不妨和孩子討論一下人物和劇情,從Who, What, Where, When, Why, How開始,幫助孩子更深入了解故事的意義,理清故事線,這是訓(xùn)練孩子思考能力的好辦法。”

理性故事線這一點我十分認(rèn)同。講完故事,小朋友真的了解故事的意思了嗎?他們自己的想法又是什么?

談起故事討論,讓我想起中學(xué)時代圖書館的讀書會。一群不同年齡的陌生人因為一本書找到心靈上的共鳴與默契,同一個故事每個人的解讀可以如此迥然不同,讓我再次拿起書時不由自主地開始從不同角度思考,思路一下子開闊了,這種感覺很奇妙!所以直到現(xiàn)在我仍然喜歡和朋友討論讀后感,以至于親子閱讀也漸漸演變成了讀書會,時間改到晚上,地點轉(zhuǎn)到床上,你一句我一句,總是無法按時結(jié)束,討論的水平不怎么樣,氣氛那是十分熱烈。

舉一個小朋友閱讀啟蒙時期的例子,一個小鳥的故事。

有一只小鳥,在一個漆黑的深夜被一陣大風(fēng)從樹頂上的鳥巢里吹到了地上,它還不會飛,所以回不了鳥巢。小鳥害怕極了,拼命地喊媽媽,可是媽媽在樹頂上睡得正香呢,根本聽不見小鳥的叫聲。這時,池塘里的一只小青蛙聽到了,便跳上岸來安慰它。小鳥又怕又累,很想睡個好覺,小青蛙想出了個好主意,咱們一起搭個鳥巢吧!于是它們倆撿來小樹枝,經(jīng)過一番努力,終于搭成了一個舒服的鳥巢。小鳥躺在自己搭的巢里,開心極了,正準(zhǔn)備美滋滋地睡一覺,突然被小青蛙的叫聲驚醒,“小鳥快逃,快逃!浣熊來啦!”情急之下,小鳥撲騰了幾下稚嫩的翅膀,居然飛到了旁邊的矮樹枝上!浣熊瞪了幾眼樹上的小鳥,悻悻地走了。小青蛙高興地叫,“小鳥小鳥,你會飛啦!你可以回到媽媽那里去啦!”驚魂未定的小鳥看了看小青蛙說,“不行不行,媽媽在高高的樹頂上,可我只能飛這么一點點?!薄皼]關(guān)系,你一點一點慢慢來,從這個樹枝飛到那個樹枝,你一定可以的!”“真的嗎?”“試試吧!” 就這樣,小鳥從矮樹枝一點一點往上飛,終于飛到了樹頂。見到媽媽,小鳥又高興又激動,迫不及待地要告訴媽媽這個晚上發(fā)生的一切!

這個故事的故事線很清晰,我就按故事的發(fā)展來提問,小鳥為什么從樹上掉下來了?它掉在了哪里?它為什么害怕?誰幫助了小鳥?小青蛙想出了什么好主意?它們一起做了什么?后來誰來了?小鳥是怎么逃的?它真的會飛嗎?小鳥是怎么回家的?鳥媽媽知道了小鳥發(fā)生的事,會怎么說?如果你是小鳥,從樹上掉了下來,你會怎么辦?如果沒有小青蛙呢?你會不會像小青蛙那樣幫助小鳥?你會給這個故事起個什么名字......類似這樣,等我們討論完問題,小朋友已經(jīng)可以簡單復(fù)述這個故事了。

孩子開始看章節(jié)書后,我們就讀一章聊一章,按照不同類型的書展開自由討論。比如虛構(gòu)類的小說,我們會查查生詞和俚語、找找情節(jié)變化的點(故事線)、聊聊人物、最喜歡的段落、妙筆生花之處等,小朋友觀察的角度常和我不一樣,挺有意思的。特別喜歡的書,我們會把討論的亮點和概要記錄下來,寫筆記是練習(xí)寫作的好辦法。有時代背景的小說,我會提前查一查再和孩子討論,也可以一起查。非虛構(gòu)類的書結(jié)構(gòu)清晰、內(nèi)容豐富,預(yù)習(xí)過的討論會比較出彩,不然我根本答不上孩子的提問。youtube上的科學(xué)視頻又多又好,來不及預(yù)習(xí)我就事先找好到時一起看。

相比孩子們常做的讀后感(Book Report)作業(yè),我覺得我們讀書會的討論深入多了,這的確需要花不少心思和耐心,如果你從中找到自己的樂趣,那就是一件樂此不疲的事了。最重要的,我希望這種共讀、討論、寫筆記的方式,最終能成為孩子閱讀習(xí)慣的一部分。

理清了故事線,再說說故事線和寫作的關(guān)系。

文章的基本架構(gòu)就是故事線,無論是虛擬小說還是科研論文,都需要有清晰的故事線。就拿我們科研來舉例,我以前的導(dǎo)師是寫論文高手,他在每個科研項目開始時,總會不停地問:“What's your story line?” 除了問,他還要看。他有個好辦法,就是讓我們用假想的圖片先把論文的大概故事線描繪出來,每周在會議上反復(fù)講述,然后大家反復(fù)討論后再反復(fù)改,直到故事線十分清晰合理,這種“講述-批判性思考-修改-再講述-再思考-再修改”的行動不是暫時的,而是貫穿整個項目(至少一到兩年),從頭到尾。這種方法讓我們的實驗步驟和目標(biāo)變得十分清晰,故事線的反復(fù)論述為最后寫論文打好了基礎(chǔ),效率大大提高。

現(xiàn)在想來,導(dǎo)師其實是運用了思維導(dǎo)讀的訓(xùn)練方式。而這種方法,我們是可以在每天的親子共讀里通過提問、討論、畫圖和復(fù)述的形式來和孩子一起練習(xí)的,我相信這種方法將為孩子未來的寫作打好基礎(chǔ)。學(xué)習(xí)思維導(dǎo)圖的方法很容易,但從方法變?yōu)樗季S方式則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長久的日常練習(xí)和耐心。

“即使孩子到了自主閱讀的階段,也要常常和他們一起讀書,可以選一本超出孩子閱讀水平的書一起看或者輪流讀?!?nbsp;

三年前老師的這句話,我們實踐下來效果不錯,老大的第一本大部頭書就是從共讀開啟的,她由此發(fā)現(xiàn)大部頭書里的故事更帶勁,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老二還沒自主閱讀前就跟著我們聽中篇了,我發(fā)現(xiàn)她的邏輯思維能力并不亞于姐姐,這或許和天賦有關(guān),但我更相信是閱讀和讀書會的滋養(yǎng)。

我們還有個意外的發(fā)現(xiàn),凡是我們共讀過的書,從此仿佛就有了不同的意義,或許是因為借著那一本本書,我們曾走進彼此的心里?

寫給孩子看,一起寫

“一張溫馨的留言、一份寫給家人的信、生日賀卡上的小故事、冰箱上的食譜、旅行前的清單......當(dāng)著小朋友的面寫吧,你的行動正告訴他們,寫東西是件簡單、有趣和美好的事?!?/strong>

孩子總是對我們在做什么充滿了好奇,比如現(xiàn)在坐在我旁邊的小朋友就在問,你這次寫什么主題?咦,這張圖好熟......以前我寫文章都是等孩子睡了后,現(xiàn)在索性坐在她們旁邊寫,順便聽聽她們的建議。

我過去從沒想過家長寫作對孩子的影響力,倒是發(fā)現(xiàn)有不少朋友在為人父母后突然開始寫寫弄弄,我自己也算一個吧,但寫作的初衷并不是要給孩子做榜樣,更多還是有感而發(fā),或與個人成長有關(guān)。寫文章對我來說一點也不容易,每一篇都要花很多時間,還常常改來改去,即便如此也沒有寫得多好,但每次開啟一個主題我就有好奇與期待,每次截稿都會徒生一股由衷的快樂,即便知道是篇無人問津的小文。老師的這段話啟發(fā)了我,為什么不告訴孩子寫作帶給我的快樂?為什么不和他們一起寫呢?

我老大和我不一樣,她寫起文章來是個快手,據(jù)說句子是直接從腦子里噗出來的,一次她問我,“媽媽,你覺得我有寫作的天賦嗎?”我說:“嗯,很有可能,所以像你這樣的人腦子里一旦有好主意,一定要寫下來,不然靈感就溜走了。” 她有沒有天賦我不確認(rèn),我現(xiàn)在最想告訴她的是,如果寫作對你來說是這樣容易又開心的事,那就自由地盡情地寫吧。我有時憋好久寫不出來,就向她訴苦還羨慕她是個快手,小朋友拍拍我肩膀,"You really enjoy it, right? That's the best! “ 嗯嗯。

曾經(jīng)喜歡寫寫的同學(xué)們,勇敢地拿起筆和孩子一起練練吧,意外的驚喜等著你。

我女朋友說寫文章太累了,不如寫條子,她真的常給寶貝兒子寫條子,藏在書包、午餐盒、鉛筆盒或衣服口袋里,時不時的小驚喜。現(xiàn)在兒子大了,這招不合適了,她一失落就開寫懷念文了哈。這種浪漫的事我家妹妹最是喜歡,所以我也曾一度效仿,一開始寫寫我愛你之類,后來就想到哪寫到哪了,一個笑話、造句游戲、她喜歡的繪本里的一句話,那個浪漫......選對人的話,不用幾次你就會收到大量回條了,小朋友搞起儀式來可是很在行的。

“要常常和小朋友一起寫?!?nbsp;寫什么呢?超市的購物清單、旅行記錄、自然探索日記、生日派對的指路牌、新年計劃、各種賀卡,還有家庭日常事件記錄如家庭會議摘要和親子讀書會記錄等,這些都可以和孩子一起寫。

購物清單可以用思維導(dǎo)圖的方式讓孩子分類記錄。喜歡烘培的家長和孩子一起寫寫食譜吧,第一步準(zhǔn)備什么材料,第二步做什么,可以用思維導(dǎo)讀畫出來。大一點的孩子可以一起寫旅游攻略,很有紀(jì)念意義,到年底整理一下,就是非常溫馨的家庭事件錄。我還試過和孩子做筆友寫故事接龍,每天寫一點,你寫完孩子寫,最后連成一個小故事,很好玩??傊?,老師的意思就是在生活中多和小朋友享受寫寫弄弄的快樂吧。

體驗創(chuàng)作的成就感

“家庭游記、自制繪本書、卡通連載書、日記......幫孩子用各種形式發(fā)表作品,好好慶祝孩子的每一個作品!”

美國小學(xué)生各個都是DIY繪本的能手,這是低年級課堂上的常見項目之一,有各種制作法。最常見的就是先想好人物地點和情節(jié),然后用一幅畫加幾行字的方法表現(xiàn)出來,一張紙一個情節(jié),最后訂成一本小書就行了。這個項目我們經(jīng)常在家玩,我的經(jīng)驗是不要定特別的主題,不然就成作業(yè)了。小朋友都很喜歡涂鴉的,可以從他們的涂鴉開始。比如老大小時候,有一次隨手在紙上畫了四個小朋友在開心地玩,看著不錯我就說,“我很喜歡你的這幅畫哦,好像里面有故事,這是誰?” 她先是回答,看我興趣頗大就真的開始編下去了,這是誰誰誰,我們在山里玩......于是我按照她的故事線,鼓勵她先畫出來,然后再寫,就這樣有了一本故事書。我還和她一起設(shè)計了封面和封底的作者介紹,最后還像模像樣地裝訂了起來。拿著“精美”的繪本,她的靈感突現(xiàn),“媽媽,我還有個故事。” 效果來了哈。 

如果你想為小朋友發(fā)表一本看上去更專業(yè)的繪本,網(wǎng)上有很多為小朋友設(shè)計的發(fā)表工具,查一下online publishing tools for kids就行。

制作家庭游記、生日派對日記這類事,小孩子都很喜歡的,做起來也不難。打印好照片,讓孩子加上文字,用sticker或手繪裝飾一下,然后塑封或直接貼在彩色紙上裝訂就好了,放在家里的效果特別好,小朋友每天都會看。別小看這些瑣碎的小項目,如果孩子從小就覺得寫寫畫畫的事很美好,以后就會樂此不疲地做。最近小朋友自發(fā)辦起了家庭報,搞得很有儀式感。兩個人自己計劃主題、設(shè)計版面、打印,還自制了郵箱分發(fā)到每個房間。市場做的也很不錯,幾乎每堵墻都有了,保證每個角度都讀得到吧,最關(guān)鍵內(nèi)容編得還不錯!

小朋友開始自主閱讀后有了喜歡的系列書和作者,可以試試鼓勵他們寫續(xù)集,這一點我在美國小學(xué)閱讀里分享過。我老大嘗試的第一個系列是Magic Tree House,自我感覺還不錯就接著試寫了Dogman、The Flat Stanley、My Weird School、Wings of Fire、The Spy School和Worriors,有的長有的短,有的以插畫為主、有的故事里夾雜著其他故事,也有的寫著寫著不寫了......她從小到大的每一個作品,我都記錄在電腦里,沒有評價只有慶賀,就像她對我說的,”Enjoy it. That's the best! “ 

舒適的環(huán)境和工具

“一個舒適的寫作和閱讀環(huán)境給孩子的畫面就是,看書寫東西是很舒服很美好的事。“

孩子每天要待的地方,值得我們花些心思。我家的家庭圖書館是除了床以外孩子們待得時間最長的地方了。所謂家庭圖書館,其實就是一堵滿載書的墻(或一排書柜),一盞明亮的閱讀燈和一個舒服的沙發(fā)。家庭讀書角/墻的設(shè)計網(wǎng)上信息很多,我就不介紹了。關(guān)鍵是書要多,燈要亮,沙發(fā)要舒服。寫作的工具就更簡單了,筆和紙、一張高低合適的書桌、一把舒服的椅子和一份安靜就好。

最后我想說的是,閱讀和寫作的目的是認(rèn)識自己、認(rèn)知世界,而不只是學(xué)語文,這一點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陷入功利的漩渦。畢竟,沒有樂趣的事,做不好,更做不久。

鼓勵寫作的繪本

“Ralph Tells s Story” by Abby Hanlon

生活里的故事無處不在

怎么找呢?


Any Questions by Marie-Louise Gay

故事的靈感哪里來?


Idea Jar by Adam Lehrhaupt

任何想法都可以變成故事

看看創(chuàng)意罐子的神奇經(jīng)歷吧


Little Red Writing by Joan Holub

插畫:Melissa Sweet

我要寫故事啦!

紅色鉛筆好興奮啊

可是,寫作好像并不這么容易...

紅色鉛筆最終寫成了嗎?

The Plot Chickens by Mary Jane Auch

愛讀書的Henrietta決定寫一本書

在三個阿姨的幫助下

她終于有了一條故事線

她真的能成為作家嗎?

Big Machines: The Story of Virginia Lee Burton

插畫:John Rocco

作家Virginia Lee Burton的傳奇故事


The Whisper by Pamela Zagarenski

小女孩迫不及待地想要讀老師的神奇故事書

可是沒有字,只有畫

風(fēng)告訴她,想象這些故事吧

小女孩最終找到了自己內(nèi)心的故事



本文轉(zhuǎn)載自公眾號:西雅圖雷尼爾


回應(yīng)8 舉報
贊50
收藏433
6年前
透過屏幕我都感受到了這份喜悅,一年級的暑假準(zhǔn)備和孩子玩起來。
6年前
????????????????
6年前
想起以前看過一本書,一個老師帶著全校最差的班的同學(xué)們一起寫班級日記,后來出版了,改變了許多孩子的人生。
6年前
想法太棒了!等孩子長大就實施起來!
6年前
上弦明月半 想起以前看過一本書,一個老師帶著全校最差的班的同學(xué)們一起寫班級日記,后來出版...
很想讀讀這本書,書名可以說一下嗎?
6年前
丸子008 很想讀讀這本書,書名可以說一下嗎?
放牛班的春天??
6年前
上弦明月半 放牛班的春天??
謝謝??
2年前
spy school適合5-6歲的孩子嗎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小花生小溪
小花生小溪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