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舊貼,記錄了2016年11月的英語學習情況,先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來說。
一、聽
開始看動畫片《本和霍利的小王國》、《Super why》、《Mister maker》、《Magic key》、《Super wing》和《I can cook》。
其他分級讀物、繪本和橋梁書也在聽的過程中。
總體的體會是,Elsa的耳朵越來越好使了。有一次試看神奇校車,媽媽都沒聽出來神奇校車片頭曲里的歌詞,小朋友很輕松就聽出來一些。Magic Key動畫的片頭曲唱得還是挺快的,不過小朋友好像看了兩三次就能跟著唱了。額外的一點收獲是孩子主動動手制作Mister maker教的小手工,也要求媽媽給她準備原料想做《I can cook》里面教做的小甜點。
所以聽還是要繼續(xù)進行下去的,要保證數(shù)量和質量。
二、說
說的方面乏善可陳,Elsa還是自己想說啥就說,也沒啥語法,媽媽也不怎么管。
三、讀
《Learning for all reader》這套自主閱讀的書,我們停留在了Set4的Book2階段,后面就沒有再讀,轉而開始讀海尼曼、RAZ和牛津樹的分級。
配合自主閱讀,買了一套自然拼讀的教材,在說客英語上了上網(wǎng)課,學習了一下bl、pl等混合輔音的發(fā)音。也在工大找了個外教重新開始地面班上課,但是一節(jié)課一個小時100元,我還是覺得太貴了,而且教學進度也比較慢。一起上課的兩個一年級小朋友可能上學負擔重,學的效果還不如Elsa。遂決定上完這一期就不先不上地面課了,費時費事費錢,省點錢給Elsa買英文書。
仍然感覺自然拼讀的道路任重而道遠,深刻體會到孩子年齡以及聽力詞匯量的限制,下一步還得打好聽的基礎,也期待孩子聽力詞匯早日突破3000。
到目前為止,自主閱讀了大概300本讀物,離年度目標還差700本。
四、寫
寫的方面也是乏善可陳,唯一的一點進步就是愿意讓媽媽給她聽寫簡單的單詞,可能是受了幼兒園老師聽寫拼音的啟發(fā),小妞在家主動讓媽媽給她聽寫英文單詞,不過能寫的詞實在有限,只能作為一種有益的嘗試。
最近了解了一下幾個分級系統(tǒng),順便給自己剛剛囤的一些書查了查閱讀等級。發(fā)現(xiàn)橋梁書的大偵探內(nèi)特這一套屬于2.1-3.2之間,絕大多數(shù)書是在2.6以下的,也就是相當于國外二年級6個月以下的水平。感覺孩子已經(jīng)能夠聽懂絕大部分內(nèi)容,但是讀還不行。本月還敗了一套女巫溫妮,配套音頻生動有趣,甚是吸引孩子。
自從走上了習得這條不歸路,深感堅持的不易,還好Elsa學習的過程歡樂和興趣占多,覺得不易的反倒是我這個當媽的。給自己鼓鼓勁,繼續(xù)努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