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記憶
前天,全家晚餐時聊天。
我說:“聽說 3 歲之前的孩子都沒有記憶”
君君“真的還是假的?”
“那你記得小時在老家生活的事情嗎?!”
“嗯!我記得有年秋收,我和爺爺奶奶去山上搶收,收什么糧食忘記了,好像是三爺爺家后面的地里!”
“老公,你呢?!有沒有小時的記憶!”
“我記得我家從老房子搬到水庫這邊的屋,我是帶著小黑狗的,記得小黑狗,不記得當(dāng)時幾歲!”
爺爺說:“2歲,你兩歲的時候搬家,那還是家里養(yǎng)的第一條狗”
“呵呵........”
“我最久遠的記憶是幼兒園里讀的a、b、c、d和老師獎勵的小紅花?!?/p>
那孩子 3 歲前到底有沒有記憶呢?到底能記得哪些東西呢?
我后來關(guān)注丁香媽媽!看到一篇關(guān)于記憶的文章,現(xiàn)在分享給大家!
01
我們每一個人都「失憶」過。
絕大多數(shù)人都記不得 3 歲之前的事情,甚至 4 、5 歲童年時期的記憶,也只能記得些片段。
這種情況叫做嬰兒遺忘癥(infantile amnesia)。這不是一種病,只是正常的心理現(xiàn)象而已。
大多數(shù)人的記憶中,總是會缺少 3 歲以前的經(jīng)歷,仿佛 3 歲前的世界對于我們來說,都未曾在腦海中留下過任何印象一樣。
當(dāng)然,這些記憶特指的是「情景記憶」(Episodic Memories),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那些點滴記憶,吃喝拉撒睡玩,不是知識性的記憶。
知乎上有一個工科的爸爸,對孩子做了一個「記憶力實驗」:
? 孩子 1 歲的時候,在一個游樂場臺階上摔倒。
? 孩子 2 歲時,又去那個游樂場,能清楚地記得自己在這里摔過。
? 孩子 3 歲時再去游樂場,已經(jīng)不記得摔跤的事情了。
「嬰兒期的記憶從何時開始消失,真的是一個謎?!?/p>
為什么記憶會被「遺忘」,有幾種常見的解釋:
? 嬰兒的記憶并沒消失,只是被壓抑并深度儲存,難以被「提取」;
? 嬰兒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沒有發(fā)育完全,無法保留住復(fù)雜的記憶;
? 人類隨著年紀(jì)增長腦內(nèi)的神經(jīng)元會一直減少,進而導(dǎo)致大腦的體積也會減小,記憶丟失。
還有很多和說法,但無論哪一種都指向一個事實:
孩子 3 歲前有記憶,但絕大多數(shù)會被遺忘。
02
不能否認(rèn),有一部分人確實能記得小時候的很多事情。但絕大多數(shù)人只能記得一些片段:
比如,第一次去托兒所看見的陌生老師;
比如,生病去醫(yī)院看見的醫(yī)生的白大褂和針筒;比如,隔壁小伙伴分享給吃的一口巧克力;
比如,學(xué)走路的時候重重摔的一大跤;
……
葉壯老師說,孩子「能記住什么」以及「怎么記東西」是有一定規(guī)律可循的。
極度溫暖,極度快樂,極度害怕,極度悲傷……有強烈情緒參與的事情,被記住的概率更大。
其中,恐懼的情緒往往會強過于快樂。
除此之外,一些不同尋常的事件更容易被孩子記住:
一些突如其來的人,比如說,一個造訪的阿姨給的驚喜禮物;一些絢麗多彩的事情,比如說,在海邊撿到的漂亮貝殼。
這些都更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力,也更容易留在孩子的記憶中。
03
爸媽看到這里,可能會有點傷感。
陪伴孩子的點點滴滴,照顧孩子的日日夜夜,孩子成長的每個瞬間,對于我們來說,是那么的重要。
而這些,他們卻不會記得。
也就是說,我們在 3 歲前為孩子付出的絕大多數(shù)心力,都會被遺忘。
既然孩子不記得那小時候的事情,是不是就代表那幾年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情不重要?
不是。
有些事情孩子長大后雖然不能完整的記憶和復(fù)述,但會以另一種方式存在和延續(xù)。
孩子尋求幫助的時候,我們能不能給予溫暖的回應(yīng);
孩子饑餓的時候,我們能不能給予及時的滿足;
孩子失敗受傷的時候,我們能不能給予鼓勵和安慰。
我們的回應(yīng)和付出的心力,會構(gòu)建成孩子對我們的信任,成為孩子安全感的守護。
這一份信任,從嬰兒時期開始留存 。
「就像我們吃過的肉,表面看消化不見了,但其實都轉(zhuǎn)化我們的脂肪,揮之不去?!?/p>
04
不少人成為了父母之后,有著這樣的感受:
給孩子喂飯的時候,想起小時候媽媽給自己喂飯的畫面;
在給孩子洗澡的時候,想起小時候自己在澡盆玩水的感覺;
和孩子玩騎大馬的時候,想起小時候在爸爸肩膀上看見的風(fēng)景。
有些記憶可能是模糊的,碎片化的,卻會在某一個時間段被激活。
「看著懷里的小人兒我才知道,原來我也是這樣被自己的父母溫柔地愛過?!?/p>
所以,就算孩子真的長大后什么都不記得也沒關(guān)系。
而他們 3 歲前失去的記憶,會在他們的下一代的 3 歲之前再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