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小花生網(wǎng)友們滿滿的情意和建議,我們第二次讀書會也排除萬難上路了。這一次讀書會在我家進行。事先的安排是:
主題:火車和旅行
時間:5月12日(周日),14-15:30
1.和小朋友們約定讀書會規(guī)則
2.小朋友自我介紹(從大到?。?/p>
3.熱場:童詩《紅色小火車》+古詩《一去二三里》(20min)
4.繪本:《提多坐火車》(30min)
5.休息(10min)
6.科普繪本:《火車迷——火車家族的160年》(30min)
7.手工制作(托馬斯小紙盒)
這次我多邀請了一個女孩,想看看多一個配合度高的女生會有什么變化。邀請的嘉賓linlin帶來了一個9歲的大朋友。最后參加的小朋友有5個:啟航-9歲,咪咪雅-5歲,珺珺-5歲,貝貝-4歲半,博衍-4歲半。
linlin是本地熱心推廣中文學習和閱讀的大牛,曾經(jīng)一人獨力面向中文社區(qū),開辦每周讀書會(還是小童和大童兩個班)達半年之久,終因一人操辦太費時費力而放棄。所以我也希望我們這次的讀書會能多發(fā)動和鍛煉各個家長,大家輪流出力,將讀書會能堅持的長久些。這次讀書會的準備得到linlin的很多指點,我也根據(jù)我們幾位家長的目前水平和能力,將讀書會流程盡量簡化。
德國周末的交通不是很便利,自己不開車的話,坐公交會合,可能會出各種情況,最后,經(jīng)過半小時左右的等待會合后,讀書會開場了。
一開始,忙昏頭和緊張的我就忘了規(guī)則宣讀和自我介紹環(huán)節(jié),直接開始古詩熱場了。弄完了,才想起來,趕緊補上。首先是宣講讀書會規(guī)則,并與每個小朋友拉鉤。事后證明,這步將大大減輕讀書會期間管理的難度。每當有點情況,基本上提醒小朋友拉過鉤的,他們都能馬上改過來。自我介紹環(huán)節(jié),我覺得也可以算是先熟悉一下一問一答的交流方式。
童詩《紅色小火車》引開了第一個自由討論,引導小朋友們談談自己的旅游經(jīng)歷。自己熟悉的話題使得小朋友的發(fā)言比上次要活躍些,可惜大多還是一問一答的簡短對話,希望孩子們能通過讀書會的鍛煉,早日開始大段一些的自我描述。
第一個繪本《提多坐火車》是情節(jié)很精彩起伏的故事,小朋友也開始有一點自我發(fā)言和感嘆了,也有和小朋友的簡單問答,算是好的開端。
故事結(jié)束后,開始休息,好多家長忙著向linlin請教在家教育孩子中文的問題,結(jié)果家長們自己聊的忘了時間。經(jīng)過漫長的中間休息,好不容易將孩子們從玩具房里召集回來,開始了后半場。
可能是中斷時間太長,再加上接著的是個科普繪本,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們有些不在狀態(tài),好在《火車迷》這本書有好多有意思的小插曲,最后把大家都抓了回來,連陪同家長的興趣都調(diào)動起來了。最后利用書做的小游戲也很受小朋友歡迎。因為已經(jīng)超時太多,我就沒有就這本書和小朋友嘗試太多互動。
第一個手工是托馬斯小盒子,小朋友們在家長的幫助下,興致勃勃的做完了。感謝經(jīng)驗豐富的linlin,給孩子們加了第二個手工——給媽媽的母親節(jié)賀卡。linlin帶來了很多漂亮的貼紙,配合小朋友們的畫筆,最后每個媽媽都得到了一張漂亮的賀卡。每個手工的時間都在半小時以上,最后差不多在5:30結(jié)束了。原定1個半小時的讀書會,最后實際進行了3個多小時。
本次讀書會,從講故事的角度,還是成功的。從增加小朋友互動和討論的角度,還要慢慢培養(yǎng),作為主講人也還需要慢慢鍛煉。游戲(或是動手)是百試不爽的吸引小朋友的利器,即使我們大人看來再簡單的,小朋友也玩得津津有味。如何能在讀書會中適度的融入游戲元素,是考驗家長能力的時候。
起初在選書時,我還擔心講得書都是自家娃熟悉的書會不會讓他覺得無聊。結(jié)果證明,真正有趣的故事是百聽不厭的。小朋友聽到熟悉的興趣點就自嗨起來,再加上其他孩子的加入,和親子閱讀時又是不一樣的情趣。
雖然最近自己的事情還是好多,有了這次的成功,還準備兩周后繼續(xù)讀書會。馬上端午要到了,又是一個給海外孩子熟悉中國文化的機會,爭取辦一次好吃又好玩的端午節(jié)主題讀書會。
提多坐火車2553人有 · 評價1673 · 書評11[英]科特林格爾 著; [美]麥金太爾 繪; 任溶溶 譯貴州人民出版社 / 2014-04
火車迷: 火車家族的160年2246人有 · 評價1193 · 書評11(美)帕特里克·奧布萊恩 著; 袁瑋 譯文化發(fā)展出版社 / 2017-03
#讀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