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姆在新西蘭插班的時候,有一天放學回來,讓我給她下載一個叫prodigy的游戲,說是在班級里玩的,battle模式的,還要做數(shù)學題積攢能量,她非常喜歡。我在App Store里找到了這個游戲,和娃一起玩兒了一局。果然如娃所述,battle模式的場景設計,對戰(zhàn)的時候需要保存儲血量,答對數(shù)學題就可以獲得免疫,減少能量的消耗。
這個游戲場景特別適合拉姆這種女漢子,即能娛樂,又能練習數(shù)學,難怪那么喜歡,一舉兩得,為娘肯定支持呀!
Prodigy游戲界面
話說在學校玩iPad?可能有的家長有點兒迷糊?其實多媒體,數(shù)字教學在國外是非常流行的。
拉姆5歲的時候在美國幼兒園插班,就有玩過Starfall,當時我們在國內(nèi)也給拉姆玩兒,她很熟悉,也很適應。
不過,類似的數(shù)字教學是如何在教學中應用的呢?是每個孩子人手一個Pad?還是其他的形式?和拉姆聊天,我終于明白了其中的玄機。
科學而又人性化的分層教學
iPad and Computer是教學rotation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拉姆插班的學校,教師采用的是Rotation分組循環(huán)教學,主要分為Math Rotation和Reading Rotation。拉姆所在的班級一共有23個同學,加上她這個插班生是24個,老師將這些學生分成4個group,分別坐在四個桌子旁。早上老師點名的時候,會用數(shù)學問題來引導孩子,例如今天有幾個人請假了,總人數(shù)去掉請假的人數(shù),剩下多少人,如何分組?感覺老師真的很用心呢,利用各種場景幫孩子們練習數(shù)學。
在新西蘭,雖然學生沒有課本,但是老師是有統(tǒng)一的教科書的,新西蘭教育部也專門制定了達標標準(即每個年級,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需要達到的何種教育標準)。
三年級教室張貼的閱讀數(shù)學和寫作的達標標準
孩子們主要的學習方式,是讓閱讀一些有趣的書、觀看Video,做游戲等方法來激發(fā)他們自主學習的興趣。拉姆給我講到的Math和Reading就是兩大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Math Rotation
當老師說Math Rotation的時候,4個table會分別認領自己的activity,例如:
Table 1:Basic Facts
老師會發(fā)一些Calculation的sheet,孩子們自主練習。
Table 2 :iPad and Computers
會在iPad上coding,孩子們根據(jù)direction來完成coding讓小蜜蜂采花蜜,每過一關都會升級,級別越來越高,挑戰(zhàn)越來越大,在電腦上玩兒的就是拉姆讓我下載的prodigy,也是升級的數(shù)學游戲。
Table 3:Place Value
每個孩子會發(fā)一個袋子,里面裝有數(shù)學小學具,用來做游戲, 例如:
兩個孩子分別拿兩個container,三個dice,分別代表個位,十分,百位,孩子們throw dice,把對應的數(shù)字放在個位,十位,和百位上,哪個孩子的數(shù)字最大,哪個孩子就贏了。
Table 4:Dice Games
可以理解成我們的桌游,孩子們toss the dice,走步,答題,玩兒的過程中就要憑運氣了,因為除了數(shù)學關卡,還有各種obstacle,有可能會回到起點的呀!
4個Table做完自己手上的activity后,開始輪換,每個table都能玩到對應的activity。
在課后孩子們還帶回來了練習作業(yè)紙,看來適當?shù)乃㈩}是世界通用的。
二年級的數(shù)學作業(yè)
三年級的數(shù)學作業(yè)
Reading Rotation
再來看看Reading Rotation,同樣也是4個table
Table 1:Computer and iPad
孩子們會在電腦上玩兒How to teach your monster to read的游戲,在iPad上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分級閱讀材料,例如像RAZ這種性質(zhì)的,都是聽讀一體的。
Table2:Letter Tells
每個鐵片上有一個電影里的人物形象,孩子們需要根據(jù)字母和片名的提示找到所有這部電影中的人物并把他們排列起來。這個游戲很不錯,孩子們可以了解很多不同主題的電影和人物,同時也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
這是拉姆回家后受啟發(fā)自己設計的Scramble游戲,還結合在新西蘭學到的I dare you的游戲制定了規(guī)則。
我和爸爸陪拉姆一起玩了,還蠻有意思的,而且可以學到很多動物的知識?
Table3:Word Families
Brainstorm出符合某個發(fā)音規(guī)則的單詞, 例如fl, 孩子們就根據(jù)自己所掌握的詞匯寫在紙上,the one who got the most words wins。拉姆剛開始玩兒這個游戲的時候比較受挫,知道的很多單詞不太會拼寫。但到插班快結束的時候,感覺她的信心大增,因為有兩次她在word families上寫了最多的單詞,超級有成就感。
Table 4:Free Choice Reading
孩子們根據(jù)自己的水平和興趣喜好來選擇書,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圖書角,學校對閱讀是相當重視的。
每個孩子的閱讀能力不一樣,根據(jù)水平和興趣選書是非常符合人性和孩子們的認知發(fā)展的。這和我去年去美國學習的閱讀分層教學(Balanced Literacy)的思路是完全一致的。自美國的學校實行分層教學以來,孩子們的閱讀習慣,閱讀興趣,學習成績都在大幅的提升,家長滿意度也大大攀升。由此看來,新西蘭的小學教育理念是走在世界的前端的, 讓我們來看看這幾個Title就清楚了:
新西蘭中小學教育被聯(lián)合國推崇為“全球中小學最佳典范之一”
世界經(jīng)濟論壇全球競爭力指數(shù)中,新西蘭小學教育居英語國家首位
國際教學評估機構報告,新西蘭的基礎教育為全球第三
說到這兒,大家可能對新西蘭的教育比較感興趣了,我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新西蘭的小學教育:
新西蘭的K12教育和很多西方國家一樣,孩子最早的小學入學年齡是5歲,總共6年,分為Junior (1-3)和Senior(4-6)。這里的學校每年分4個學期,一般情況下,從1月底到4月中是第一學期(Term One),然后放假2個星期;4月底到6月底是第2學期(Term Two),再放假2星期;7月中到9月中下旬是第3學期(Term Three),休息2個星期之后進入第4學期(Term Four),第4學期一直到圣誕前結束。圣誕假期剛好是暑假的開始(南半球跟國內(nèi)的季節(jié)相反,這里的圣誕節(jié)是夏天),因此差不多可以放2個月的假,一直到2月初又是一個新學期的開始。
Term One是一個學年的開始,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學校都會在這個期間接受插班生。家長如果想在這個期間插班一定要做好功課或是找專業(yè)人士咨詢。我們這次申請的就是Term One,孩子們在國內(nèi)分別是上一年級和二年級,按新西蘭的標準,分別上二年級和三年級。我們?nèi)ツ晟暾埖臅r候,朋友幫忙篩選了好幾所學校,最終才鎖定。不過因為疫情的關系,我們陰差陽錯的碰到了一個機會,插班在兩所不同的學校,一會兒會在下面給大家分享另外一所學校的信息,以及一些在選擇學校上的建議。
對閱讀的重視
學校要求孩子一周內(nèi)掌握的單詞
在新西蘭,平日里,孩子們是很少有家庭作業(yè)的,但是有一項是老師一定會布置的,就是閱讀,這也是我特別喜歡的地方。因為我自己在國內(nèi)也在經(jīng)營一家英文圖書館,知道環(huán)境對孩子的影響是多么的重要。拉姆插班第一天放學回來就興致勃勃和我說,Mum, I have a surprise for you: Our teacher read us Charlie and Chocolate Factory.這本書我在家里給孩子讀過,孩子再一次在學校聽到就非常的親切,也讓她快速融入了環(huán)境。
小西瓜帶回的二年級閱讀作業(yè)
拉姆帶回的三年級閱讀作業(yè)
新西蘭不僅是社區(qū)圖書館發(fā)達,每個學校也都非常注重閱讀,并設有自己的圖書館。每個班級除上課堂上的reading rotation外,還會有每周的Library Day。孩子們會由老師帶著去圖書館,圖書館分線上和線下,孩子們可以在館里自由選書,也可以借助線上系統(tǒng)來找自己的書在線上讀(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帳號,可以在線登陸到系統(tǒng)里選書),因為我們是短期插班生,沒有自己的帳號,還有點兒小遺憾。
學校圖書館
早晨到校早,課間,午休,放學,孩子們都可以去刷館??春玫臅?,還可以借回家去讀,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這么好的資源。放學不想回家,就在圖書館刷會書再走,有一個戶外的小院子,擺放著舒適的墊子,這樣看書真有點享受。
我們插班期間,正好趕上Dr. Suess的生日,學校的圖書館做了裝飾,孩子們在學校再次認識了蘇斯爺爺,整個學校開展了Reading Challenge的活動。
看看我們孩子們的打卡吧,就是平時不愿意閱讀的孩子都可能會被調(diào)動起來,要不怎么說氛圍重要呢?
在桌底下讀書,在被子里打著手電讀書,在沒有水的浴缸里讀書,頭朝下讀書,很多有意思的mission,孩子們?yōu)榱送瓿蒫hallenge,都熱情高漲呢?
對領導力和演講能力的重視
Leadership
在新西蘭,班干部不是老師指派或者由學習成績的好壞評定,而是每個孩子都能夠被輪到做“班干部”(Classroom leader)。
拉姆插班的第二所學校里的classroom leader是為大家服務,組織活動,協(xié)助老師的工作的。例如在Fitness time里,會充當老師的角色來組織學生游戲。Toilet tag是拉姆特別喜歡的一個游戲(其實就是一個抓人的游戲),全程是由Classroom Leader來主導,碰到手的人要蹲下,就像上廁所一樣,所以叫Toilet tag,蹲下后的小朋友要等著同伴來救,可以再次參與進游戲中。Classroom leader要保證游戲全程的秩序和安全,責任感和領導力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慢慢培養(yǎng)起來的。
還有幾個好玩兒的游戲Octopus, Circle Time也是如此,因為游戲規(guī)則不同,Classroom leader也要根據(jù)情況來靈活調(diào)整。
Show and Tell
拉姆第一所插班的學校管這種班干部叫Star of the Day,班級里有個小冊子上有全班人的人名,大家輪流來當。當選的人當天是可以像老師一樣,坐在椅子上的。有的班級則是老師把人名寫在黑板上大家的名字都排著,形式也是一樣的,每個人都能被輪到。輪到的孩子除了可以坐椅子之外,還要在Show and Tell的環(huán)節(jié)進行展示。Star of the Day要從家里準備好要展示的東西,和同學們一起分享,有的同學還會準備稿子,頗有儀式感。
拉姆跟我分享了一個同學在周末去海邊撿到兩個coral,帶到學校show給大家,然后給大家演講(tell)。這真是給了每個孩子展示的機會,即使是害羞的孩子也可以得到鍛煉。據(jù)我了解,這種演講內(nèi)容不限,低年級的時候只是描述性的演講,諸如自家的貓、狗,或者是一些小趣事兒;到了高年級,孩子們則需要對某些社會現(xiàn)象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例如捕鯨是好事還是壞事等等。
真正要做好一次演講,孩子們需要從圖書館借閱很多相關的書籍,或者從網(wǎng)上查找相關的資料,然后自己寫出一篇文章,在家不斷練習,學習如何控制演講的時間,如何吸引聽眾的注意等。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探究式學習。
Class Pet和Writing
相信大家一定讀過Biscuit(餅干狗)系列中的Biscuit Meets Class Pet(班級寵物)這本書吧?
之前對Class Pet的認知實在是有限。這次插班終于把Class Pet這個概念給科普了。
有一天放學,小西瓜拿回了一只小狗(是個毛絨玩具,名叫Dudley)和一個本子。起初,我們打開本子一看第一頁是別的孩子的作文,就以為是拿錯了。再往后一翻馬上頓悟,這原來是Dudley的游記。
班寵Dudley真容
每個周末,Dudley都會跟一位同學回家,這位同學會帶著Dudley參加各種家庭活動,孩子們會把這段經(jīng)歷記錄在本子上,帶回學校和大家分享。我簡直太喜歡這個環(huán)節(jié)了,快看看孩子們的記錄吧,這個我們的學校也可以有呀?
班上孩子的記錄展示
周末帶著Dudley外出
小西瓜完成Dudley的旅行日記
除了Class Pet之外,有的老師還會設置Everyday Literacy的環(huán)節(jié),隔三差五的就會引導孩子們把發(fā)生在學校里的新鮮事兒記錄下來,這些都是在學校完成的。
中間一本是My Literacy Book
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們培養(yǎng)起觀察和記錄的習慣,而且家長也完全不用有壓力。大贊呀?
小西瓜帶回的Literacy Book,左圖是搬教室后表達對幫忙老師的感謝。右圖記錄了周末發(fā)生的趣事。
有關校園欺凌的內(nèi)容:別人踢你了要告訴老師,同學之間要友好相處,孩子們自己做了記錄,并且畫了一幅畫。
Science Class 科學課
學校有獨立的科學教室,二年級開始,每周一次Science Class。拉姆兩周插班上的主題都是關于worm的。
科學教室
第一周講的是 tape worm,這種worm是可以在體內(nèi)寄生的,拉姆說這些worm會吸收身體的營養(yǎng),回來就要求我趕緊買打蟲巧克力驅(qū)蟲。
第二周的課講的是segmented worm分節(jié)蠕蟲,拉姆和我講了在segment上有像oar一樣的東西,這就會讓worm在海里自由的游泳。別說,這個我也不知道,跟著孩子一起科普了。
由此判斷出,孩子們這一個月的主題應該是自然科學,課后還會貼上很多老師準備好的科學筆記,如果是一個學期下來,真的可以積累不少的知識呢。
科學課筆記
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戶外運動
學校有很多的體育項目,大多數(shù)學校都會有游泳池,Term4和Term1游泳課是學校的必修課。孩子們除了每周必上的兩節(jié)和Kiwi sport之外,還可以在午休時間自主選擇游泳或其他的戶外項目,例如:Monkey Bar,迷你版的攀巖墻,繩索,足球,籃球等運動,對鍛煉孩子們的大運動細胞極其有益。
有很多學校會開設滑板課,曲棍球,板球,棒球等課程,給了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正在進行戶外運動的孩子們
Golden Time自由探索時間
每天有半小時,Drawing,Lego,Whiteboard,Teddy game等區(qū)域活動隨便選。要知道孩子們就可能是在這種自由時間內(nèi)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呢,這種留白的時間在國內(nèi)真是太少了。
After School Care課后托管
放學,綠色袋子是孩子的作業(yè),里面基本全是書
新西蘭的學校每天下午3點就放學了,學校提供Afterschool服務,可以晚一個小時去接,一般是和第三方機構合作,和我們的課后托管班性質(zhì)一樣,但是比我們更高級。
這邊的afterschool care老師都是新西蘭教育部認證的教師(Registered Teacher),具備全科教學的能力。如果是長期生想?yún)⒓?,需要在開學的時候向?qū)W校報名,由學校統(tǒng)一安排。短期生有需求,學校可以臨時安排,按人數(shù)來均攤費用。除此之外,學校還提供了戲劇,運動,樂器等項目供家長選擇。
課后托管
我們給娃選了每周兩次的課后托管,老師在課上給孩子們?nèi)诤狭?/span>baking, reading, writing等非常豐富的內(nèi)容(學校有烘焙教室),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更多的交流環(huán)境和在生活中運用的機會。孩子們做了hamburger,Jelly,一邊記錄了制作過程,一邊品嘗著自己做的美味,高興的不得了。
托管課后拿回來的練習紙,難度一點也不低。和托管老師的溝通中,她對三個孩子的英文水平都是大加肯定,并鼓勵我們堅持原版閱讀,reading無論何處都是語言學習的核心。
最后一次課After school Care的全科老師帶著孩子們?nèi)W校的蜂巢(beehive)進行real world study,孩子們運氣爆棚,一年取一次蜂蜜竟然也被我們碰上了,護蜂人從蜂箱中取出蜂巢,拿到孩子們面前讓大家用手指戳了個小洞,蜂蜜真就流了出來,沒有什么比這種場景學習連帶品嘗花蜜更有吸引力了事兒吧?
護蜂人送了孩子們好幾大塊bee comb,后來拿回家送進廚房變成了西紅柿炒雞蛋。
戲劇課
另外,我們還給孩子們選了課后戲劇課,小西瓜和拉姆都是在國內(nèi)上過英文戲劇課的,對比下感覺可能是上了假戲劇。我們遇到的這位老師非常的專業(yè),引導性和帶動力很強。第一次課我們觀摩了10分鐘,熱身部分是由孩子來表演一種情緒,表演angry的孩子跺腳,捶手,表情到位。表演happy的孩子一秒入戲,輕快跳躍的步子,帶著微笑輕捋頭發(fā),毫無表演痕跡。
我們的孩子們剛開始非常拘謹,但是下課的時候老師反饋說她們后面融入的不錯。她說自己是個很嚴格的老師,因為戲劇不是游戲。這樣嚴厲的的老師,孩子們都特別喜歡,第一次才剛上完就期待第二次了。
臨走時的那周,老師為每個孩子準備了一份禮物,課堂最后的10分鐘做為Farewell Party,請三個孩子扮演女王,由其他的孩子們分別獻上他們的告別卡片和小禮物,場面非常令人感動。
戲劇課同學送給孩子們的祝??ㄆ?/span>
Assembly
學校每三周舉辦一次的Assembly,有點兒類似學生學習成果展示。拉姆所在班做恰巧此次做主角。學校發(fā)了郵件邀請家長參加,我們?nèi)齻€短期國際生也將在這一天結束插班生活,學校將給她們頒發(fā)證書,儀式感滿滿。
校長會總結這一段時間的學習,頒發(fā)獎狀給要表彰的同學。每個同學的獲獎評語都是不一樣的呢,每個孩子的特點都會被挖掘出來。
這是拉姆和幾個小伙伴們得的獎,其他小朋友還有因為會編故事而得獎的,學校真的是尊重孩子們的個性發(fā)展,大贊?
當日新西蘭的新冠肺炎確證病例已經(jīng)有5例,副校長跟小家伙們強調(diào)了要勤洗手,并帶領大家演唱了兩遍生日快樂歌曲,開始我還沒明白為什么要唱生日快樂,后來才搞懂,唱兩遍生日歌剛好夠洗手最短時長。
插班最后一天,孩子們還去禮品店選了卡片,向老師和好朋友表示感激,送上了自己祝福。
插班班級給拉姆準備的臨別卡片
拉姆插班的另一所學校,是一所以毛利文化為特色的學校。由于是在市中心,寸土寸金,學校的規(guī)模不大,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戶外設施,游泳池,一個也不少。
孩子們根據(jù)年齡被分在了三不同的年級。因為是國際學生,學校提供了ESOL課程,就是語言和文化方面的課程,幫助國際學生夯實語言基礎,更好的融入到學習當中。來自中國,韓國,西班牙等國的國際生會被聚集在一起上ESOL課。課程上,老師設計了很多的活動幫助孩子們了解新西蘭和毛利文化。
其實ESOL課各個學校都會設置,只不過在課程安排上會有所差異。有些學校是認為高年級的孩子對于寫作和閱讀上的能力要求更高,會為高年級的孩子開放,還有一些學校認為從低年級開始更有必要。不過,不論課程如何安排,都可以根據(jù)孩子們的實際情況和學校溝通調(diào)整,在這一點上,還是非常人性化的。
毛利兒歌學起來!
第一天放學回來,孩子們就開始能唱幾句簡單的毛利語,再過一兩天,毛利歌曲竟然能朗朗上口的唱出來了。后來孩子們說他們每天吃飯前都會唱吃飯歌,難怪記的那么快。
My Everyday Book
插班結束后,我們在孩子們帶回的Everyday Book上發(fā)現(xiàn)了很多記錄,有毛利兒歌,日常英語和毛利語的禮貌用語,新西蘭動植物,文化方面的貼圖,內(nèi)容是相當?shù)呢S富。
Aotearoa是新西蘭的毛利語,我記得我在海事博物館的gift shop給拉姆講繪本的時候被這個詞給卡住了,但孩子一眼就識破了,告訴我This is New Zealand in Maori。好吧,I 服了U2.
Field Trip
學校為了幫助國際學生更深入的了解新西蘭和毛利文化,組織了全體短期插班國際生的field trip。Field trip之前,我們每個家庭都收到了學校的信,確認是否同意孩子們參加,家長是否愿意陪同做志愿者。我和另外一個媽媽報了名,一起去了一個網(wǎng)紅的打卡地Arataki和Kitekie Falls進行叢林漫步。在那里,我們看到了很多瀕危植物,和在新西蘭特有的植物,學校的帶隊的4個老師們也給我們做了很多介紹,真的是不虛此行啊?
在去field trip之前,老師給孩子們普及了一些關于動植的信息,孩子們在field trip時就可以情景對應,加深印象。
大相框打卡
Field trip前后,老師還引導孩子們寫下了自己的感受,可以說是用心良苦呀?
關于學校選擇的建議
拉姆這次插班了兩所學校,各有各的特色。對比這兩所學校,我想在插班的學校選擇中給分享一些我個人的建議。
01 有一定的英語儲備
首先,插班體驗之前,如果能有一定的英文儲備是比較理想的。掌握簡單的日常生活用語更利于孩子們?nèi)谌胄颅h(huán)境。
02 多讀英文書
其次,多讀英文書,新西蘭的學校都重視閱讀,如果能和國外孩子讀相同主題的書,就可能會有更多的共同語言,結交新朋友。讀書可以讓孩子獲得更多的背景知識,(尤其是Nonfiction的閱讀),這更利于孩子們?nèi)谌胝n堂學習。
再次,插班學習是一種體驗,有的孩子可能需要在某個階段有環(huán)境或人的刺激,更上一層樓。但是也有孩子如果刺激的不得當,或家長給的壓力過大,反而可能會有產(chǎn)生反效果。尤其是想通過插班來提升孩子英文水平的家庭,不要有過高的期待。
03 關于ESOL課
對于英語能力強的孩子,可以選擇沒有ESOL課,或者是ESOl課少的學校,這樣孩子們更能充分融入到班級活動和課程討論中。拉姆插班的第二所學校就是這種風格的,孩子非常喜歡學校,上述關于Reading 和Math Rotation的細節(jié)都是她講給我的,感覺她是非常的享受,還結交了新的朋友。我課后和老師溝通的時候,老師也給了很高的評價: She’s even better than the natives. 這對提升孩子的自信心是非常有幫助的。
英語能力一般或偏弱的孩子,可以選擇有ESOL課設置的學校。比如拉姆插班的第一所學校,老師會更為關注國際學生個體,孩子們會更有安全感,不會因為語言和知識儲備等問題而進行囫圇吞棗式的學習。我們和其他幾個國際學生家長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也有得到這樣的反饋,家長覺得ESOL課程的設置更利用孩子融入環(huán)境,因為孩子們語言程度差不多,彼此之間是共同學習的節(jié)奏,反而更放得開。
04 關于Decile評分和族裔問題
很多家長在選校的時候會看重Decile評分,大家普遍認為Decile評分1-10。評分主要根據(jù)的是周圍的房價,10分校意味著學校處于高房價地區(qū),家長平均收入自然高一些,多數(shù)居民為中產(chǎn)階級以上,社會地位較高,家長會對學校有更多的捐贈,相應的政府的補貼可能為零。但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Decile評分并不是對學校學業(yè)成就的評級,而是對學校周邊社會經(jīng)濟狀況的評級。
選校是一門學問,并不是說好學校就一定適合自己的孩子。我們在選校的時候會參考decile評分,但同時也要更客觀的看待評分,不要過于盲目的追10分校。拉姆這次插班的兩所學校分別是7分和8分,我覺得體驗感都是不錯的。另外,很多家長在選校時會關注族裔問題,不希望孩子去亞裔學生或中國學生多的學校。但其實這就是我剛剛講的問題,有亞裔面孔不見得是壞事兒,反而會更利于孩子們?nèi)谌氕h(huán)境。想想我們看到和自己一樣膚色的同學難到不會有親切感嗎?如果都是當?shù)厝说暮⒆樱冶WC我們的孩子就一定會融入和適應嗎?如果受挫交不到朋友,可能更是麻煩事兒呢。更何況在新西蘭有1/4的華人比例呢,只要學校夠大,亞裔面孔多一點兒也是沒有問題的。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見解,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家庭成長環(huán)境不同,父母期待也不同,因此,選校還是結合自己的需求,切勿盲目跟風。
結語
拉姆曾經(jīng)有過兩次插班經(jīng)歷。第一次是在5歲的時候,我和爸爸帶她去美國,在當?shù)卣伊艘患矣變簣@插班。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天,卻驗證了之前和拉姆親子共讀的效果,很快適應了新環(huán)境,回國之后口語輸出也大爆發(fā)。這讓我意識到了當語言積累到一定程度,給孩子一個環(huán)境,就可能會引爆孩子們的熱情。第二次是在拉姆上小學之前,我們和北京幼兒園的同學一起結伴出行,在行前設計了6個PBL元素的topic,10組家庭,在泰國渡過了一段難忘的游學時光,也為拉姆的幼兒園生活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這次插班,我們又是結伴出行,和圖書館的會員家庭一起,孩子們彼此之間很熟悉,家長們的理念也比較一致,有很多共同語言。由于疫情的原因,學校要求我們到奧克蘭后先隔離14天,原定的四周插班計劃被壓縮成了2周半,回程航班也因為疫情被取消了??筛庀氩坏降氖牵覀冎匦掠喌臋C票的國內(nèi)段再次被取消。最后,我們索性決定多呆兩周,又重新申請了一所學校,有幸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收獲更多的體驗。旅行,本身就潛藏著著各種意外,但可能就是因為這么多的意外,才給旅行帶來更多的神秘感和驚喜,讓我們更加熱愛旅行,期待下一次的旅行。
感謝為本文提供照片的小西瓜媽媽,感謝拉姆小妞兒對學校生活的口述,以及媽媽辛苦的文字整理。沒想到寫著寫著就寫了這么多,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