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老師怎么看中國插班生

2014-7-2 16:46 轉(zhuǎn)載

今年二月,朋友的一個10歲上五年級孩子開始寄宿在我們家里,在我們學區(qū)的公立學校里上學。孩子是真夠難的,來的時候三個學期已經(jīng)過了一個半了,加州統(tǒng)一的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測試,只分在了1級(共5級,4級以上算通過),等于就是零起點。像這樣的情況,我還近距離接觸過幾個孩子,大致說,小學就能移民到美國的,起碼不會是來自中國的偏僻山區(qū),總得是一個說得過去的城市,一般也都還是一個說得過去的學校。學校有正常的英語教育,孩子的成績也屬于過得去,都九十幾分。 

什么話都聽不懂,上課不知道做什么,學校要求包括課間和午餐都是一抹黑,其他同學本來就在一個學區(qū)上了幾年學了,現(xiàn)在又在一個班里半年磨合下來,都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班上也有了固定的日常程序。一個10歲的孩子可怎么融入?因為孩子是在沒有充分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突然進入了一個已經(jīng)在正常運行的班級和學校系統(tǒng)中,要面臨的壓力太多了。想家、看不到美國有什么好這些典型的反應就都出來了。大人也就開始跟著動搖,打退堂鼓的念頭都開始有了。 

且不說真的退回中國去弊端有多大了,那基本上就不是一個出路。大人應該要了解的是,一個新移民經(jīng)過了短暫的“蜜月期”以后,就會進入一段痛苦的“文化休克期”。因為孩子來以前的心理準備不足,大人在美國的生活又不是很穩(wěn)定,所以蜜月期的新鮮和甜蜜幾乎沒有產(chǎn)生,就陷入了痛苦的休克期。孩子只有度過了休克期,能不能站得住腳才能夠看得出來。一定要給孩子足夠的支持,給他們時間,讓他們適應。學校在4、5月份各有一次春游,到了6月又會放暑假了,我就勸孩子的老爸堅持到6月再做大的考慮。至少要等到春游的時候,再看孩子的情緒。 

實際上孩子處于一種相當可憐的狀態(tài),就是閉緊雙眼雙耳,根本不管周圍的人在干什么。即便是美國同學翹首企盼的春游,他都似乎沒有多少興趣。不過,倒是到了4月份春游時間的前后,也就是上學一個半月了,我開始觀察到了他的笑容。適應還是在一點點地發(fā)生的。 
孩子的心在家里,每天長時間地跟國內(nèi)視頻通話,對于身邊發(fā)生的事情不關(guān)心,學校要干什么完全沒興趣。如果我告訴他或是提醒他一些東西,他會表現(xiàn)得非常抵觸。可以說,唯一能把孩子的心留在學校的,就是他的老師了。 

美國的小學是不分科的,一個老師帶一個班,什么課都教。作為英語學習者,孩子有一半的時間在上ELD課(譯:英語語言發(fā)展,就是以前說的ESL課),所以他又多出了一個ELD老師。雖然我們這個加州杰出學區(qū)現(xiàn)在面臨最大的難題就是這些隨時轉(zhuǎn)學進來的中國新移民學生,我在學校和學區(qū)的教育顧問委員會的會議上,聽到最多的苦水就是哪個班上又轉(zhuǎn)來了一個新生。也不知道這些孩子的爸媽們是怎么考慮的,是等移民簽證等得太辛苦了,還是覺得孩子到一個新環(huán)境里根本不會有適應的困難,孩子出國前幾乎不給他們做一點心理或?qū)W術(shù)上的準備,而且?guī)缀蹙褪鞘裁磿r候簽證下來,立即就讓孩子動身,完全沒有意識到中間插班對孩子會有多難。但是,苦水歸苦水,在真正面對這樣的孩子個體時,老師知道他們是最需要幫助的群體,對這些孩子提供的幫助也最大,真正表現(xiàn)出了專業(yè)素養(yǎng)。 

孩子的老師從來沒有給孩子加過一點壓力。剛開始上課時,因為英語分班測試的結(jié)果還沒有落實,孩子跟著其他同學一起上課,幾乎就是人家上人家的,老師讓他自己看書,中文的也都可以。從事后我看到的成績報告卡上看,插班進來的第二學期,老師在ELD方面(報告卡上打了最的欄目),在閱讀的努力、作業(yè)和整體的努力、數(shù)學的努力上給了“+”,就是表現(xiàn)為強項的意思,在聽說、體育、藝術(shù)和科技上給滿意(S),正常水平,在紀律德育等方面都是S,也是正常。除了這幾個強勢和正常以外,其他都是“不相關(guān)”(N/A),也就是說要用到英語的“閱讀”、“寫作”、“科學”、“社科”上都屬于不相關(guān)的情況,同時數(shù)學也列為了不相關(guān)。老師充分考慮到了跨語言跨文化插班的特點,實事求是,沒有給孩子提出太多要求。 

第三學期是一個完整的學期,老師給的“成績”出現(xiàn)了一些不大的變化,數(shù)學出現(xiàn)了清一色的S(滿意),并在作業(yè)上得了一個“+”,ELD在拼寫測驗上得了一個“+”,但是原來的閱讀努力的“+”變成了不相關(guān)。閱讀是天天要做的事情,沒法不相關(guān),我個人的猜測是孩子讀得太少,老師沒法評價了,而美國輕易不會給不好的評語的,所以就成了不相關(guān)。ELD給出了一個成績,A-。其他各項都沒有變化。 
總體看來,老師對于這個孩子的表現(xiàn)是滿意的,給得評價都不錯。老師真的滿意嗎?到了6月,孩子被老師評為了當月之星,每個班每個月才有一個人。學校發(fā)了獎狀,弄了些點心咖啡之類,請學生父母出席了一個榮譽早餐。一個新來的學生,因為自己的進步,就此搶走了班上其他同學一個成功的機會,有點像NBA里的最佳進步獎,這算是美國公平的一個表現(xiàn)。而老師的這樣一個決定,很可能就徹底拯救了這個孩子的自信心。到了6月底暑假回國的時候,態(tài)度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很大的轉(zhuǎn)變,成了絕對的美國學校好了。 

美國現(xiàn)行的、即將從前臺隱去的教育法就叫“不讓一個孩子掉隊”(NCLB),這才是教育的真諦,是盡可能幫助每一個人,包括殘障的孩子,而不是去選拔“尖子”。美國有經(jīng)驗的老師都知道,班上最需要幫助的幾個孩子,往往要消耗老師一大半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正是這樣能夠帶著大家一起前進的老師,才是有專業(yè)素養(yǎng)的高手。美國的整個教育體制也都屬于很人性的了,ELD學生第一年的統(tǒng)考成績,不計入班級或?qū)W校學區(qū)的平均成績,本身就是給老師和學生在減負。對于在國內(nèi)的爸媽們來說,就特別應該看到一點,看到美國對于跨語言跨文化學生的敏感性。我們要培養(yǎng)的孩子,是要有特點有個性的,而不是去比著母語的孩子比英語考試成績的。 

這個孩子A-的ELD水平大概在哪里呢?我們學區(qū)有一個分級閱讀軟件,他得到的級別是1.8-2.8級,就是一年級第8個月到二年級第8個月的程度。下面報告里最后一列是分級,孩子通過的多為1級左右的讀物,就是學前班到1一年級之間的水平。通過閱讀段落后的測驗,根據(jù)書的長度,會有一個得分,孩子在嘗試的5分里得了3分,老師的評語是6分=A,這也沒有達到。所以孩子英語提高的路還很艱難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b9ef8e50102uwlw.html


回應2 舉報
贊1
收藏12
8年前
中國教育都是掐尖,所以大家焦慮不得了
8年前
中國曾經(jīng)的因材施教,現(xiàn)在都在美國實施…
發(fā)布

推薦閱讀

xjmomo
xj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