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啟蒙磕磕絆絆走了快一年,目前一直在曲折中摸索前進。趁著有精力也有效果,把桐姐的英語啟蒙階段路上遇到的問題記錄一下,一來為后面的要入門的小朋友做參考,二來對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也是總結(jié)和反思,即便留個紀念也是很好的。
一、牛津樹1.2入門起步階段
(為期5個月)
桐姐是2020年4月份3歲半的時候我正式帶著她啟蒙的,因為娃愛看故事,啟蒙工具我選的是牛津樹,開始刷牛1,對基礎的英文詞匯積累還是挺有幫助的。牛1大概刷了四五遍,沒有達到全部指讀的程度,因為愛看故事,經(jīng)常讓我先用中文講,后面融入趣味性,牛2也進展的挺順利,到8月份牛2也刷完了幾遍,她不愛看了,我想入手牛3,買來后發(fā)現(xiàn)難度提升不少,點讀筆讀她也比較排斥。加上我開始要忙工作了,沒那么多精力自己教了,就給報了一個線下外教班,帶著練習英語。
二、線下外教小班課提興趣
線下外教課是9月份開始上,報了一年的,9、10、11三個月我?guī)е磁=驑涞念l率低了很多。重點放在了適應一周兩次的外教課程,外教小班最初7個娃也是零基礎開始上,牛津樹的啟蒙頂多讓她剛開始聽起來不那么費勁,從進課堂要媽媽陪,到自己獨立進教室,線下外教課更多的是教會了她離開媽媽獨立學習,前兩個月效果也不明顯,第三個月學了不少日常用語,英語輸出開始多了點,后面我見縫插針的花式彩虹屁夸她英語小能手,加上幼兒園班級的英語課她體會到了領先的優(yōu)勢,帶給她了信心和學習的熱情。
線下課堂是中教+外教兩位老師,全程英文,中教老師可下的反饋和對孩子正向的鼓勵引導,包括對孩子上課專注狀態(tài)的引導和提醒,讓我覺得這個年齡段線下外教課還是很有必要的,我娃上課專注力不好,一會兒摳摳手一會兒摳摳腳,一會兒摳摳鼻子,試了2次線上外教,狀態(tài)和效果并不好。雖然費錢費精力,線下外教課還是不能停。這個投入是適宜的并且有價值的。
外教課程的教材類似于繪本精讀和自然拼讀,自然拼讀目前只學16個字母和字母發(fā)音,故事學得挺好,自然拼讀弱很多,已經(jīng)學完的字母認不全,而且我感覺一周兩節(jié)課課后不繼續(xù)開小灶提升效果不滿意。上面說了,外教課期間牛津樹都保證不了一天一本。爬牛費勁了,得換路子。
三、引入海尼曼,打破學習瓶頸(2個月)
線下外教課老師要求跟讀app上課文練習口語,偶然發(fā)現(xiàn)海尼曼跟當前學習內(nèi)容契合,試著用起來。效果非常好,特后悔沒早用,當年選入門分級攻略做了一周多,根據(jù)我對娃愛看故事的特點選了牛津,目前看不如選海尼曼實用,對增加詞匯量,操練短句子非常有效,海尼曼的GK階段用了一個來月跟讀完,娃的口語輸出量突飛猛進,因為app有跟讀評分,還有排行榜,大大提高了她的英語學習積極性,第一名老師說有獎勵,后面天天跟讀五六本追著老師要獎勵。
不夸張的說,用海尼曼的這段時間,是我能感覺到的娃進步最大的階段,喜歡跟讀,喜歡輸出。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分級能一勞永逸。Gk刷完了,順利進階到G1,前面G1-1階段的25本雖然難度稍大但是接受的比較容易,娃也有成就感,一天至少3本也沒問題,G1-2階段的25本,在我的耐心引導下進展也還行,這個25本因為一直連續(xù)學而且對她學習坐姿習慣培養(yǎng)開始加大力度,老師也表揚她復雜句式也會說了,讀完一本還讓我分享給親朋好友聽,大家都表揚她,跟著前面緊湊的節(jié)奏這個階段的25本也讀完了。雖然25本中有難度較大的5.6本她跟讀也排斥,因為句子長,但多帶著聽和練習也順利完成了。老師反應,課堂上不論多長的句子(當然也是他們目前初級階段學習用到的),她都能聽懂并完整的復述。
后面2021年1月中旬進入G1-3階段,開始的幾本難度就較大,加上連續(xù)幾天有客人來玩,沒有堅持大量有效學習,良好的跟讀習慣和專注學習狀態(tài)被打破,中間斷幾天,再撿起來跟讀長句子就很排斥了,專注力不行,坐不住,氣的我打了她幾次,吼了幾天,雞飛狗跳,娃也哭鬧,說我不溫柔。孩子逆反情緒嚴重,一提英語跟讀就不開心。
我打她就是拍腿拍屁股,吼他不專心,學英語的時候玩玩具摳手,我發(fā)現(xiàn)效果一點也不好,不但學習更加不專注,她還學會了打別人,動手動腳,竟然還學著我的樣子批評我、用手指點我的腦門。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好幾晚上沒睡好,打孩子肯定不能再發(fā)生了,我要控制住自己情緒,控制自己的手。告誡自己,教育孩子多動腦不動手,連著幾天查資料,怎么培養(yǎng)孩子專注力。
我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教育方式,我覺得主要問題在我不在孩子,目前的英語學習已經(jīng)超出了她的能力,接受起來費力,聽不懂跟讀不上,就容易失去興趣和信心,對自己不感興趣的內(nèi)容孩子很難專心。我要做的是給孩子搭個梯子讓她踮著腳就能夠到,而不是一味地訓斥她、打著她,讓她自己費力的跳高去夠,跳一兩次可以,一直跳誰都會累,這不是學習應有的常態(tài)。
目前最重要的還是要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和專注的習慣。英語學習要調(diào)整回適合她的短句子中去,通過簡短的句子重復積累詞匯量和信心,比追進度重要的多。但今天為止G1-3進行了一半了,雖然難度加大,句式復雜句子長了,但是沒感覺這近20本難度大的故事書給她帶來進步,我告訴自己要及時停下了?;剡^頭去夯實基礎。今天我把現(xiàn)有的資源都看了一下,決定明天開始用美國幼兒啟蒙英語,把這個系列從頭刷一下,直到爬著費勁為止。
雖然明天要終止海尼曼的進階,但是不可否認,從2020.12-2021.1這兩個月持續(xù)的刷海尼曼以來,孩子英語進步非常大,目測比牛津樹有效果,對英語輸出更有幫助。
當然,這2個月也讓我意識到家長的重要作用和肩上沉甸甸的責任,為人父母需要學習的知識太多太多了。因為一句,“為人父母者,不學醫(yī)謂之不慈”。從一月初寒假開始到現(xiàn)在,我一直不停的在學習中醫(yī)知識,推拿,艾灸,食療,通過飲食調(diào)理孩子身體,每天記錄孩子飲食、大便、舌苔、情緒、體重,一日三餐用心準備,呵護她情志,不能因為學習,影響孩子身體發(fā)育。還是要以孩子身體為主,調(diào)整學習計劃。
以上就是我2021年1月底的反思和總結(jié),希望這篇文能幫助其他孩子少走彎路,也能提醒我自己育兒路上多動腦筋思考,完善自己,少折騰孩子。
~~~~~~~~~~~~~~~~~~
配圖為了保存一些圖片,請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