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e 四歲了。
依然保持著很多襁褓時期的痕跡:入睡要一遍一遍摸著枕頭的邊緣;被子要蓋的嚴絲合縫,四角牽平整不能打皺;著急起來噔噔跺腳,像遲遲等不來母乳而暴躁的babe;有時蜷著身子半匍匐在床上酣睡,那更是源自她在子宮的遙遠記憶。
這個帶有強烈星座特質(zhì)的天蝎女孩,自從在B超屏幕上被我們窺見秘密,就以“Alice”存在著。像殖民一樣,從取名開始,做父母的就在孩子身上開始了世界觀的投射。
不是Victoria, 不是Linda或Emily,而是Alice, 一個存在于我漫長青春期的奇幻符號。
大多數(shù)人印象中的Alice in Wonderland,是Tim burton執(zhí)導的那部電影,Alice 眾望所歸地斬了龍,除了惡,把王國還給白皇后。那年在北京零點首映的時候,我隱在黑暗里,看見Hatter瘋帽子踩過叮當作響的杯盤,徑直走到Alice面前:
" why is a raven like a writing-desk? "
Alice沒有回答,而是說“ let's have some fun now"
她已然忘記了她和他的暗號,一心想做那個救贖者,把過往全部歸零。就像原著作者Lewis Carroll,31歲時他向自己永恒的繆斯-11歲的Alice求婚,卻被世俗打上沉重烙印,永世不能相見。
但向孩子們解釋作品里隱晦的成人情感,未免太過沉重。翻來覆去幾宿,我覺得以Tea Party為突破口來闡釋愛麗絲夢游仙境,是小女孩們喜聞樂見的方式。
Ready for adventure in Alice's wonderland? Follow me down.
既然故事是從rabbit hole開始,rabbit的元素必不可少。雙十一前下單的一對園藝石兔,淘寶盛惠38元。
為了貼近wonderland的叢莽森林,以及色彩絢爛的植被,桌花采用了綠白調(diào),底部散落著茂盛的尤加利葉,有種蓬勃的生機,暖橘色的多頭玫瑰點綴其間,好似跳動的精靈。
主桌上也放了一盆,紅白波點氣球的寓意是森林里的蘑菇
花藝解決了,wonderland就成功了一半。That's true! 但雙子女的腦洞會更大一些,我希望呈現(xiàn)的效果既有童真,又略顯荒誕,這張是《Alice in Wonderland》中Mad Tea Party的原圖,你們感受下。
因此,從桌旗的Teapot 印花開始,一切布置都寓意著Alice's tea party with Hatter. 罐里的傘型巧克力加上相思梅的點綴,就像是從灌木叢里新鮮長出來的果實。新買的點心盤不夠高,幾乎淹沒在桌花里,一拍腦袋翻出了《Alice in Wonderland》墊在下面,繁復的細節(jié)令整個布置過程就如同在wonderland探險。
中規(guī)中矩的setting多乏味,嘗試了下傾倒的杯盞+趣怪冰箱貼+黃桃撻,寓意是
Alice推翻Queen of Hearts的勇氣,沒想到這個設計是小屁孩的最愛,一個個吃飽喝足就開始拿冰箱貼扮家家酒.....那是相當會就地取材??!
在器皿的選擇上我偏好簡約的白瓷,或者自然紋理的石板。
主蛋糕的選擇有點意外,因為Alice 嚷嚷了很久想要Elsa蛋糕,決定還是尊重她意愿,拜托朋友制作了這款frozen cake. (非常感謝?。嵨镱伾^渡得非常美,糖霜的snow flake和冰塊都是滿滿的細節(jié),snowman你們或許看不清,已經(jīng)被我推倒在Anna腳下....
所有細節(jié)匯集成流,let's start a journey in Alice's wonderland.
我家倔得要命的Alice吹完蠟燭不肯許愿,回想下我淺薄的人生經(jīng)驗,也沒什么值得她借鑒。唯一篤定的是,如果她要去斬龍,我會為她磨快寶劍。
Dare to dream your wonderland
To my little Al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