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最近讀的RAZ里面有一個科普文章,講的是遺傳的基本原理,基因,染色體,DNA,顯性遺傳,隱性遺傳。小朋友讀得津津有味,遇到特別有趣的情節(jié),大叫我和她一起分享。遇到?jīng)]看懂部分,特別著急,又大叫我過來解疑。
比起讀物理科普文章來,小朋友讀生物科普文章有興趣多了。
我在想應(yīng)該是小時候和她講過的原因。記得剛上學(xué)時,有一次她和我聊天,說起隔壁班有個“白色”的小朋友,除了和她講這個小朋友生病了,很痛苦,我們不要嘲笑她,讓她更痛苦,還順便科普及了一下遺傳原理。因為當(dāng)時小朋友沒聽明白,愛較勁的媽媽沒事就舉個栗子跟她叨叨一下,印象里羅里吧嗦了三四個星期吧。后來寒假小朋友回老家,碰到小表妹,也說到她隔壁班的“白色小朋友”,七歲小表姐便嘰嘰歪歪地和她表妹講解了半天,雖然錯誤百出,最后也以“長大以后你就知道了”為結(jié)語,但終歸講對“遺傳”“顯性”“隱性”幾個術(shù)語。當(dāng)時舅媽大為驚異。
也許就是這樣伏線千里的小科普,給小朋友留下印象,然后給她今天讀這篇文章時打了點(diǎn)底,讓她有興趣去搞懂每一個字。
這樣說的話,看著正在和妹妹說“正義論”那一堆術(shù)語的哥哥,我決心今天不批評哥哥浪費(fèi)時間,而打算制止妹妹翻白眼了。
還有一點(diǎn)就是:媽媽讀書時,生物要學(xué)好????,這樣可以碰到問題,隨時開講。要不然,等到翻書搞明白了,小朋友興趣早已經(jīng)跑千里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