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fā)于公號:安可媽媽親子閱讀,專注高質(zhì)量家庭親子英文啟蒙,秉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英語啟蒙導師”理念,以獨創(chuàng)英語生活情景輸入法,讓寶寶從小自然習得英文
鄭老師:有些媽媽說平時記錄,不知道記錄些什么?我建議多看看公眾號其他媽媽的反饋和思考,包括我給安可寫的語言發(fā)展記錄,還有14600詞匯小文。文筆好不好,沒有關系,是真實情況即可,記錄下孩子語言發(fā)展、媽媽思維變化情況。并且,如果不能養(yǎng)成閱讀和寫作的習慣,文筆永遠都好不了。
看到一篇文章,能思考并且記錄下自己的思維過程,就是很好的開始。看完毛毛媽媽這篇文章,我想說,啞巴英語其實不可怕,畢竟很多人只需要會看英文材料即可。另外,如果一個人的閱讀水平很高,那么想開口也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最怕的是“文盲英語”,閱讀水平差,口語呢,滿足于說些簡簡單單、貓貓狗狗的內(nèi)容,談論個話題、發(fā)表個看法就“啞火”了。
我的一些思考||毛毛媽媽
在開學的第二天,我在網(wǎng)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啞巴英語,是病,得治!》,文章說道,啞巴英語是指學了幾年以上的英語,有一定閱讀能力,但是聽說能力很差或者根本不會的情況。復雜的句子是因為不明白單詞意思或者不明白語法,但是有時候明明很簡單的內(nèi)容,比如聽一串數(shù)字,明明每個數(shù)字都知道是啥意思,但是仍舊跟不上說者的速度,一遍聽下來根本記不住。
那到底是啥原因導致的啞巴英語呢?接著文章分析,是因為中國人學英語,都是習慣把英語翻譯成中文,運用母語來記憶。這樣一翻譯,速度就慢下來了。因為沒有學會英語思維,所以永遠聽不懂正常速度的英文,永遠聽不了超過4個單詞的長句子。而運用任何語言流利交流的前提是必須能用這種語言思考,做不到的就永遠不能正常交流。
接著文章又舉例證明“翻譯”和“語法”阻礙英語思維。最后文章講到關于孩子的英文學習,家長陪孩子看英語動畫片時,如果孩子看不明白,可以用漢語解釋劇情。因為從語言習得的角度,“可理解性輸入”是第一位的,不理解的輸入是無效的輸入。
其實看完這篇文章,我壓根沒弄清楚文章里講的“英語思維”到底是個什么東東。因為文章的最后就是推薦了一套學習英語的產(chǎn)品,和文章沒有關系。
可是,我總是覺得好像有點靈感,但是一直沒有被我抓住,直到我又結合鄭老師的開篇郵件和兩期教案學習,覺得好像自己抓住了些什么。
高端英語的學習,就是一個建立英語思維的過程。關鍵點有兩個:一是積累足夠的句子量和單詞量;二是反復的在合適的場景運用。所謂英語思維,就是在合適的場景中,自然而然的說出符合這個場景的話,表達出想表達的意思。高端英語的學習,不就是積累和運用的過程嗎?
為什么我上學的時候背單詞那么費勁???因為我只記意思,卻不知道該怎么應用,不會用的單詞等于白記,很快就會忘記(鄭老師批注:不會用的單詞也不能說完全白記,在閱讀中看到,也是有用的。忘記快是因為書看得少、平時用的少。這樣單詞復現(xiàn)率就不高,所以遺忘快。)
為什么我上學時背的英語句子那么容易忘記?因為我只是單純的記住,沒有用心考慮過這個句子可以用在什么場景?為什么我當年把學英語、記單詞、背句子當成一種負擔?
因為我不會用,又不想經(jīng)常復習,所以背過的內(nèi)容太容易忘記,不能熟練應用,背的內(nèi)容不能轉化成自己的知識庫,所以很快就忘記了。背的越多,忘記的越多,再想學就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記憶,所以才會覺得是負擔。(鄭老師批注:英語教學質(zhì)量和效果低下,有很多原因。好在現(xiàn)在我們開始重視詞匯量和句子量。一旦加入高端英語啟蒙,剩下的就是堅持了。)
突然又想起了一句話: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我在等待,熟練運用高端英語句子300句,自然而然的養(yǎng)成“英語思維”,擺脫啞巴英語的困擾!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