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入學前期,有很多的說法,印象最深的就是這樣的論調:幼兒園進入小學階段,小朋友就會真正意義上的走入新階段,孩子會有不同的發(fā)展狀態(tài),尤其是孩子的習慣養(yǎng)成和專注力在這個階段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為什么會這樣論調?起初我也是抱著疑惑的心態(tài),等女兒真正進入到小學階段后,我才悟出來。
去年九月,我的女兒很順利進入一所公立名校。像千千萬萬家庭一樣,經(jīng)歷過登記、錄入、提交、審核、等待一系列過程,對于不挑選學校的家庭來說,我們是幸運中的幸運,還能上心中的名校,算是“小確幸”。當錄取通知書發(fā)下的那一刻,我才覺得心終于落地了。
隨著開學時間的臨近,學前準備的問題就像倒計時牌,一天比一天蹦得多。孩子沒有任何特別的想法,也不會關注這些,父母往往要比孩子想的多,顧慮也多。畢竟,小學和幼兒園是截然不同的,小學老師不會再像幼兒園教師那樣,事無巨細的照顧孩子;相反,全憑孩子們慢慢適應到真正的獨立。所以,在此要確信的告訴那些今年準備入一年級的父母們:放心吧!孩子真的獨立了,她們能夠很好地照顧自己,會讓家長們的顧慮如鴻毛一般。
說說我的女兒吧:
倒計時 開學前兩周準備
自立從獨自睡覺開始
女兒自出生到入小學前,都沒有自己獨處過。為了讓她盡快適應,我與她商量了關于獨自睡覺的問題,她很快答應了:“在入學前三天吧?!边@個過渡很重要,孩子的心理過程需要慢慢地調節(jié),當她說好了什么時間,就一定會按照這個去執(zhí)行的,這為孩子今后的學習及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打下了重要基礎。約定成為事實,就一定會去做到;反之,父母與孩子之間總有妥協(xié),孩子學習也會受到影響(她終于走進了她自己的房間)。
準備好水壺,課間補水很重要
給女兒講入學后的生活,讓她通過自己的想象,期待入學與幼兒園不同的場景。
最先說到的就是飲水。幼兒園的喝水往往是定時定量,鼓勵幼兒隨渴隨喝。
但到了小學,課間時間緊湊,孩子們往往會忽略喝水,如果沒有老師的提醒,更是把喝水拋之腦后了。所以,入校前一定給孩子準備保溫壺,可以讓孩子直接飲水。給她的要求就是,一定要空著水壺回家哦。家長可別想著剛入校,讓孩子們記著自己接水喝,根本想不起來的。
取消午睡,早睡早起
至于午睡時間,家長們大可放心,孩子中午基本都不用休息,課程銜接很緊湊,孩子們在校期間的精力非常旺盛。所以,可以提前一周在家取消午睡時間,晚上盡早睡覺,早晨早起即可。這個過渡很快適應,不用擔心。
倒計時 開學前一周準備
把孩子的衣物、用具、發(fā)飾(女孩子)逐一落實。
量好尺寸,定制校服
先說孩子的衣服。京城九月正是暑末,會熱一陣,不要給孩子穿太多,大人怎么穿,孩子就穿什么。隨著早晚溫差變大,早晨給準備外套,送到學校后,減輕孩子的物品,家長帶回即可。下午一般放學較早,根本用不上的。同時,開學是學校登記孩子尺寸制作校服階段,有心的家長把孩子的尺碼記于心中,隨時派上用場,建議不要訂太大的,穿的合適尺碼便于孩子上體育課。
男孩理發(fā),女孩發(fā)式簡單點
開學前,男孩子的家長,提前給孩子理發(fā);女孩子的家長準備好發(fā)飾,不要太花哨,別帶太多的東西,體育課容易掉落,也容易出危險。
學習用具,要輕巧方便
學習用具,我只準備了書包,不要太大的,孩子背起來會很沉,建議最好是運動品牌的,例如Nike等的學生書包,輕巧方便。去年此時,我沒有準備其他學習用具是因為不知道準備什么,因為對于北京來說,公立校、國際校、私立校各不相同,建議等開學后,聽從老師安排,再去準備采買即可。以免提前購買不適用。
倒計時 開學前一天、入學第一天
早睡早起,迎接開學第一天
這個階段,孩子們往往會很興奮,晚上提前上了床也睡不著。建議全家人一起陪同,早些睡覺、不熬夜。這樣,孩子們會以飽滿地精神狀態(tài),認真對待開學的第一天。
回家不多問,交流中拉近孩子和老師距離
回家后,要鼓勵孩子,切記不要詢問過多的問題。開學的第一天不僅是孩子的第一天,也是家長的第一天——與新班老師見面。家長將會對學校、班級、老師有了比較詳細的了解。再跟孩子交流時,建議用肯定的話去跟孩子交流,為她們增加印象即可。切記,不要給孩子過多的疑問句式。例如:
“原來一航班的老師姓翟,還是一位年輕的媽媽,真不錯哦。”孩子會好奇,什么原來她有孩子啦。還會繼續(xù)問“那翟老師家是男寶寶,還是女寶寶?”
這樣的交流,會讓孩子對老師有親切感,也不用刻意的去記住老師姓氏。這樣的交流,會讓孩子覺得上學很有意思。
家長會后,家長們就可以根據(jù)老師所說的內容進行準備了。
我女兒的學校老師是一位處女座年輕優(yōu)秀的教師。她的要求可謂精益求精,就連孩子們的座位都希望能是筆直的,哈哈。所以準備的材料要求很高,提供參考:
HB鉛筆:數(shù)量不限,每天入學必須保證文具盒內10支“削好”的。轉筆刀:不允許帶到學校,避免危險。
橡皮、尺子:各準備2個即可。
彩鉛筆四支:紅、黃、藍、綠,做記號用。
文具袋1個:不要用鉛筆盒,掉到地上有聲音。
跳繩、沙包各1個。
課外書籍:1本,可以天天換。
書皮:新書本必須包書本皮,紙質一份,外面還要再用塑料的書皮包。指定統(tǒng)一白色。
家校聯(lián)系本:必須寫好父母的電話、名字信息。
以上文具都可以在天意市場買到,很方便的。(各校要求不同,僅供參考)
家校聯(lián)系微信是最方便
在與教師的溝通上,我女兒學校的老師會建立班級群,也會告知家長再另建一個班級家長群。因為,有老師的群是發(fā)重要通知用的,不建議家長在群里聊天提問題,之所以這樣是避免教師分心,避免重要通知發(fā)出后,有的家長看不到,遺漏消息。
另一個家長群,提供家長之間的交流平臺。如果家長有不明白或其他事情可以一對一跟家長交流。這樣,方便教師也方便家長,避免很多的問題發(fā)生。在此,作為過來人,建議家長們不要在上課時間跟老師微信溝通,盡可能在課下或放學后,提前約見老師即可。
開學后的學習
開學后孩子們往往很興奮,對上學充滿好奇,一切活動、同學交流、生活自理都可以自由的發(fā)揮,不受約束。所以,家長要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不用擔心孩子完不成老師每天留下的作業(yè)或任務,他們會非常認真地聽從老師的指揮,認真落實完成的。
開學后需要陪同孩子一起做的事情
認識課程表:每天書包內換課程教材,讓孩子自己完成,家長輔助檢查一下,別丟三落四就好。形成習慣后,就不用家長監(jiān)督啦。
認識鐘表:有的孩子時間觀念不強,容易養(yǎng)成拖拉的習慣,建議家長陪同時,要給孩子時間意識,不要太隨意。
傾聽孩子復述學校生活:孩子回到家后,記得讓孩子復述學校生活,家長要認真聽,認真回饋,這是孩子養(yǎng)成入學的重要關鍵期。一旦沒有形成這樣家庭學習的氛圍,孩子很難按時完成作業(yè)并形成專注力。最忌諱的就是家長看邊手機邊聽孩子說,這樣心不在焉的狀態(tài)是最影響孩子習慣養(yǎng)成的弊端。潛移默化的道理就在這里體現(xiàn)了。
鼓勵孩子堅持完成
第一學期,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鼓勵孩子堅持完成,哪怕是做到了晚上10點,影響到了睡眠,也要讓孩子完成。因為,這是最體現(xiàn)孩子耐力毅力練習的最佳時機。家長不要打擾,不要打消孩子積極性,否則,再遇到類似情況,孩子們會舉出這樣的例子反駁家長的。
陪孩子養(yǎng)成學習習慣
書寫坐姿、學習習慣都是在一年級第一學期養(yǎng)成,家長們如果有很重要的工作做,也要父母雙方協(xié)商,有一個家人的陪同,會給孩子創(chuàng)設家庭氛圍有很大的益處。
關注孩子身體狀況
最后說的就是孩子的身體狀況。一年級的生活讓孩子們在興奮之余會疏忽自己的身體。所以,家長如何關心怎么關心,發(fā)生后怎么辦,只有家長自己最清楚。
每一個孩子的體質不同,家長要根據(jù)季節(jié)的變化逐漸調整孩子的穿、吃用度,畢竟孩子無法預知。孩子疲憊時家長也要及時幫助調整,一定要勞逸結合。
孩子生病不可避免,但有心的家長可以預防孩子的生病率,只有家長們用心關注,孩子們才能順利完成入學之初以及一年級生活的順利度過。
請珍惜入學后的每一個周末,這正是孩子最期待與爸爸媽媽們在一起的美好時光,他們很想分享學校的生活,所以會不停地說。既然如此,就好好地陪孩子,走出住所,到戶外游玩,讓孩子們輕松輕松吧。
我的女兒入學很順利,一年的小學生活豐富多彩,榮譽多多。為她的成長變化感到很開心,也感到對她的付出也很欣慰……
文:一航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