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魚書單|一年級上學期推薦閱讀書目

2020
2010
2018-9-13 12:15 原創(chuàng) · 圖片11


【寫在前面:

這篇文章寫于2016年,力力讀一年級的時候。

當初的小豆包,如今已經是三年級的學生了。伴隨著他的成長,我的童書閱讀段位也在持續(xù)升級中,希望自己能勤快些,多寫多總結,和大家多多交流?!?/p>

----------正文

去年第一期童書名著研讀會,我建議的一個主題是:小學教材與兒童文學的結合。(不是我想出來的,從北京研讀會的列表中選的)。

不過這個主題實在太過宏大,而且比較專業(yè),后來被棄了。

今年9月,我開始了第二輪的陪讀,因為力力也讀小學了。哥哥讀初中住校,爸爸又常常出差,所以我基本是全程跟進力力的學習。

記得以前陪哥哥讀完一年級,曾發(fā)出感嘆:簡直是自己又讀了一遍一年級!但現(xiàn)在回想起來,已經記不起哥哥的一年級有什么內容啦:)

大概當初還要應付一個小嬰兒,并沒有全身心投入。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當時的童書功力和學習能力都還不夠罷。

六年過去了,我在個人成長和童書積累方面,都上了一個新臺階,所以嘗試著給那個宏大的主題添塊磚加片瓦。

不過,不是教學或兒童文學的專業(yè)角度,只是在陪讀過程中,看到力力課本所學,想起家里相關主題的繪本,找出來讀一讀。差不多期末了,匯總整理成一個書單 ,希望能給需要的同學一點參考。

這個書單的考慮/背景:

第一,以虛構類為主。6、7歲的孩子,還處在皮亞杰發(fā)生認識論的“前運算階段”,邏輯思維能力還未真正形成,想象力正旺盛,是還相信童話的年齡。所以在這個階段,盡量多讀些充滿想象力的作品。

第二,以親子閱讀為主,并在親子閱讀過程中慢慢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大半個學期下來,力力已經認識了不少字,但認字和閱讀之間還有一段距離,所以目前還是我讀,并且以圖畫書為主。

注:

力力學校教材用的是人教版,7月出爐的新版本,一年級上學期語文主要有兩大變動:

一是第二個月再學拼音,先通過一個單元的短句和韻語引起學習興趣;二是增加親子共讀內容,每個單元的語文園地有“和大人一起讀”,共八篇文章。

☆☆☆ 魚家書單|一年級上學期 ☆☆☆

01 日有所誦

作者: 薛瑞萍、徐冬梅、邱鳳蓮 主編

出版社: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親近母語”出品,自2007年出版以來,已經是第四版了。

一年級這本,有民間童謠、民間兒歌、古詩和現(xiàn)代兒歌,現(xiàn)代兒歌有內地作者,也有臺灣作者的,很有趣,接地氣。

原汁原味的中文,是用來進行母語熏陶的極佳范本。

再有就是字體大,篇幅簡短,讓識字不多的小豆包也有信心讀,不會讀的也可以借助拼音,所以作為邁向自主閱讀的橋梁書很合適。

力力嘗試讀的第一篇是小貓拉車(P6):

小貓拉車,老鼠不坐。

黃鼠狼拉車,小雞不坐。

灰狼拉車,山羊不坐。

老虎拉車,誰也不坐。

第一次讀時,“黃鼠狼”這個詞還不太認識,我簡單介紹了黃鼠狼和“臭鼬”(他那段時間自稱臭鼬)的關系,讀得更帶勁兒了。

讀完最后一句,一下get到那份幽默,哈哈大笑,好有成就感。

02 三十六個字

作者: 阿達

出版社: 連環(huán)畫出版社

讓孩子對漢字產生興趣,是一年級的一大任務吧。第一單元里有一課是象形字,《三十六個字》是很好的補充和延伸。

這本書來自上世紀80年代的同名動畫片,用三十六個象形字串起來一個曲折的小故事:一個男子捕魚落難,得到烏龜?shù)膸椭缓缶攘吮焕匣⒆汾s的老爺爺,得到一只羊,在解決了如何運送羊、老虎和花的經典問題后回到溫暖的家。

象形字構成了圖畫,整體是傳統(tǒng)水墨畫的味道。

作者阿達是中國美術片創(chuàng)作家、漫畫家,《三十六個字》動畫片1983年在南斯拉夫第三屆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jié)上獲教育片獎,可以搜來和孩子一起看看。

03 月亮的形狀

作者: 〔日〕關口修 著,汪婷 譯

出版社: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對季節(jié)和大地萬物的認識,是貫穿上冊的線索之一。其中,有幾篇文章是和月亮相關的,如:拼音讀物“月兒彎彎”、課文“小小的船”、語文園地的古詩“古朗月行”以及和大人一起讀“猴子撈月亮”。

這本《月亮的形狀》是“神奇的月亮繪本”中的一冊,通過小學生五月和弟弟陽介的探索之旅,介紹了月亮的盈虧、月歷表、月亮的自轉和有關的傳說。

我在今年中秋節(jié)前收的,力力很喜歡,經常自己翻看,最近幾個月都格外注意天上的月亮,有一次還自己在本子上畫了表格,原來是要學五月姐弟描繪月相圖。

可以配合《有趣的月亮觀察繪本》一起看,我都感覺對月亮的了解又深入一步。

04 這樣的尾巴可以做什么?

作者:(美)詹金斯 著,(美)佩奇 繪,郭恩惠 譯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4年凱迪克銀獎作品,沒有具體的故事情節(jié),但是可以用來玩的一本書,因為是一頁提問、一頁回答的形式。

比如某頁畫了五個動物的鼻子,文字是:這樣的鼻子,可以做什么?

然后我和力力就開始猜是誰的鼻子。

翻頁,畫的是鼻子的主人,文字說明鼻子的用途:如果你是一只鴨嘴獸,你可以用鼻子挖土;如果你是一頭大象,你可以用鼻子洗澡;……

之所以想到這本書,是因為課文“比尾巴”那一單元,對大自然中動物的認識。

05 影子是我的好朋友

作者:(韓)樸正善 著,(韓)李秀智 繪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這本是“蒲公英科學繪本系列”里的,引自韓國。

以小女孩一天的活動為線索,介紹關于影子的種種。開頭就和課文童詩“影子”的調調很像:不管去哪里,我的影子總是跟著我。

以圖為主,用簡單的文字介紹了影子產生的原因、影子的大小變化,屬于很有趣的科普,特別是結尾,很有味道。

和影子有關的故事,還有獲得1983年凱迪克金獎的《影子》(瑪西婭·布朗),蘇西·李的《影子》也非常好看,完全的想象游戲。

06 拔蘿卜

作者:〔俄〕托爾斯泰編寫,〔日〕內田莉莎子譯寫,

〔日〕佐藤忠良圖,朱自強譯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和大人一起讀”有一篇是“拔蘿卜”,選取了一半文字,請小朋友想象并說說接下去的情節(jié)。

“拔蘿卜”是源自俄羅斯的經典民間故事,現(xiàn)在市面上有無數(shù)個版本的圖畫書,最棒的當然是“兒童之友”這本,可惜目前絕版了。

家有收藏的,可以找出來再看看。對于讀圖畫書長大的孩子來說,一年級再讀,情節(jié)可能過于簡單,不過可以體會一下獨立閱讀的成就感,就像當初的小寶寶看到蘿卜終于被拔出來的那種滿足。

07 古利和古拉去遠足

作者: 中川李枝子 文,山脅百合子 圖

出版社: 南海出版社

課文選了方素珍老師的童詩“明天要遠足”,描寫第二天要郊游的興奮心情。

古利和古拉也去遠足了,他們肩背旅行包,身挎水壺,穿過樹林向原野走去,還一邊走一邊唱。

可是,到了草地才十點鐘,離鬧鐘上定好的吃飯時間還遠著呢。

于是他們開始做體操,然后跑馬拉松,在跑的時候,被一根毛線帶到了熊大哥的家……

吃東西可是孩子們去春游秋游的重大項目,古利和古拉的“貪吃”,完全是孩子們心態(tài)的寫照。

還可以讀一讀林明子的《第一次野營》,寫盡了“我”第一次野營時的各種小心情。

08 大海的起點

作者:【荷】安娜瑪麗·梵·哈靈根 著,郝依·梵·德·海頓 繪,孫鴻雁 譯

出版社: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課文“明天要遠足”的目的地是大海,“項鏈”描寫的也是孩子們在沙灘游玩的歡樂。

不妨讀讀這本,和書里的小男孩科菲一起,去尋找大海的起點。

去大海的對岸,去大海的中央,去大海的深處,來一場探索和想象之旅。

作者安娜瑪麗·梵·哈靈根曾三次獲得荷蘭金畫筆獎,創(chuàng)作以水墨畫和水彩畫為主。

她十分喜歡大海,曾贊嘆說"大海美到令人窒息”,孩子們可以跟著她的山水畫畫風,領略大海的美。(本文題圖即出自此書。)

09 下雪天 

作者:(美)季茲 編繪,上誼編輯部 譯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下雪啦!雪地里來了一群小畫家,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

這本獲得1963年凱迪克金獎的《下雪天》,正是描寫小男孩彼得在雪地里的各種樂趣:

嘎喳、嘎喳踩雪;一下子腳趾朝外走,一下子又腳趾朝內走;拖著腳慢——慢——地在雪地上劃線;撿到一根樹枝,劃出第三條線;后來又堆了一個雪人……

彼得有很多動作,但每一個畫面都展現(xiàn)著一種大自然在雪中的靜態(tài)美,和課文“雪地里的小畫家”相映成趣。

和雪有關的圖畫書,還有凱迪克1949年金獎作品《大雪》和1999年銀獎作品《下雪了》,以及無字書《雪人》,都很美。

10 老鼠,老鼠

作者: 于平 任憑 編繪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老鼠,老鼠》是十二生肖剪紙圖畫書的第一本,感謝小艾(艾斯苔兒)的挖掘,剪紙中國系列,到今年《雞年的禮物》,已經是第十本了。

當年,我可是用彩色打印機打印出《老鼠過年》并裝訂成一本小書,和騰騰一起讀的。

這本包含了四個小故事:老鼠嫁女、鼠的童謠、十月歌和老鼠過年。

剪紙的創(chuàng)作形式,可以讓孩子好好欣賞我們的傳統(tǒng)藝術(和大人一起讀有一篇“剪窗花”),“老鼠過年”對應最后一篇“春節(jié)童謠”,“老鼠嫁女”也描繪了烏云和風等大地萬物的特色,“十月歌”則描寫了時令季節(jié)。

課外讀這些和教材合拍的優(yōu)秀作品,是小豆包的一大樂事呀。


回應4 舉報
贊11
收藏125
7年前
上首頁了!感謝花編????
7年前
謝謝你的分享~
6年前
謝謝分享????????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天使魚001
天使魚001
2020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