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蘇格蘭公投,看中國人距離文明有多遠

2014-9-22 09:16 原創(chuàng) · 圖片1

(一) 
如今,蘇格蘭獨立公投結(jié)果出來了,投票拒絕獨立,反對票占55.3%,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薩蒙德承認公投失敗。英國首相卡梅倫表示,三大黨派都會遵守承諾,給予蘇格蘭更多的自主權(quán)。 
再看看此前發(fā)生的事情: 
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15日為爭取蘇格蘭留在英國作最后努力,以婚姻關(guān)系作比,懇請?zhí)K格蘭“不要離婚”。數(shù)千名英國人在倫敦舉行反獨集會,喊出“蘇格蘭,我們愛你。 
卡梅倫說:“本周可能永遠改變英國。蘇格蘭獨立不是試驗性‘分居’,而是痛苦的‘離婚’。請不要分裂英國這個民族家庭?!薄拔覀冋嫘膶嵰獾叵M銈兞粝聛?,”卡梅倫呼吁道。 
最終,公投的結(jié)果讓卡梅倫松了一口氣——他們竟然用這種方式,處理土地爭端,這與我們的觀念大相徑庭。 
中國人看這一幕,很難說清楚心里的滋味——我們和他們,中國人和英國人,彼此之間距離之遙遠,仿佛千萬光年之距的兩種生命體,從體液體腺到思維器官的構(gòu)成,完全沒有相似性。 
但實際上,這種差異,只存在于同質(zhì)大腦中的不同文化傳承與觀念。 

(二) 
英國傳統(tǒng)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就是亞瑟王和他的圓桌騎士,這是英國最具價值的英雄傳奇,也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 
相傳,亞瑟王的王后叫格尼薇兒,亞瑟王在與她結(jié)婚時,獲得了一張巨大的圓桌子。騎士們討論事務時,就圍桌而坐。這些騎士彼此之間,政見并不吻合甚至完全相左。但在這張桌子上,他們每個人的權(quán)利是等同的。 
圓桌政治,象征的是平等。沒有人比別人的地位更高,也不比別人低。不論地位高低,不論觀點是否有分歧,每個人都應該受到尊重。這種精神的傳承與延續(xù),構(gòu)成了英國人觀念的永恒基座。 
那么,這是哪一年的事情呢? 
亞瑟王更大程度上只是一個傳說,但即使是傳說,也有一個模糊而廣泛的時間范圍。 
我們確切知道的是,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和西羅馬,這直接導致了公元400年時,羅馬人撤離不列顛。在此之前,不列顛只有皮克特人建立的定命石——在這段時間里,當?shù)夭]有亞瑟王及圓桌騎士的傳說。 
羅馬人教會了當?shù)厝私?,于是不列顛島上出現(xiàn)了一段時間的戰(zhàn)國史,而且也是戰(zhàn)國七雄,逐鹿荒島。到了諾曼人來到之時,已經(jīng)戰(zhàn)國一統(tǒng),韋塞克斯王國盡掃六國,君臨天下——在這段時間里,亞瑟王就構(gòu)成了英國傳奇的主體。 
無論亞瑟王是否存在,但這段傳說的時間指向,應該是5世紀。 
5世紀時,中國又是個什么情形呢? 

(三) 
5世紀,中國正處于最熱鬧的南北朝。 
5世紀時,中國每天都爆發(fā)規(guī)模不同的戰(zhàn)爭,無數(shù)百姓輾死溝壕。還有不少于兩位變態(tài)殺人狂,當上了皇帝。 
如南朝宋有個皇帝劉子業(yè)。他登基之后,就開始了變態(tài)游戲,經(jīng)常命令宮女們裸身追逐,如若不從,立殺之。 
劉子業(yè)還召集所有妃子、公主排列在自己面前,全部扒光衣服,然后命令左右侍從奸淫她們——侍從們顯然沒有拒絕這邪惡的命令,如果有人拒絕,史書會記載的。 
后來,劉子業(yè)被叔叔劉彧殺掉,劉彧成為宋明帝。但劉彧也是個變態(tài)色情狂,他最喜歡的娛樂,是聚朝臣在一起,讓嬪妃宮女赤裸身條陪酒。為了增加游戲的刺激性,他要求皇后帶頭裸奔,皇后打死也不干——史書表揚了皇后,但只字未對變態(tài)狂劉彧提出批評。 
中國歷史記載了劉子業(yè)與劉彧的變態(tài)與荒淫,但卻從未解釋過,如果劉子業(yè)們不是有一堆同樣邪惡殘暴的幫手,他一個人怎么荒淫得起來? 
想一想,劉子業(yè)下令剝除妃子公主的衣服,命令侍從強淫時,徜有人嚴辭拒絕,因為這根本不是人下的命令,情況又會怎么樣? 
中國歷史上,所謂荒淫殘暴的皇帝,多是邪惡變態(tài)的兩足獸。所謂武士,無一不是昧卻天良,變態(tài)瘋狂,無論何等殘暴的命令,他們都會立即執(zhí)行。 
執(zhí)行獸性命令的,必是獸類! 
同樣是5世紀,在同一個年代,假如亞瑟王對他手下的騎士,發(fā)布如劉子業(yè)這般的命令,情形又會如何? 
亞瑟王不會發(fā)布如此邪惡的命令,即使是真的發(fā)布了,他手下的騎士們也會立即宰掉他! 
因為,亞瑟王及他的圓桌騎士,所奉行的規(guī)則是: 
1,永不暴怒和謀殺。 
2,永不背叛。 
3,決不殘忍,給予請求寬恕者以寬恕。 
4,總是給予女士以援助。 
5,永不脅迫女士。 
6,永不因為愛或言辭之利卷入爭吵而戰(zhàn)斗。 
比較一下亞瑟王之騎士規(guī)則,與南北朝時代的中國,我們就會感受到莫大的驚恐——5世紀時,英國人就已經(jīng)讓自己活得象個人樣了,他們懂得平等,知道尊重和保護柔弱的女性(盡管只是象征意義上的)。而當時的中國人,卻完全處于最野蠻的原始狀態(tài),史料記載中的所謂男人,或者是性欲亢進的淫獸,或者是沒有膝蓋骨的奴才和走狗! 
要知道,5世紀時,中國已經(jīng)有了不少于1441年的文字記載,英國這邊,連亞瑟王是不是存在,都無稽可考。 
但那時候的英國,卻是沒有文字的文明人。 
那時候的中國,卻是有文字的野蠻人,文字記錄的不過是獸性史。 
等到了英國人有文字的時候,這個差距,仍在進一步擴大。 

(四) 
1688年,英國發(fā)起了光榮革命。 
革命這個詞,中國人太熟悉了: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致,那樣從容不迫,文質(zhì)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但是否有哪個中國人問一句:憑什么革命就不是請客吃飯?憑什么革命就不能從容不迫文質(zhì)彬彬?憑什么革命非得要暴烈的行動? 
這么問,是因為英國人在1688年的革命,就是請客吃飯,就是從容不迫文質(zhì)彬,就不是暴烈的行動! 
當時,英國人打算推翻國王的統(tǒng)治,汲取了此前資產(chǎn)階級革命時代,殺得人頭滾滾卻只換了另一個暴君的教訓。他們認識到,革命不是目的,革命只是個改善政治規(guī)則的手段,而暴烈,拜托,早在5世紀亞瑟王時代,英國人就討厭暴烈了! 
英國人要革命,但決不容許流一滴血,哪怕只是一滴,所謂的革命也失其道義依據(jù)。革命必須要讓每個人受益——除了暴君! 
如何在一滴血不流的情況下,趕走國王呢? 
于是英國人想到了個絕妙的法子——當時,國王的女兒,嫁給了荷蘭執(zhí)政,而英國又在海戰(zhàn)中打敗了荷蘭。荷蘭人正悲憤莫名,矢志復仇。 
于是,他們把正在荷蘭執(zhí)政的國王女婿女兒請回來,讓國王女婿當國王。 
邀請函送到荷蘭,霎時間荷蘭一片歡騰:哇,我們的國王要去占領(lǐng)英國了,原來這場戰(zhàn)爭是我們贏了…… 
國王女婿更是迫不急待,生怕去晚了國王當不成,立即登陸英國,向自己的王宮沖來。這時候的國王詹姆士二世,吃驚之余,只有倉惶而逃。 
一次偉大的光榮革命,兵不刃血,非但趕跑了國王,還化解了與荷蘭的仇恨,避免了日后的戰(zhàn)爭。 
這就英國人,在1688年做的事情。而英國的君主立憲政體,就起源于這次革命。 
那么,1688年時,中國人又在干些什么呢? 
1688年時的中國,是清朝康熙時代。 
這一年,湖廣督標士兵夏逢龍,江湖人稱夏包子(真叫這個綽號),在軍中素得人心。因朝廷栽撤標兵,被裁士兵生活無著,遂推舉夏包子為首,于五月二十二日起事,沖入巡撫總督衙門,斫傷巡撫柯永昇手足,柯永昇仆地,爬行至井口,一頭栽下去淹死了。布政史葉映榴出來勸阻,被士兵架至閱馬場,強迫葉映榴同反。葉映榴寧死不從,被囚衙舍。葉映榴尋機自殺……康熙皇帝聽到葉映榴死訊后,親書“忠節(jié)”匾賜其家。而夏包子率眾攻占漢陽一個月,轉(zhuǎn)戰(zhàn)于牛頭山。后來官兵征討,夏逢龍兵潰,遁入百姓家。百姓將其縛送清營,不久磔死。 
1688年,大清帝國磔死夏包子。 
“磔”字,本來不是用于人的。古時祭祀,殺牲祭神,把祭物肢解。肢解犧牲,就叫“磔”。后來變成一種對人的最為慘烈的酷刑,就是分尸,又解釋作寸磔——簡單說,磔刑就是民間所說的“千刀萬剮”。 
1688年,英國那邊,致力于權(quán)力轉(zhuǎn)移而不對人造成傷害。而大清帝國這邊,想的是如何把人殺到最殘酷。 
英國考慮的是,如何讓人活得更象一個人??滴踹@邊考慮的是,如何讓人死得不再象一個人。 

(五) 
單從對生命的態(tài)度而言,1688年的英國,其人文觀念比之于5世紀的亞瑟傳奇時代,又有了長足的進步。 
而1688年的清帝國,比之于5世紀,專制、獨裁、皇宮中囚禁的太監(jiān)與宮女,全無任何變化——實際上更為酷暴。對待生命的態(tài)度,始終停留在蠻荒血腥狀態(tài)。 
歷史上的英國人,也不是清白無辜善良到底,但這個民族有個最大的特點: 
他們要臉! 
他們要尊嚴,他們有人格,因此他們講規(guī)則。 
亞瑟王和他的圓桌騎士,是有人格有尊嚴的,他們將對弱者和女性的尊重,視為做人最基本的原則。他們熱衷暴力,但更希望用偉大的人格和強大的力量,贏得別人的贊許。這與同時代中國南北朝的淫獸劉子業(yè),及侍從衛(wèi)士們的徹底昧卻天良的奴性,不可同日而語。 
發(fā)起光榮革命的領(lǐng)袖們是有智慧的,因為他們知道革命的目的,是為了改善人的生存環(huán)境,不是為了傷害人,消滅人??v然他們憎恨對手,也絕不會抱以怨毒之心。他們不排斥必要的暴力,但是更愿意用智慧證明自己。而同時代的康熙,比的卻是誰更殘忍,殺人的手法最陰毒——事實上,英國人在1688年時代的智慧,不要說康熙了,有些民族至今也理解不了。尤其是泥陷于暴力主義的國度,要去理解智慧實在是太難了。 
現(xiàn)在的我們,能夠理解亞瑟王的騎士尊嚴,或許也能夠理解發(fā)起光榮革命者的智慧,但要理解他們對于蘇格蘭公投的選擇,那真是太難太難了。 
相對于我們來說,英國人是絕對規(guī)則主義者,他們看待別人或自己,不只是看人做了什么事,而是看他是以何種方式做的這件事。對于他們來說,做事的方式重于事情本身,游戲的規(guī)則重于游戲結(jié)果。這對持勝者王侯敗者賊、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觀念的中國人來說,他們是永遠無法理解的異類。 
于民眾而言,平等的觀念,公正的規(guī)則才是一切。唯其平等,唯其公正,人們才更愿意選擇智慧的方式、而非暴力的方式征服別人。相對于一個冷血殘酷的暴力社會,溫和的智慧才是真正的文明。要讓頭腦簡單的暴力者理解智慧的價值,理解什么叫文明,這個過程絕非輕而易舉。 
但我們總得開始。 
從現(xiàn)在,從文化開始。 
來源:霧滿攔江


回應 舉報
贊1
收藏

推薦閱讀

Jerrybaby
Jerryba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