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是從哪里來的?
水母的食物是什么?
怎么制造一間樹屋?
在哪里可以看到UFO?
恐龍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
如果吞下口香糖會怎么樣?
小機靈鬼們窮追不舍的提問,
成功觸及知識盲區(qū),
搜索速度跟不上回答速度。
好在,有它!
一套6本,一本一個主題分別是人體、動物、恐龍、建筑、世界、太空。可以說是“全明星陣容”,孩子好奇的領域囊括其中。
一個書有60個令人驚訝的奇趣真相。那么6本書就是360個!妙?。】炊@套書,就是行走的小百科。
動手揭開,引導好奇娃探索發(fā)現(xiàn)
孩子提問時,我們可以選擇搜索回答,也可以讓孩子自己去探索解答。但,自己翻書查閱,是思考+動手的過程。
60 amazing and curious facts用符合孩子思維的你問我答形式,引導孩子從書中找到答案。
每一本都用七個經(jīng)典的提問方式梳理脈絡,整合零散的知識。
以知識面廣的世界為例,
七個提問方式為:
How/When/What/Why/Where
Who/What happens if...?
以專業(yè)精細的人體為例,
七個提問方式為:
When/Why/True or false
Where/How/What
Did you know
針對不同的內(nèi)容,提問傾向和順序也有所不同。相同的是,科學嚴謹?shù)慕獯稹?/p>
科學編排,契合娃兒成長需求
這里的契合指的是兩方面,一方面是書的內(nèi)容編排,另一方面是整書的適讀性。
一開始,翻開書的時候,腿哥覺得,“呀,有的一頁只有八個揭頁是不是少了一點?”
但是,細看每個揭頁內(nèi)的細致解答,才明白,信息量足夠了。重要的是,一次性填充太多的信息,娃兒他也消化不了啊喂!
就像干飯一樣,得細嚼慢咽才能品味個中滋味。
其次,可能會有家長對其中專業(yè)的科學名詞嚇退,擔心孩子看不懂就放棄不讀了。
劃重點時間到↓↓↓
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能否較好地理解及使用學術(shù)語言(academic language,指學習學科內(nèi)容時使用的語言)和TA在學校的成績有緊密的關系。
而說明性語言和科學性詞匯正是學術(shù)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通過閱讀科學知識類圖畫書,可以接觸說明性語言和科學性詞匯,并有機會在討論學習內(nèi)容時使用它們,為學術(shù)語言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 關于科學知識類圖畫書閱讀指導的研究
前面提到了,每一頁的揭頁數(shù)不多,也就是說如果涉及到科學名詞,也不用慌,孩子適量消化即可。
形態(tài)各異的揭頁,可點讀帶音頻
揭頁設計得十分巧妙,與內(nèi)容結(jié)合相得益彰。
不必擔心,專業(yè)名詞不會讀或者發(fā)音劈叉影響孩子。因為它可點讀,還帶音頻。放心入手閱起來。
孩子的每一次提問都是一次深度思考的機會。而翻書找答案是讓孩子參與知識獲取的過程。
如果有書上解答不了的問題,說明什么?書看的不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