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全民親子閱讀,每天晚上各位寶媽都會給孩子一段親子閱讀的時光,我也是,可是,你真的了解閱讀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有多重要嗎?今天我們共同來探討閱讀的話題。
01
閱讀是一種能力,甚至可以說是伴隨每個人一生的競爭力。
02
每個人的閱讀力都會經(jīng)歷三個發(fā)展階段:
第一個階段:從出生到小學三年級,叫做“學習如何閱讀”;
第二個階段:三年級到高中,叫做“通過閱讀來學習”;
第三個階段:進入大學一直到成年,叫做“通過閱讀來行動”
三年級前是Learn to read(學習閱讀),三年級后是read to learn(通過閱讀來學習)。
如果早期閱讀基礎不打扎實,當進入第二階段時,他的閱讀能力沒跟上,那么今后的“文本處理能力”就會比較弱(也就是read to learn),無法進行文本轉(zhuǎn)換,無法讀“懂”、讀“進”應該掌握的知識。從而就會影響方方面面的學習,這是“三年級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
03閱讀興趣
經(jīng)濟和教育硬件一定有關系,但是很多真正價值千萬的東西,并不一定就是需要很多錢的。
O ld money很多人看到的都是他們幾代都很有錢。但大多數(shù)人都沒看到,他們幾代都很熱愛讀書,很喜歡運動,非常在意舉止得體,規(guī)則意識。
閱讀興趣從哪里來?一定先從家庭環(huán)境浸潤開始的。
04閱讀習慣
學齡前的孩子的閱讀是具有社交屬性的,他們喜歡和父母互動,喜歡聽父母讀。
這個階段孩子的大部分閱讀習慣都是“習得”,也就是父母的閱讀習慣就會變成他們的閱讀習慣。
很多家長在閱讀的過程中是功利的,總是帶著一股子著急的勁往前趕,盡管有時也不確定到底是在趕什么。
這種閱讀狀態(tài)是最要不得的,我甚至可以把它稱為“可怕”,因為這樣的狀態(tài)就是浮躁的體現(xiàn)。
再往大一點說,無法沉浸當下,總想讀多讀快,讀著這本想著其他,假裝讀懂,等等。
如果一個孩子一直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進行親子閱讀,那么這股浮躁的氣息就會影響到他今后的閱讀習慣。
05閱讀技巧
認字量重要嗎?重要也不重要,一定的認字量一定是理解的基礎,但認識很多字并不意味著就能理解。
這就是為什么我不鼓勵只推拼音或者認字卡(英語學習中,我也不鼓勵只推自然拼讀),脫離閱讀語境的學習認字,并沒有觸及閱讀的本質(zhì)核心。
背誦重要嗎?重要也不重要,一定量的背誦的確會提高語感,幫助更好地思考。但是我們需要區(qū)分, 表演性質(zhì)的背誦,和理解后的再輸出表達的區(qū)別。
這也是為什么我不過分強調(diào)孤立的背誦,我覺得重要的詩歌、段落,我都是帶著兒子多讀,讀熟了自然就能背。
但這些閱讀中的互動,可以幫助她更好地理解,而不是死記硬背。 那我今天最想和大家分享的一個閱讀技巧是什么呢?就是互動。
1、一起讀出聲
可以輪流讀,也可以讓孩子跟讀, 并不是每本書都需要這樣,但可以每天堅持讀上一小段,讓孩子和父母都享受“讀”書這件事。
2、討論
每次讀書過程中,可以適時停下來討論一下,這樣的交流就是在檢測理解和思考,通??梢詮南旅鎺追矫嫒胧?。
“讀完這段你的感受是什么?”
——閱讀是對人的精神和大腦發(fā)生影響的;
“如果你是他,你會怎么做?”
——閱讀的核心是吸收內(nèi)化,成為自己的智慧;
“我們猜測一下,下面會發(fā)生什么?”
——閱讀是我們和作者的對話
“你之前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呢?你又是怎么做的?”
——閱讀是連接過去,展望未來的橋梁之一。
3、監(jiān)測
這是提供一些技巧,幫助孩子監(jiān)測自己是否理解。大部分成人也有這樣的問題,讀了腦子里沒有留下印記,前讀后忘。
那么一些小技巧讓孩子從小就練習,從簡單書本開始練習,今后就能有良好的閱讀能力了。
最簡單的就是父母演示,讀完一小段,一起討論一起想一想。
之前討論技巧在和孩子做的時候,孩子剛開始肯定就是一問三不知。這時我們最好來演示如何監(jiān)測自己理解能力的。
告訴孩子讀完忘記很正常的,但提問,如果忘記了我們可以怎么辦?
可以再讀一遍,大聲讀出來(你看第一個技巧就用上了)
可以先聯(lián)系上下文猜測一下,然后去回翻去驗證答案(第二個技巧也用上了)
然后慢慢地,孩子就會有意識地自己在閱讀的過程中,需要去獲取什么知識,如果沒理解可以怎么做。
閱讀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輩子,這句話一點都不夸張。但是這里的閱讀,一定不只是“閱讀”這個行為本身,它必須是三位一體的。
閱讀興趣、閱讀習慣和閱讀技巧,共同協(xié)作,才能讓孩子現(xiàn)在愛讀書,今后讀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