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早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和孩子一起閱讀《認知覺醒》

2011
2025-2-28 20:34 原創(chuàng) · 圖片3


我想這本書的讀者,應該基本上為成年人。為什么我會有要和孩子一起閱讀這本書的想法呢? 
 

不知道大家閱讀一本書的時候,會看書前面的序或者自序嗎?最開始讀書的時候,我是不怎么看序言的,一本書拿到手,就想直入主題。如果是故事類書籍,馬上進入故事情節(jié);知識類書籍,直接翻看需要學習的內容。但是后來讀書,我開始看序言。有的序言是其他人寫的,有的序言是作者自己寫的。如果是自序,大部分作者會在自序中寫明:為什么要寫這本書?寫這本書的目的是什么?書中的主要內容有哪些?因此,如果在閱讀一本書的主要內容之前先看看序言,你可以提前判斷出這本書是否和你的胃口,以及對這本書的大體框架做到心中有數(shù)。 

回到《認知覺醒》這本書,在自序中,作者提到了大多數(shù)普通人的生活軌跡都是:“求學-工作-婚戀”。(不過,這本書寫于2020年,可能現(xiàn)在對很多年輕人或者下一代人來說,婚戀已經不在這個路線之中了?。┻M入社會后,在按部就班的工作之外,很多人開始開始焦慮:為什么生活沒有變得更好?有的人越努力越迷茫,有的人干脆躺平??吹竭@里的時候(具體內容還是需要大家自己去看書),這些描述正是包括我自己在內很多人當下的生活狀態(tài)。 

工作那么累了,下班后還要學習、運動?躺著刷手機,休息會不好么? 

年齡大了,精力不比年輕的時候,記性也不好了,還能學些什么? 

要管孩子,還有一堆家務事,為什么還要擠時間學習,把自己搞這么累,為的是什么? 

工作這么些年,似乎越來越沒有目標感。如果問我現(xiàn)在對什么最感興趣,腦子里似乎一片空白,好像找不到最感興趣的事情了?在不知不覺中,時間真的淡化了很多東西,那些年輕時的沖勁也慢慢消散。但是心中仍然有個不甘心的念頭,會問自己:我還想繼續(xù)這樣過剩下的日子嗎? 

答案當然是不想。

于是,我會回想過去的四十年的經歷,最缺少的是什么?作者在序中寫道:“我發(fā)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根本差異是認知能力上的差異,因為認知影響選擇,而選擇改變命運,所以成長的本質就是讓大腦的認知變得更加清晰;......”提高認知能力,“能夠激發(fā)和保持自我提升的內在動力”。 

如果能夠盡早讓孩子學習這種認知能力,是不是對孩子的學習以及成長會有更加積極的幫助? 

《認知覺醒》共引用了44本專著文獻和其它多處資料,有《大腦簡史》、《暗時間》、《人類簡史》、《反本能》、《元認知》等等,這些書被很多人推薦過,但是又有多少人全都讀過?有的還是略偏專業(yè)的書籍。作者閱讀完這些書后,用自己的語言進行總結輸出。因此在《認知覺醒》這本書里,作者對看過的那些書中的專業(yè)概念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讀,并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閱讀體會,讓大眾讀者能夠看得下去。這也是讓我覺得可以和孩子進行親子共讀的最主要原因。 

David Saracino的漫畫《11 Lifetimes》 中說,精通某項技能大約需要7年時間,如果你活到88歲,11歲之后你還有11個成為某領域大師的機會,這就是你一生里的許多輩子。


人的一生不是只能活成一輩子!

我希望能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長。幫助孩子更早的找到自己的熱愛,而我也能把剩下的人生,活的更加豐富而不留遺憾! 
 


回應 舉報
收藏3

推薦閱讀

Abby Chen
Abby Chen
2011
作者熱門日志
如何規(guī)劃奧數(shù)的學習路徑  贊103 · 收藏812 · 評論22
和孩子一起學論語  贊10 · 收藏111 · 評論6
如何更有效的學習乘法?  贊12 · 收藏85 · 評論8
用撲克牌完來進行的數(shù)學啟蒙  贊13 · 收藏74 · 評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