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繪本名叫《小熊寶寶繪本》共15冊,作者是日本畫家佐佐木洋子,蒲蒲蘭譯。其實這套繪本是我在網購平臺搜索《小熊很忙》時才發(fā)現的,但因為看到“蒲蒲蘭”所以有特別留意。大家在購買時需要注意,市面上還有40冊一套,60冊一套的《小熊寶寶繪本》,這兩套繪本并不是佐佐木洋子的作品。
下面我們進入正題,這次我們重點聊聊其中的一本:《小熊寶寶繪本5》——大聲回答“哎”。在這本書中,圖畫占據了大面積的篇幅,文字簡潔,畫風很清新。這種圖文結合的方式,能快速幫助寶寶理解文字的意思,適合1歲以上寶寶進行親子共讀或自主閱讀。家長們完全不必擔心這么簡單的書如何進行拓展,在每冊書的封底,都有類似家長閱讀指導的文字。
這本書以一個“點名”的場景展現,雖然3歲前的寶寶沒有經歷過“點名”,但是生活中父母也會經常叫寶寶的小名,所以非常貼近寶寶的生活。在點名的過程中,除了了解這種一問一答的語言配對形式,還可以認識各種小動物。每本書里都會出現幾個不同的小動物。像今天講的繪本5就出現了前4冊沒出現過的小企鵝。
在給Echo買這套書之前,她的書都是以童謠、認知類為主,基本都是我說她聽,而這套書開啟了Echo一問一答的語言模式,同時讓Echo進入了語言敏感期的早期階段。
圖片來源于孫瑞雪《捕捉兒童敏感期》
說到語言敏感期,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敏感期?
圖片來源于百度百科
那這么關鍵的敏感期,我們到底需要注意些什么,才能讓寶寶的語言發(fā)展到最佳?
1.在寶寶的語言啟蒙初期,由于她的認知能力有限,起初最好通過簡單的 擬聲詞的學習,來引起寶寶說話的興趣,而擬聲詞的學習并不需要寶寶對文字的意義進行復雜的分析。除了擬聲詞, 兒歌、童謠、聲律啟蒙類音頻也可以幫寶寶磨耳朵,雖然這些音頻都是句子,但節(jié)奏感非常強,寶寶們即使聽不懂在說什么也會非常愛聽。
2. 日常生活中的溝通也很重要。雖然寶寶剛開始聽不懂,但也要和她多說話,這樣不僅是語言庫的輸入,同時還是認知能力的提高。無論是中文還是外文的啟蒙教育,都要注意:除了親子閱讀時間以外時間,也要多和寶寶溝通。即使是家長自問自答,也要說給寶寶聽。
3. 孩子剛開口說話時,不要急著糾正發(fā)音??梢苑怕俣茸屗犌?,但不要逼著孩子看你的口型,一遍一遍糾正,這樣會削減孩子說話的興趣,覺得自己說的不夠好,以后會說的越來越少。
4. 借助繪本的力量?,F在有許多經典的繪本可以幫助寶寶們提升語言能力。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寶寶的閱讀習慣。嬰幼兒的繪本注重圖文結合,就像今天介紹的《小熊寶寶繪本》一樣,是寶寶語言啟蒙的重要工具之一。
5. 夸張的語氣、豐富的肢體動作。幼兒啟蒙和青少年的學習完全不同,小寶寶集中注意力的時長很短,同時她還無法和你進行語言交流,所以如何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就變得十分重要,家長們千萬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其實語調的升降,簡單的肢體動作就能吸引他們。在給Echo做英語啟蒙時,她有幾個單詞記得又快又深刻,就是我加入了一些動作。比如:turtle烏龜,每次說這個詞時,我都會縮一下脖子。Echo學這個詞時,一直拿著這個卡片,讓我重復地說、重復地做動作。不她一會兒就記住了。后來第二天我說這個單詞時,她馬上就縮脖子。
6. 從自身找原因。 Echo1歲 3個月時,才剛開始能在我的腿上坐住,聽我“讀”一本書,這個讀的 意思是:她控制翻頁的 速度,我抓緊時間講。而朋友家的寶寶1歲3個月時,不僅能耐心聽媽媽一頁一頁講完,還能被故事感動得流眼淚。如果發(fā)現差距,我們最先想的應該是自己的 教法是否有問題,選擇的書籍寶寶是否喜歡等,而不是說:“寶寶笨、不是學習的料。 ”這些埋怨的話。
最后再給大家推薦幾本適合0-2歲寶寶閱讀的繪本:
1. 《蹦!》 蒲蒲蘭
2. 《小玻系列新版翻翻書》 全18冊
3. 《I Love My Dad》蒲蒲蘭
4. 《I Love My Mum》蒲蒲蘭
5. 《小艾和小象》 蒲蒲蘭 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