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偶希蒂(節(jié)選)

2014
2020-1-3 22:20 原創(chuàng) · 圖片4

一、捕鯨

在《小木偶希蒂》里看到了關(guān)于捕鯨的場景描寫,感覺有點奇怪,以前看到的是畫面,這次看到了文字描寫:

船員們飛快地劃著槳,向著那座灰黑色的小山全速前進(jìn)??雌饋恚嫦窦亦l(xiāng)的哈克貝利山,只不過時隱時現(xiàn),一會兒在這,一會兒又出現(xiàn)在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方位上。

杰里米·福爾杰第一個“叉到”鯨魚。不過,沒人嫉妒他的輝煌戰(zhàn)績。因為他必須要往這頭龐然大物身上投好幾根魚叉。受驚的鯨魚幾近發(fā)狂,差點掀翻小艇,把他掃進(jìn)海里。

……

此刻,它們正飛快地劃開水面,徑直沖向那個灰色的大家伙。鯨魚時而出現(xiàn),時而隱沒,不僅行蹤不定,還時不時噴出一股可怕的沖天水柱! 
 

……

槳突然停在半空,稍稍下滑的小艇似乎馬上就要消失在那黑亮亮的龐大身軀下。

……

果不其然,不一會兒,那個龐大的黑色身軀又從水里鉆了出來。這一次,它拼命掙扎,試圖甩掉自己身上的鉗制。那巨大的側(cè)影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它一邊噴出更多的水,一邊瘋狂地擺動尾巴,在海面上攪起圈圈白色漩渦。我已經(jīng)說不清它到底拖著小艇游了多久,鉆進(jìn)水里、又更加狂躁地沖出水面多少回。不過,當(dāng)汩汩血水出現(xiàn)在翻卷的白色泡沫中時,“戴安娜·凱特”號上所有的觀戰(zhàn)者都爆發(fā)出一陣歡呼:

“鯨魚不行啦,它快完蛋了!”

果然,沒過多久,鯨魚的掙扎就漸漸變?nèi)趿?。接著,人們也都住了手。它那龐大的身軀一點點浮出水面,接著慢慢翻轉(zhuǎn)過去,直到露出銳利的黑色魚鰭。甲板上的人們又是一陣歡呼,小艇上也接連傳來歡呼聲。

附上《海錯圖二》中捕鯨的畫。


二、刺青

船上的男人幾乎都有刺青,但誰的刺青都沒有比爾身上的精美。他一條胳膊上文著綠色的美人魚和海蛇,另一條胳膊上文著藍(lán)色的錨和鯨魚,而他的前胸,則幾乎被一艘三色快速帆船占滿。

請小朋友按描述幫我畫了個:

對比《海盜工作原理》中的刺青內(nèi)容:


涉及書: 
 

小木偶希蒂61人有 · 評價24 · 書評7雷切爾·菲爾德 著;梅靜 譯云南美術(shù)出版社 / 2018-05 希蒂的旅行,遠(yuǎn)至印度,歷經(jīng)多位主人,最終奇跡般的回到她的誕生地:緬因州普雷布爾家,然后作為古董被拍賣——歷時100多年。但故事并沒有真正完結(jié),她的下一位主人何時會出現(xiàn)?她的下一段旅程又會怎樣呢? 這本書涉及面很廣,經(jīng)過那么多地方,時間跨度那么大,每個地方有不同的風(fēng)土人情,每個時間段有不同的生活習(xí)性,不同的主人有各自的性格……每個點都有描寫到,以至于信息量太大,我的強迫癥又發(fā)作了,必須把要點理順才行?? 所以雖然我看的是電子版,仍然來回翻了很多遍來提取一些要素,做一張希蒂旅行“流程圖”。 同時,這本書看完最大的感受是:意猶未盡。希蒂的每一任主人,在丟失或舍棄她之后,又發(fā)生了什么呢?文中沒有再提,但讀者一定會想象的吧?至少我是這樣??所以,這也是一本很難得的看完電子版就迫切想買紙質(zhì)版的書??值得擁有。


海盜工作原理150人有 · 評價79 · 書評1[英]阿蘭·斯諾 著;陳靜抒 譯天津人民出版社 / 2015-09 這本書基本上每兩頁一個主題(一個對開)。我家最愛的是“海盜的一天”和“如何對付海怪”,這兩篇的內(nèi)容她基本上可以背下來了,所以常常會冒一句“船有船頭,我‘有’我腦”。在玩游戲的時候,也會突然從身上掏出一把“燧發(fā)槍”……不過在“海盜的武器”這一頁里,她最感興趣的應(yīng)該是“鐵蒺藜”。最后有一篇對歷史上著名海盜的介紹,像彼得潘里的胡克船長,海賊王里的大反派愛德華蒂奇,也就是黑胡子船長……總之,這本書里引入了一些海盜知識,又巧妙的揉進(jìn)很多無厘頭,很得小朋友的喜愛。五星推薦!


中國國家地理:海錯圖筆記· 貳856人有 · 評價198 · 書評6張辰亮 著中信出版社 / 2017-11 這本海錯圖筆記,越看,越覺得《海錯圖》真的就是一本有不少錯誤的小雜書。而張辰亮花那么多時間和精力去考證里面的生物,有意義嗎?但對于好這一口的人來說,自得其樂。 里面有些物種,是已經(jīng)或者瀕臨滅絕的。舊時人們?nèi)绾尾蹲?,作者考證得很仔細(xì)。看到這些,就像聽到地球的喘息聲一樣,心情沉重。人類真的是這個地球上最殘忍的物種。我總是悲天憫人,又無所作為。 書中寫到:每一代人總認(rèn)為自己所處的世界是正常的世界。不以為然。現(xiàn)在這個世界,大概不少人都覺得不正常吧。以前看過的書里提到一個很主觀的觀念:一個物種的消失,不是繁衍不下去的問題,而是地球覺得不需要它了。 我更主觀的認(rèn)為,這個世界,最不需要的大概就是“人”這種生物。


回應(yīng)1 舉報
收藏3
5年前
表示地點的“這”“那”,都得在后面加上“兒”。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喬小拱
喬小拱
2014
作者熱門日志
《中國神話繪本》閱讀筆記  贊13 · 收藏59 · 評論19
蟬及拓展  贊24 · 收藏49 · 評論16
我們的身體——新玩法  贊11 · 收藏31 · 評論1
陪玩樂高的一點反思  贊10 · 收藏20 · 評論6
《一座島嶼的100年》讀書記  贊6 · 收藏17 · 評論2
月亮冰激凌  贊7 · 收藏9 · 評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