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請假條居然能讓語文老師“集體傳閱”,我真是氣不打一處來

2019-4-25 21:30 轉(zhuǎn)載 · 圖片2

文 / 灰鴿叔叔 

現(xiàn)在的語文老師,已經(jīng)到這個地步了?

昨天臨睡前刷朋友圈,看到一篇《初三男生寫的這張請假條火了!語文老師集體傳閱》,再翻翻那些所謂的教育號,果然火了。

是怎樣的一張請假條呢?請看上圖。

考慮到這個字實在是辨識困難,我把全文復制一下。省得我過會兒發(fā)表意見的時候,大家覺得無理取鬧:

2019年4月21日,保送生簽字。時天女舞風,夏雨連綿。雙雁對歌,花人共樂??仗焐n蒼為誰泣,綠葉搖擺何人喜。選定二中,去事已定。

 

不以別九年同窗而悲,不以展三年光陰而悅。人世浮沉,惟靜而廣博者勝,惟智而淡泊者強。會當日以繼夜,奮發(fā)讀書,踏初中三年基礎(chǔ),博高中三年之大成。將勵精治學,不負吾之宏志,不負師友之祝愿,不負父母之驕傲,不負家國世界之渴求!

離別之時,惟因九年諄諄教導,循循善誘而感激吾師。遂許今后必多多看望,報吾師桃李之恩。又因九年互幫互助,玩耍共樂而念吾友。遂于臨別之時,抒吾一腔感激,以報同窗之緣。

 

于下兩月有余而至中考,甚幸可避之。然則學無止境,不可停也。保送生考試,難而重要也。故于2019年4月22日即吾之生日起,告假不來,懇請吾師批準,多謝!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只祝同學中考順利,馬到成功!故以此作別。

先表個態(tài):對這張請假條,我一點兒意見都沒有。孩子被保送,心里頭高興,請假條想寫出花樣來,完全可能夠理解。

我不理解的是那句“語文老師集體傳閱”,不理解的是各大公眾號甚至于媒體說,“通篇都是文言文”,“讀書的力量”,“特別有文采”,“隔壁學校的學霸”,“老師也被感染了”……

作為一個曾經(jīng)做過語文老師的人,我特別不能理解。

各位,你們有沒有仔細讀啊;各位,你們知不知道什么是文言文??;各位,你們感染的到底是什么?。?/p>

這張請假條,就是拽文圖個樂。把這樣的文字當初三的標桿,還“語文老師集體傳閱”——恕我直言,這是語文老師的恥辱。

倒不是我吹。三年級以上的孩子,我一小時就能教會他寫同款。

可能杠精會說,你行你上啊,你倒是教孩子啊。

真沒必要教。門口那些職校學生創(chuàng)辦的國學班都有文言文速成。

怎么速成?第一招是替換,第二招是加“也”。

替換,就是把“我”都改成“吾”(連“余”都不用的),“你”都改成“爾”;加“也”,就是在日常的短句里添加一些文言文里常用的語氣詞。腦袋一搖,感覺就來了。例如:

保送生考試,難而重要也。

這個語感大概就是“午飯吃什么,魚香肉絲也”??粗鴺芬粯肪托辛?,當標桿是萬萬不能的,至于“大喜過望、集體傳閱”,更是不知所謂。

這張請假條有沒有稍微像點樣子的“文言文”表達?可能也有。但占比高嗎?你再讀讀。我們的老師、我們的媒體,怎么就把它看成文言文,還把它當成“學霸”的范文呢?你們這種激動的心情是從哪里來的呢?

我一個朋友,兒子還沒讀到初三呢,昨晚也讀了請假條,隨后就感慨,她兒子小時候的作品“居然沒讓語文老師集體傳閱”:

這樣的詞,家長還在感慨“有形無魂”;那樣的請假條,已經(jīng)成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代表了(詳見那些公眾號的評論區(qū)),我看著都愣:

現(xiàn)在老師對好作文的標準,公眾對好文章的標準,已經(jīng)下沉到這個地步了?

什么是“魂”?

知名交大老師、互聯(lián)網(wǎng)批評家魏武揮(第二個頭銜是我編的)說,文言文照理可以更精煉,但結(jié)果卻搞得更復雜。這屬于炫技、玩弄文字,并沒有什么意思。你一百字就能說清楚的事情,非要用三百字,就是爛了。

我回復說,確實,主題就是“小生保送,甚樂。下周請假,拜拜?!?/p>

他畢竟是大學老師,比較嚴格,說“這請假條東拉西扯說了些啥,已經(jīng)失去了請假條的本意”。

我稍微寬容些。覺得這孩子被保送后,難免有些得意,寫請假條的時候心潮澎湃,忘記“請假條的本意”,想偶爾“不說人話”,也完全可以理解。如果是我收到這玩意兒,大概率會說:

“心態(tài)不要飄,好好練字?!?/strong>

會不會如獲至寶、大喜過望,然后覺得自己教出了一個文學奇才呢?完全不會。因為文學常識會對這張請假條有一個基準評價。更不至于說,“一生臨別,讀之甚妙。共賞之。”——妙哪里了嘛。就是短句里加詞,然后強押嘛。

我對好文章是有敬畏的,但不是對“拽文”有敬畏,不是對文章的“形”有敬畏。不是加點之乎者也就有古風,就有文化——如果我們把它當做好文章的典范,語文學霸的標桿,我們的作文教育就一定會走上一條死路。

可能有人會說,灰鴿你今天這話有點重,不就是一張請假條嗎?我再強調(diào)一遍,我對請假條沒意見,讓我感到困惑的,是語文老師、是廣大看客,看到這張請假條后,高呼“學霸”、“作文典范”的態(tài)度。

為了表示我說的不是“重話”,我轉(zhuǎn)幾個重話吧。

一位資深語文老師說:字既拙劣,文復不通,以此等文作教學成果展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足見當前語文教學界有多混亂。葉圣陶朱自清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教師評語也不通,何謂“一生臨別”?

一位媒體朋友說,幾句話就能說清的事,居然能寫那么多字,確實也是能力。哪怕冒著不通順的風險,也要想辦法湊押韻湊排比,這種能力——或可當官。

一位大學同學,現(xiàn)在的中學老師說,這不是有文采,這是掉書袋。如果有人把它看作標桿——

那這就是胡鬧。

本文轉(zhuǎn)載自公眾號:灰鴿叔叔


回應14 舉報
贊20
收藏11
6年前
這字也要多練練哈
6年前
哈哈哈,我今天一早看到了,第一對字有意見,還不如我家小學生。第二這哪里是啥文言文?第三真的不知道為什么好評如潮?吃瓜群眾說好就算了,語文老師追捧,真不知道語文老師啥水平?
6年前
通篇就是拽文,沒啥可說。后面舉例的詞也確實無魂,其實也算拽文。
TTX
6年前
看上去整個教育體系,從上到下,很少真正研究如何改進,而是樂衷于揣摩上意,好像這樣就中國夢了。然后間或把弱勢群體的中小學教育,拉出來批判下,背個鍋什么的。
6年前
那個初中同學的詞,我覺得還是蠻好的。老師這么一說,我都不敢贊嘆了!
6年前
字寫得真是不敢恭維
6年前
是因為這娃被保送,所以寫的文章自然也被抬高了身價。
6年前
說到底也是一種名人效應。
6年前
說真話的人太少了
更多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小花生小溪
小花生小溪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