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好快,一轉眼,娃已經成為幼兒園的小盆友了。
從上幼兒園第一天開始,娃就很開心,沒有任何哭鬧。這與孩子的個性、成長分不開,我前期做的一些準備,也應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今天我就一起回顧和記錄下:
1、提前一年,帶孩子感受幼兒園
我家對面就有個幼兒園,娃小的時候,每次幼兒園戶外活動時間,老人就會帶著孩子去幼兒園那邊看,幼兒園里的秋千、滑梯、攀爬架,讓孩子非常好奇和欣喜。她有的時候會說:“我也想去玩。”大人就會告訴她:“等你長大了,你就能去幼兒園啦?!边@是她對幼兒園的第一個好感。
兩歲左右,我?guī)奕?strong>參觀幼兒園,參加幼兒園體驗活動,她也漸漸明白,上課的時候,大家坐在小板凳上,幼兒園有美術、手工、英語等等各種各樣的課程。
此外,還可以經常和孩子說幼兒園里她感興趣的事情,比如玩具、小動物、手工、小朋友……太多的事兒可以激起孩子的興趣了。
2、提前“洗腦”,不灌輸給孩子幼兒園的負面信息
我家娃性格是屬于有點膽小的,到了陌生環(huán)境,會先謹慎觀察,慢慢融入。也因為這種性格,我一度很擔心她的入園情況。但是,這種擔心,我從未在她面前表現出來過。即使和家人在討論這些問題時,也是趁著孩子不在或者睡著的時候說。
要知道,孩子對大人的言談非常敏感,他們什么都懂,如果大人對幼兒園有微詞,對她本身有擔心,她會更加擔心和不安。
很多人,特別是老人,在一起聊天時會說幼兒園的各種不好,
比如當社會新聞版面出現虐童事件時,或者是自己家孩子在幼兒園生病時,他們會總結為“幼兒園老師哪能照顧得了那么多的孩子”“不聽話就會被老師懲罰”等等,甚至有人還會因此嚇唬孩子“你不能這么任性,等你上了幼兒園,看老師怎么收拾你”等等。
雖然幼兒園質量參差不齊,有很多方面也并不完善,但就我體驗的情況來說,幼師們大多數對幼兒心理都是有一定了解的,他們或者是學習了專業(yè)知識,或者是實踐經驗豐富,對孩子的行為和心理都有很強的包容度,我覺得這個是幼兒教育最最重要的一點。
我們自己在家面對一個娃都難免有雞飛狗跳的時刻,更何況老師要面對那么多個萌娃,多理解和溝通,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必要的猜測詆毀,只能讓雙方關系惡化,最終影響的都是孩子。
孩子進入幼兒園,照顧人從家長變?yōu)槔蠋煟绻议L總在孩子面前說老師的不好,試想哪個孩子會想去幼兒園呢?
但是我也不想對孩子說,在幼兒園一切都要聽老師的。這世上沒什么絕對,遵守規(guī)則和觸碰底線,都要讓孩子知道。
比如,我們可以這樣和孩子說:“在幼兒園你要遵守規(guī)則,但如果老師的要求讓你很不舒服,你也可以表達,回來也和媽媽說說?!?/span>
3、提前預告,對慢熱的孩子很有效
孩子剛入園,我們擔心的無非是孩子自理能力不強,上廁所、吃飯、喝水,自己不能很好完成,老師能不能有空來協(xié)助孩子。如果在家我們就教會孩子做這些最好,如果還沒能學會,那一定要讓孩子學會表達。
在家里還可以玩角色扮演游戲,你扮演老師,孩子扮演小朋友,或者倒過來。
比如吃飯,每次吃飯的時候我都會說,如果你吃完了一份,還沒吃飽,就可以和老師說:“老師,還不夠,能再給我盛點嗎?”
上廁所,教孩子喊“老師,我要上廁所!”
三歲左右的孩子很喜歡角色扮演游戲,這種方法孩子喜歡,也特別奏效,一定要試一試。
我家娃第一天上幼兒園,中午吃飯就吃了兩份,最后還不忘告訴老師“老師,你別忘了給我盛湯?。 ?/span>
我猜測一方面是她真的很愛吃(小吃貨本質),另一方面,她也想驗證一下,是不是幼兒園老師真和媽媽描述的一樣,想要再來一份,老師就真的再給。
當被驗證之后,她會更開心和有信心在幼兒園里度過。
4、繪本準備
大約入園前兩三個月,我密集的給孩子安排了很多入園繪本,之前有寫過文章,大家點擊劃線部分可以查看,
另一方面,除了這些功能性比較強的繪本外,一些緩解分離焦慮的繪本也很有必要,比如《魔法親親》、《一口袋的吻》、《我好擔心》等。
5、入園準備,讓孩子參與
上幼兒園用的小書包、衣物、照片等,都邀請孩子一起參與挑選,并告訴她,這是她上幼兒園要用的東西,她會很有自主感和成就感。
我家娃本來有個hello kitty的小書包,但是上幼兒園用有點太小了,于是我準備新買一個,本來給她挑了一個兔子圖案的,但她一定要一個還是hello kitty圖案的,最后我還是聽了她的意見,又買了一個類似圖案,但容量更適合幼兒園的書包。她非常喜愛這個書包,背著上學也自然非常開心和自豪。
最后的最后,我想說,孩子入園分離焦慮是不可避免的,只不過有的孩子表現明顯,有的比較隱蔽,家長能做的,就是理解、包容和引導。安心的陪伴,幫她做一些準備,相信孩子,一定可以順利進入人生的一個新階段。
愿每個萌娃都能順利入園:)
更多文章,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原來是張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