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fā)于公眾號【機器貓的四維空間袋】
雙減落地,讓我踏踏實實開始了漫長的陪玩模式,跟著小小牛頓玩了一些STEAM游戲,分享給大家
一、陶土游戲
陶土游戲的靈感來自小小牛頓的這兩套,左邊的小小牛頓科學啟蒙館好像絕版了,不過沒關(guān)系,小小牛頓STEAM里把陶土的主題更深入的講了。畢竟有多少孩子不喜歡玩泥巴呢?拉拉扯扯,搓搓揉揉,樂趣無窮。
小小牛頓STEAM中,把日常常見的材料做了類比:泥土、沙子和陶土的區(qū)別通過幾個比較,直觀展現(xiàn)出來了。
兩本書對于制作的步驟也很清晰,看完書我就買了兩塊免烤陶土回來試了試。
正好家里還有之前玩的丙烯顏料,陶土制作好之后還能上個色,不管做成什么樣子,有自己的作品總是開心的。
歪歪扭扭的成品
二、電梯主題
對于電梯的興趣來自生活,回家、商場、地鐵……哪里都離不開地鐵,有時能看到些不一樣的電梯,比如觀光電梯、透明的電梯井等等,看多了就會想知道電梯是怎么運行的呢?
《電梯來了》這本書很早就看過,不過那時候還比較小,理解和吸收有限,現(xiàn)在搭配小小牛頓STEAM再一起看,就直觀了很多。
《電梯來了》是科普性質(zhì)的, 圖解的形式把自動扶梯和升降電梯的剖面和原理展現(xiàn)得很詳細。
小小牛頓中的電梯和《電梯來了》有相似之處,角度略有不同,正好互相補充,加深印象。
原理了解完畢,再來動手制作一下吧!
木質(zhì)電梯是某寶買的,后面有電池槽,做好了之后用電梯拉動齒輪,除了沒有對重,我覺得算是較大程度展現(xiàn)電梯的運作了,優(yōu)點是便宜,效果也好,缺點是基本上需要大人來幫忙制作,因為用了很多小的螺絲,讓孩子來擰有難度,且有點費眼睛。
樂高則是看了好奇星小河貍的課程,先搭建了電梯井,再搭建了電梯,課程還會在適當?shù)臅r候停下,讓孩子們自己思考,選擇材料,看完還挺滿意的。
看看視頻中的效果吧!
三、液壓系統(tǒng)
喜歡車的話,當然對液壓這個詞很熟悉啦,不管是挖掘機的動臂,還是拖車的升降原理,都會用到液壓桿,可是液壓到底是什么原理呢,這真的難倒老母親了,感覺怎么都說不透呀。幸好,又在萬能的某寶上找到了液壓原理的手工,真是太直觀了。
視頻看得更清楚,原來液壓真的就是“液”“壓”呢!通過針筒的一推一壓,液體在透明管里流動,帶動了下一節(jié)手臂,通過這樣的制作,再也不怕孩子的十萬個為什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