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次的《我喜歡游戲》之后,用樂高演繹繪本成了我和女兒經(jīng)常玩的游戲,其中《來信了》很受歡迎,連著幾個星期演繹了很多遍。
來信了27687人有 · 評價13217 · 書評143[日]間瀨直方 文·圖;彭懿, 周龍梅 譯二十一世紀(jì)出版社 / 2011-09 這個系列中最有故事性的一本,有郵遞員對待工作的認(rèn)真態(tài)度,有助人為樂的小動物,有春天來了的美好寓意,我和寶寶都很喜歡。
繪本的故事內(nèi)容孩子已經(jīng)很熟悉了,所以第一步是搭建場景,全景如下:
搭建的過程沒有什么技術(shù)含量,就是用有限的磚塊,復(fù)原書中主要場景,并盡量營造白雪皚皚的氛圍。對于想象力豐富的小孩來說,幾塊磚就是一片樹林,過個橋就是翻山越嶺。一些簡單的小山、小橋我就讓孩子自己搭。
第二步就是和孩子一起在樂高人仔和動物中找出盡量貼合原著的"演員"。
人物和場景都有了之后,故事就可以開始了。不過我在劇情前加了個"寄信取信"的環(huán)節(jié),把桌游中的卡片當(dāng)作信件,跟孩子簡單講解一下郵筒是怎么用的。
從郵筒里拿出信件,放在籃筐里,郵遞員出發(fā)啦。
翻山越嶺中??
到了小村分發(fā)信件,女兒會一邊發(fā)信一邊喊"某某某來信了"。
還有一封信。女兒會自問自答:"這封信是給誰的呢?哦,是給大熊的"。
我念完地址后,女兒就拿著人仔向橡子山開去。
到了山腳,她就開始演了:"潺潺流水河和獨木橋在哪里呀?"又拿出小鴨子說"我知道潺潺流水河在哪里,我來帶路吧。"因為樂高里沒有水獺,就用鴨子代替了。
之后遇到小兔子小松鼠和小狐貍,都是如法炮制。女兒一邊操作著人仔在林中穿梭,一邊念著小動物們的臺詞,都不用我插手了。
到了大水青岡樹,她會大喊:"五郎先生,來信了?。?/p>
這里是我念熊的臺詞,一番對話后,女兒念道:"春天來了?。@出來一只大熊。
在她響亮歡快地念了第二遍"春天來了?。⒅螅械男游飩兌继鰜砝?!女兒一邊擺動物一邊說它們都睡醒啦。
尾聲,這朵迎春花女兒把它插在了大水青岡樹上。
最后郵遞員原路返回,停好摩托車,進(jìn)入郵局小屋,跟大家揮手告別,故事到此結(jié)束。
一開始演繹的時候,我是把繪本放在旁邊對照著看的,幾次下來就能脫稿了,對孩子的記憶力是一種鍛煉。2歲至3歲是幼兒的語言爆發(fā)期,這種類似角色扮演的游戲,也鍛煉了語言組織能力。用樂高搭建場景,也能鍛煉精細(xì)動作和想象力。
最重要的是,通過這些演繹,我們度過了一個個美好的親子陪伴時光,孩子的歡聲笑語是我最大的收獲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