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學還有一個月不到,許多學校已經(jīng)陸續(xù)開展家訪工作了,“老師拜訪家長,家長是否需要送禮”這個話題已經(jīng)逐漸引起越來越多家長的共鳴,如何智慧的巧妙的妥善的處理這一問題儼然成為老師和家長心中共同的難題。
許多家長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一起來看一看吧!
送禮派家長觀點
送禮:尋求一種心理安慰
@Jryuan:
難道我們不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我們周圍的都送錢,我們也要送。
@Zhiting2000:
還是得送,送禮的老師不一定記住,沒送的老師一定記住的,只要不當著孩子的面就好了。
@卿團媽:
要給也不能當孩子面。不過現(xiàn)在就是這風氣,不給吧怕人家都給了你沒做到位,我朋友說不管老師收不收,動作也要做出來,不收是老師素質(zhì)好,收了你也沒話說。
@追星云老大:
購物卡是少不了的,最好是兩張左右及以上。其他就看老師想了解些什么了。
@brian303:
我認識的也是送錢送卡,誰還送什么禮,人家才懶得拿呢。
問過送的朋友都是公辦的,聽說行規(guī)是這樣,大家都沒,如果不送是不是會對孩子有偏見,主要是擔心這個,其他理由不知道。
@cch5230:
第一印象絕對重要,家訪主要是看父母。一定要讓老師印象深刻。
我感覺首先家里要干凈整潔,多點書,少點玩具;幼兒園階段的成果展示,成長手冊,顯示父母的重視。做一份簡歷,讓班主任回去慢慢看。至于送禮,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就可以了,準備兩份萬一來兩個人。尺寸看自己咯,反正比幼兒園送三個要壓力小點。
@愛星辰:
好多家長還是送了的,送過禮的老師對待還是有點區(qū)別的。
不送派家長觀點
不送:孩子優(yōu)秀才是王道
@32177664:
朋友是學校管理層的,說是第一次不用送,一上來就送,容易把這些老師胃口養(yǎng)肥。
@洋洋天天快樂:
不用的,孩子優(yōu)秀對老師來說,就是最好的禮物。
@倬媽媽:
我覺得送禮是一方面是自己套牢,第一次送了以后肯定要長期打點,是筆不小的開支和心理負擔。
其次,我覺得要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老師和同學的喜愛,要讓他知道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對你好,唯一的方法是自己加油,這對他將來獨立進入社會也有好處。
從小到大要靠家長的打點獲得老師的關(guān)注和喜愛,將來進入社會肯定會失落,畢竟家長不能陪他一輩子。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打拼。
@Charliecw:
我覺得可以提高招待的規(guī)格(比如開好空調(diào),準備好高檔的茶水,水果,考慮開車接送等等)。
但是一般來說,家訪不是送禮的好時機,如果老師接下來還要走訪其他的人家,更忌諱送看得見的東西(要拎在手里的),太尷尬。這些都是次要的,主要還是孩子能不能討老師喜歡,可以不可以給老師的教學帶來幫助(比如競賽什么的)。
如果來訪的是多個老師,更不是送禮的好時候,送禮一定要分開一個一個人給(即使大家都心知肚明你每個人都給了),你也不能把這種事情放在臺面上做。
要知道,站在老師的立場是不愿意隨便收禮物的(除非個別很貪心的人),你和老師關(guān)系沒到某個程度,你的孩子是不是老師喜歡的類型,都會決定老師愿意不愿意收禮的。咱們中國人送禮,目的還是在改善關(guān)系,真是禮物沖著求人辦事去的,人家還真不一定敢收的。所以建議開始的階段先和老師混熟,幫老師出力,態(tài)度禮貌尊敬,關(guān)系到了一定程度再考慮送禮的事情。
@angel7859:
我也是這么認為的,送的東西再好再貴,如果孩子不理想,老師也根本不能改變什么的,反而讓孩子加深了對家長的依賴性!他會認為,反正我爸爸媽媽會幫我的!這樣只會害了孩子。
@鄭點林想:
老師到家中家訪,主要是認識孩子,沒有必要送?。?nbsp;
@萍之聚:
家訪好了,沒送禮,就準備了水果茶水,第一次跟老師交流,就送東西,感覺雙方都會有想法不好,老師印象也會不好的,還是保守點。
@小豬的媽咪2007:
送禮純粹是表自己的一點心意,我覺得這個就不用糾結(jié)了。最關(guān)鍵的還是小孩自己。小孩調(diào)皮不懂事,給老師添亂。你送的再多,也不管用。小孩成績優(yōu)秀,尊敬師長,你不送老師還能虐待你了。
@Wxrsn:
老師不會因為你給或不給而對孩子有什么特別差別的,關(guān)鍵看孩子。孩子好,哪怕你不給,老師也喜歡;孩子不靈,你再給,老師也不會很待見的。
再來看一看上海幾位民辦、公辦學校的在職教師,站在老師角度,這個問題是如何看待的。
收,還不收禮?聽老師說
通過微信我們請教了位于上海徐匯的某小學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X老師,在我們談到送禮收禮問題時,這位老師并沒有表現(xiàn)出太大的抗拒。但是他同時也表示,是否能把整個班級的成績都提上來才是老師最根本的任務,所以收禮這一行為并不一定能實質(zhì)上得到老師的照顧。
之后我們又聯(lián)系到了在某民辦學校供職的C老師,C老師表示,民辦學校送禮現(xiàn)象也存在,從實際作用上來說,因為民辦學校對于教師的獎懲制度的主要依據(jù)是所帶班級的整體成績,所以老師本身對所有學生相對均衡,是否送禮并不會影響老師對任何一個同學的關(guān)注度。當然送禮行為可以拉近老師和學生家庭的距離。
我們通過私信聯(lián)絡了家長幫社區(qū)上一位深度潛水的浦東某校S老師,他坦言,家長的送禮讓她不知所措。一方面自己并不能給到每個送禮的家長一個相應的回報,班級里的同學太多,每個都送禮,不知道到底該兼顧誰,而且小學階段學習并不是只靠老師盯著就可以的,家庭的引導和孩子本身的努力密不可分,許多家長往往以為送了禮就萬事大吉兩手一攤,可實際結(jié)果并不是那么回事。另一方面,大多數(shù)家長所贈送的禮物并沒有太多實際用途,“送禮送不到位,那不就是浪費嗎?”,S老師哭笑不得的表示去年教師節(jié)她一共收到了一百多張月餅券,還有不少家長甚至偷偷給她充手機話費,而教師的號碼都是集團號碼,話費是學校全額報銷的。
老師來家訪,如何正確對待?
這也是新一年級家長迫切需要面對的問題,怎么和老師第一次見面留下好的印象?在接下來的五年里該跟老師保持什么樣的距離呢,或者說該如何配合老師的工作呢?
以下是根據(jù)前輩家長和在職教師總結(jié)的一點經(jīng)驗。
1、老師來家訪是非常普通的事情,一般不會做特別準備,也不會讓孩子特別準備來迎合老師,一切照舊,表現(xiàn)出最真實最自然的狀態(tài)就好。
2、不卑不亢,保持適度距離,太遠會被忽視,太近容易被左右。自己做好自己的安排。
3、參加班級的家委會,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時間出時間,有服務出服務。老師叫干啥就干啥,家委會叫干啥就干啥,反正就是不做牽頭的,但緊緊跟隨大部隊。
4、讓小孩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老師眼里留下良好的印象。老師要求家長配合的事情,積極配合。緊跟大部隊。
5、讓老師覺得你們是肯用心的家長,重視溝通。
6、家訪最重要的是跟老師建立一個日后可以暢通聯(lián)絡的渠道,手機啦,郵箱啦都可以,如果有加入家委會為班級出力的心愿,這時候提出來也很合適,其他的,來日方長,慢慢互相了解,慢慢磨合就好了。
-------------------------------------------------
作為家長,一方面確實想表示對老師的感謝,另一方面也多少想讓老師對自己的孩子多照顧些,這是人之常情,能想到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送禮。可是送也要送得有技巧,用最得體的方式、最合適的尺度,最大地表示自己的心意。今天,手手君就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實用的技巧以及雷區(qū)。
聲明一點,雖然這篇文章可能有些三觀不正,但手手君相信,絕大多數(shù)老師都是認真敬業(yè)的,不會因為有沒有禮物就對孩子態(tài)度有所差別,很多老師會拒絕或者退回家長送來的禮物。對她們來說,孩子的快樂成長就是最好的禮物!祝老師們節(jié)日快樂!
本文由手手君原創(chuàng)。
1.時機
教師節(jié)自然是要送的,但不能逢節(jié)必送,那樣會讓自己的錢包很緊張。
比較好的方式是一年里在教師節(jié)外選擇兩個節(jié)日給老師送禮,比如端午和春節(jié),因為這兩個節(jié)日和教師節(jié)的時間跨度比較均衡,不至于過于集中,有些家長會把端午替換成老師的生日,這樣顯得更有心意。有些學校老師寒暑假時會來家訪,這時候送也很好,道理大家都懂的。
總之,送禮不用太頻繁,但也讓老師感覺一年到頭家長都在傳遞心意。
2.尺度
尺度因人而異,手手君建議,給老師送禮不必價錢昂貴,但是一定要有新意。
道理很簡單,這次價錢貴了,下次就只能更貴,而且昂貴的禮物也會讓老師覺得燙手。所以禮物的價值一開始不要很高,隨行就市,然后小幅度上升即可。
那么怎么樣的尺度算是“隨行就市”呢,各地經(jīng)濟情況不一樣,根據(jù)手手君昨天在上海、北京、廣州、杭州等大城市家長中隨機做的調(diào)查,基本不要低于500元。當然如果你是土豪那不在討論范圍內(nèi),手手君聽說過有家長每次一個名牌包、或者送老師全家出境游的。
3.選擇
剛才已經(jīng)說了,禮物不一定要很昂貴,但最好要有新意。
這句話可以分兩層理解:
第一,如果你想不出有新意的禮物,那么購物卡、禮券是最好的選擇,適用面廣、體積小、價格明確。
第二,如果你知道老師的喜好(情報工作很重要),比如文藝范的女老師可以送送時下熱門的演出票,打扮比較潮的可以送送新銳設計師牌子的小包、絲巾,有孩子的可以送送很棒的親子游樂券,男老師可以送炫一點的數(shù)碼產(chǎn)品……總之,在你的預算范圍內(nèi),你送的禮物也代表你認為的老師的品位,所以送對了絕對皆大歡喜,還能在老師心中保持適當?shù)男迈r感。
4.方式
這點很重要哦!前面3點都做對了,這點做錯就是功虧一簣。
小凡媽的兒子今年讀小學2年級,她的做法是每年教師節(jié)都讓兒子親手畫一張給老師的賀卡,然后悄悄把一張500元面值的交通卡塞在賀卡里讓他帶到學校交給老師,一直都很順利。
不過,有一回碰上某位老師收下了賀卡,但把交通卡夾在一本小本子里讓兒子帶了回來,這讓小凡媽有點頭疼,正好沒過幾天就是中秋節(jié),本想買盒月餅,又覺得體積太大,兒子拎過去太招搖。想來想去,她試著買了一罐品質(zhì)很高的茶葉,包裝非常風雅,又親手寫了張賀卡,快遞到學校,寄件人一欄只留了手機,名字寫得非常潦草,確保別人認不出。當晚,她收到了老師發(fā)來的感謝短信,表明禮已收下。
在手手君的調(diào)查中,許多家長甚至老師都認為,“快遞到學校”是比“讓孩子送到老師手中”和“自己直接交到老師手中”更好的方式。道理很簡單,當面親手送,若是碰到推來推去多少有些尷尬;如果讓孩子帶給老師,一方面會讓孩子過早接觸到“送禮”這種比較世俗化的事情,另一方面,不懂事的孩子很可能把握不好送的時機,辦公室鬧哄哄的時候大咧咧把禮物往老師桌上一放,“這是我媽媽讓我送給您的”,你說老師會不會收呢?
來,總結(jié)一下,你可以怎么比較隱蔽滴送禮~
可以塞在孩子的書包里,然后發(fā)短信或者微信給老師,讓老師自取,這個方式更適合幼兒園。如果孩子回來的時候東西還在,說明老師可能婉拒了,不用再勉強。
傍晚放學時去學校接娃,留下來和老師聊聊天,在周圍沒什么人的時候把禮物給老師,但是注意最好不要讓孩子看到。
快遞到學校,落款千萬不要寫自己的名字,信息越模糊越好,老師看到賀卡自然會知道是誰送的。
直接放到門衛(wèi)室,寫上收件老師的姓名電話,不要有落款?;仡^發(fā)個消息給老師提醒她來領(lǐng)取。
錯峰送,一般每年的教師節(jié)和中秋節(jié)都比較近,你可以選在中秋節(jié)送。
如果有多位老師要送,可以委托一位比較熟的老師代為轉(zhuǎn)交。這個方式在幼兒園比較合適。
不過,就算是當面送禮,也記得千萬不要在送禮的時候說以下的話——
1.“老師 ,這禮您一定要收下。聽說馬上要評選三好學生了,您看能不能幫我們家孩子爭取下?”
2.“老師,我覺得您比我孩子幼兒園時候的老師好多了,我給她們也送禮的,我這個人一直很尊重老師的,但她們收了以后也沒對我孩子好多少……”
3.“老師,我們家經(jīng)濟情況很普通的,這張500塊的超市卡是我特地去買的,你一定要收好哦!”
比送禮更好的
是幫老師把事辦好!
首先,是辦好能為班級增光添彩的事。
妮妮爸從女兒幼兒園開始,一直到現(xiàn)在的小學四年級,從來只許太太在教師節(jié)那天送老師們一些小禮品,其他時候啥都不送,可老師們都很喜歡妮妮爸。
原來,但凡老師派給妮妮爸的活,他一直完成得很好,不管是文藝晚會家委會領(lǐng)唱、還是為學校微信寫文章、做做手工創(chuàng)意之類,班級活動需要用車或參觀的時候也積極聯(lián)系社會資源,妮妮班級的活動和宣傳在全校甚至區(qū)里都挺有名,老師很自豪,自然對妮妮爸也另眼相待。
其次,是辦好老師所托之事。
榮榮媽是一家三甲醫(yī)院的護士長,她幾乎從不送禮,但卻和榮榮的歷任班主任都是好朋友,因為榮榮媽本來就是熱心腸,老師們有親朋好友托過來的看病需求,她總是積極幫忙牽線聯(lián)系,在本院看病的還親自陪同。
同樣,小藍媽是一家外企的資深HR,有次班主任托她幫侄女找工作。由于資質(zhì)并不出色,小藍媽費了很多關(guān)系,終于為她搞定了一家國企的辦公室崗位。老師也知道這事的難度,當然很高興,后來在關(guān)鍵時刻也確實幫了小藍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