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拖延癥,我真是一個頭兩個大!
每天早上,我家總是特別匆忙。乃凡8點之前要到幼兒園,路上要花20分鐘,也就是說最晚7:40就要出門。再加上她總是想在進教室前玩一會兒,至少又要提前10分鐘。乃凡7點起床,因為要在幼兒園吃早餐,半個小時時間穿衣洗漱本來是綽綽有余的,可是她的拖延總是讓這30分鐘過的好像打仗一樣。
6:50,我起床了,把乃凡的衣服按順序在床邊擺好。這時候其實她已經(jīng)醒了,就是不起床,在床上滾過來滾過去地看著我忙活。
把她拉起來,看著她脫了睡衣,做出一副準備穿衣的架勢,我就抓緊時間去洗漱了。
洗漱完回房間一看,還光著PP,正在認認真真讀書!我的小姑奶奶啊,這是用功的時候嗎?!
連哄帶勸之下,總算心不甘情不愿地放開書??粗闷鹦⊙澭潱亿s快自己去換衣服。
換好衣服回房間一看,不由得怒從心頭起!她竟然在認認真真疊衣服!這是勤快的時候嗎?!
強壓怒火,默念:冷靜,冷靜,親生的,隨我,隨我。
又是一番軟硬兼施,終于換好了衣服。接下來洗漱,喝水,吃奶酪……每件兩三分鐘就解決的小事之間都間隔著漫長的拉鋸戰(zhàn)。最后出門時我已經(jīng)滿腔怒火,而她還要在鏡子面前做做鬼臉……
怎么能讓她在早上積極主動迅速地把自己收拾利索出門呢?談心,講故事,讀繪本,做時間表,貼小紅花……各種辦法都試過了,效果可以說是夏至正午的竹竿——一點影子也沒有。
可是,每個人都是有弱點的,油鹽不進的乃凡也不例外——那就是進教室前的游戲時間!自從被我抓住了她的這個“把柄”,一切拖延迎刃而解。
根據(jù)經(jīng)驗,乃凡在進教室前最多可以玩10分鐘。但是對還沒有時間概念的乃凡來說,10分鐘太抽象了。我偷換了概念,告訴她最多可以玩10次。
于是——
不起床:你現(xiàn)在在浪費時間喲,今天只能玩9次了。
不穿衣服:再不趕快穿好衣服,今天只能玩8次了。
邊吃邊玩:哎呀哎呀,已經(jīng)這么晚了,我看大概一次都沒時間玩了吧?
一聽到游戲時間像沙漏一樣越來越少,乃凡就著急起來,一邊叫著不行不行10次10次一邊飛快地穿衣吃飯。黑心父母在一旁笑而不語。
在強大誘惑的激勵下,乃凡的早間生活終于變得節(jié)奏順暢起來,有時候竟然7:20就換好鞋要出門了,反而是我自己還沒準備好呢。
可是,這個方法也只能治療早上的拖延癥,出門玩不回家、吃飯拖拖拉拉、做作業(yè)邊做邊玩,晚上不睡覺……還有一個又一個的難關等待攻克呢。威逼利誘畢竟治標不治本,怎么養(yǎng)出一個作息規(guī)律、做事利落的姑娘,還在努力探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