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能量=管理時間
人的能量就像杯子里的水,每有一件事情需要你去處理,你杯子里的水就會倒出去一部分,所以,一天下來,最后杯子就會被倒空,你還有力量去管理嗎?自身的體力和精力會造成家庭的矛盾和沖突?誰能給我們的能量杯加滿水呢?杯子見底了,我們能給家人什么呢?如何加滿能量杯,要預留自己的時間,這里呼吁老公關愛老婆。
二,先心情 后事情
因為孩子大都以個人為中心,如果父母以及周邊家庭成員產(chǎn)生爭執(zhí),孩子會害怕,善良的孩子會覺得是他自己的錯。所以,在碰到家里事情的時候更要先心情,后事情。
如何做到呢?先等一等,18分鐘左右,待雙方杏仁核都沒有被劫持的情況下再來處理問題。
三,主動媽媽 pk 被動媽媽
希望爸爸主動參與到育兒當中,不要等重要的事情緊急了再做。主動媽媽更容易找到心流,完全投入。
四,時間是最稀缺的愛
孩子從出生到6個月,吃喝拉撒全都依賴自己的媽媽,這時孩子處于共生期,媽媽和孩子的時間是完全重合的,如左上圖。6個月后,如果爸爸沒有太多投入,那就漸漸疏遠了媽媽和孩子,成為左下圖,而如果爸爸很早投入,三個人有共處時光,也有分別時光,那么就會出現(xiàn)中間圖的狀態(tài)。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有了自己的生活圈,最后就變成了右圖中的樣子。
世界上沒有一種愛是以分別為目的的愛。正如紀伯倫所說,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而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他們是借我們而來,但卻不是從我們而來。雖然和我們同在,卻不屬于我們,我們可以給他們愛,卻不可以給他們以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他們也可以庇護自己的身體。我們可以庇護他們的身體,卻庇護不了他們的靈魂。
從臍帶的剪開,意味著第一次從身體上的分離;從走路開始,意味著第一次從行動上的分離;從斷奶的那一天,意味著第一次從營養(yǎng)上的分離;從孩子上幼兒園的那一刻,意味著第一次從社會關系上的分離。
要允許自己有自己,允許孩子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