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倆聊天的時候,Charles先生常常會語出金句。不記得我跟他說了什么,他說,“我這么多年就沒干過什么別人看起來容易的事兒?!?/p>
就比如當時買房子吧,別人都跟我說,不行的不靠家里人支援是買不起房子的!然后呢,兩年,我自己攢錢買房了。
就比如咱倆談戀愛吧,別人都說,不行的異地戀不靠譜啊!結果呢,咱倆結婚了。
再比如調(diào)動吧,別人還說,不行的調(diào)動太難了沒人搞不定的!結果呢,咱倆團聚了。
再說我辭職吧,別人又都說,不行啊出去找不到好工作啊不穩(wěn)定?。∪缓竽?,我辭職了也活得好好的。
現(xiàn)在,如果有人跟我說,你一定能干成一番事業(yè),那我心里肯定覺得沒底。但是別人都說,不行的實現(xiàn)一個想法太難了你搞不定的!一聽這話,我心里特別踏實,他們說不行的事兒,我肯定能干成。
當他拍著小胸脯說,一聽他們說這不行那不行,我心里就特別安心的時候,我覺得這位同志臉上閃現(xiàn)著耀眼的光輝,bulingbuling的。
有時候我會想,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又是什么樣的?
先給大家看兩張圖片吧,是M ·斯科特·派克的經(jīng)典心理學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給出的兩個例子。
為什么要說這些例子呢?因為,25歲以前的我,和書里描述的情況一模一樣!
什么都覺得不對,但是又什么都解決不了,所以,任何時候都糾結和焦慮。我偶爾想起來那時候聽我抱怨的朋友,真心為她們感到無奈,因為我對她們說過的話,真的挺招人煩。
甚至在近期之前,我還不覺得有什么問題。直到看到這本書,才意識到,我最大的問題,是逃避。逃避困難,逃避責任,逃避沖突,逃避人生。不敢面對生活的種種,就是一種逃避,逃避必然帶來一連串的問題,問題衍生久了就是困境。
那Charles先生呢?我最大的缺點,就是他最大的優(yōu)點。他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思考力強,決斷力強。(當然,他也不是任何時候都能直面任何困難,不過我們都在進步和改變。)
上面我舉出的例子,是這些年我們做成的許多大事,回顧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他處理問題有幾個值得學習的地方。
第一,自己思考,自己分析,自己判斷,不容易受別人影響。這個問題關涉每個人的性格,他的性格比較倔,不太能聽得進別人的話,所以他做事思考,都比較自我。這樣性格的優(yōu)點就是,執(zhí)著,專注,缺點就是自我。不過好在他經(jīng)過多年的歷練,也能聽得進身邊人的話,能看到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
但是這種性格是變不了的,凡事都喜歡自己想、自己算計。我們買房、買理財、分配家庭財產(chǎn),甚至他分析公司的情況、分析一件事的利弊,都喜歡列出來正反兩面,來來回回的想、論證,得到一個結論后才能告一段落。
第二,做出決定后不拖泥帶水,找到目標后一心一意的做事。這么多年,我從來沒聽他說過一句,如果怎么那就好了這樣的話。反而最常做的就是,窩在一個角落里慢慢地想、慢慢琢磨,要不就是一聲不吭地做些事。
我沒聽他發(fā)過什么誓,立過什么flag,就是想做就去做,不做就放下了。反復、半途而廢,他肯定有過,但是用長遠的眼光來看,放棄的就徹底放棄了,比如考證,堅持的也一直堅持著,比如學英語。
他不會用一些理由去勸自己,也沒有找一些理由來騙我。
第三,凡事聽從內(nèi)心的想法,沒有自我割裂。我經(jīng)常會選擇困難,他就很無語,逼著我去做決定,然后跟我說,你不能總在不同的答案之間搖擺,你得學著堅定一點。
他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是出自內(nèi)心的欲望,很少有猶豫糾結的時候,這是我特別佩服他的地方。決定的做出,來自于前兩步的思考、分析和判斷,每一步都是內(nèi)心所想所感,自然能專心致志的做下去。
別人所謂的太難了,是因為說這句話太簡單,順口而已,更因為自己沒有去做過、沒做成過,所以說難。
而Charles先生的自信,在于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該怎么做。他所謂的心里踏實,不是盲目自信,而是對自己的觀察、思考、判斷和行動力有信心。
我是一個習慣于低頭走路的人,木然、磨嘰,他是一個善于收集信息,然后做決定的人,靈活、善斷。但是我們都不是完美的人,各自有各自的缺點。
生活要的不是完美,不是我們每天都做得多么好,而是長久的時間連接在一起以后,我們實現(xiàn)了什么樣的目標,把生活過得多么好。
這篇文章不是在自夸,是我在想,所有人都說好的事,都說很簡單的事,已經(jīng)不需要我們?nèi)ヲ炞C了。我要去做的,是自己心里沒說出來的事,是我自己認定的事。
三公子那句話可以用來作總結:讓他們接受過程很難,讓他們接受結果卻相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