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路上的明坑:絆腳石
有了孩子后教育孩子變成了一家人甚至幾家人的事情,面對那個軟糯的小人兒家里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想對他好。家里的教育也分為四大派別:祖父母派別、外祖父母派別、爸爸派別、媽媽派別,別疑惑……自古以來爸爸就是上天派來考(tian)驗(luan)你的!
有些開明的長輩們,早早的退出了教育的前線,享受夕陽無限好。爸爸媽媽們擔起教育重任,掌控教育大局,制定教育方針。然而,對媽媽們來講:她們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孫儷微博說:妹妹,你今天吃飯不乖,晚上不可以看電視,玩玩具了……還沒說完,爸爸就沖出來了:可以了,可以了,她已經(jīng)很怕你了……爸爸在家就是我教育孩子的絆腳石。
我高中同學樂樂媽說:晚飯我把飯菜端上桌,對還在一旁看電視的樂樂說:“寶寶開始吃飯咯,去,先把小手洗一洗?!笨礃窐粪街欤辉敢怅P掉電視,爸爸就說:“看就看一會吧,平時功課那么多,讓他放松一下。”
九點是樂樂上床睡覺的時間,媽媽對樂樂說:“寶寶上床睡覺啦!”結果爸爸卻說:“我難得在家陪孩子,讓他多玩一會吧。
爸爸在家一晚上已經(jīng)不滿足于絆一次了……
育兒路上面對豬隊友的各種當面拆臺,教育觀念的停滯不前,教育方式的簡單無趣,媽媽們的雞娃之路又難又艱辛。
我一個朋友的家庭就是這樣,由于爸爸總是心疼女兒,經(jīng)常當著她的面和媽媽爭執(zhí),所以她女兒每次不想按照媽媽的要求去做時,她就會借口“爸爸說了……”來塘塞媽媽。而每一次爸媽為她的事爭執(zhí)不下時,小朵就會躲在一旁玩手機。
心理學上認為:
父母長期意見不統(tǒng)一,孩子很有可能養(yǎng)成回避型人格。回避型人格的孩子,見到困難常常會選擇繞著走,或者完全地依賴別人,即使有錯誤,也會為自己開脫,沒有責任感。
你以為媽媽們就會這樣退縮嗎?
教育環(huán)境對孩子的影響不比教育方式差,父母意見向左,教育分歧嚴重,這種潛移默化的負影響是非常大的。為了教育大計,兩位隊友需要教育上協(xié)同作戰(zhàn),統(tǒng)一教育方針。
確定主導的一方,另一方鼎力配合。
由于和孩子生理上天生的聯(lián)結,媽媽們常常在孩子最初的幾年,付出了更多。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首先得確保家中有且只有一個標準和規(guī)則,媽媽可能會具有較多的育兒話語權。在尊重、溝通、互相理解的前提下,爸爸們的支持與配合,就是教育上最關鍵的一步。
比如:平時九點鐘媽媽就帶樂樂睡覺,那么在陪孩子下象棋的爸爸應該在這個時間之前提醒孩子:馬上就九點鐘,要準備上床睡覺了哦,我們明天找個時間再玩吧。這樣做的好處是:沒有打亂媽媽的計劃,讓孩子明白到了時間就該去睡覺。
私下協(xié)調,抓大放小
雖然孩子的教育以媽媽為主導,但爸爸也會有不同的意見。此時,雙方若是當著孩子的面爭吵起來,難免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負擔:他們都是因為我才吵架。當面指責對方,更是對自己愛人的不尊重。育兒本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孩子面前抓大放小,統(tǒng)一戰(zhàn)線,細枝末節(jié)私下解決。
互相體諒,學習科學育兒方法
在育兒的路上的學習,爸爸要跟上媽媽的腳步,發(fā)現(xiàn)問題,雙方正視問題,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達到共識,及時改正自己,這才是重點呢。
盡管育兒路上我們披荊斬棘,但只有得到家人的支持配合,才會讓我們走得越來越順暢,而充滿愛的成長環(huán)境,能不斷地彌合家庭教養(yǎng)方式上的鴻溝。
育兒路上的暗涌:比絆腳石更大的風險,是我以為……
比起絆腳石,這些明確的教育坑洞。
更大的風險是:我以為、我覺得……我不會……我懶的……我沒時間……
這不僅拖家庭教育后腿,更拖孩子成長后腿。
英語啟蒙觀念錯誤,耽誤孩子3年成長
多多媽媽意識到英語啟蒙方式的不正確,求助朵媽(巴迪英語創(chuàng)始人)
多多媽媽
英語水平:可以說非常nice的媽媽
英語啟蒙意識:停留在“我以為、我覺得……”
英語啟蒙成果:孩子3歲半開始至7歲在某線上英語品牌學習3年,進步較慢,可以說沒有達到3年啟蒙后聽說自如的效果……
英語啟蒙付出:10萬大毛花出去了,心疼錢的同時,更心疼孩子錯過的語言黃金期。
從不自信到邁出第一步,小小橙媽媽獲得了莫大的驚喜!
小小橙媽媽
英語水平:啞巴英語
英語啟蒙意識:不自信,但接受朋友的意見,從開始完全不自信自己可以給孩子做英語啟蒙到接受朋友意見,通過【巴迪英語】將孩子帶進了正確的英語啟蒙之路。
英語啟蒙成果:小小橙4歲半,2周時間已經(jīng)在不斷輸出了
英語啟蒙付出:1999元/年/280課,每節(jié)課僅7元
有了孩子之后每位媽媽都是鬧鐘+經(jīng)紀人
每個孩子都是明星,將來的星路坦途與否,經(jīng)紀人的培養(yǎng)意識與方式定成??!
來來來,看一下這屆經(jīng)紀人
@雅然然然然~
除了工作,我的知識面都挺廣的……接下來準備跟我兒子一起學英語。
不對,我兒子還沒脫尿不濕呢?。。?!那就讓老母親先一步成才吧!
@媛啊媛
為了身教,32歲準備考研,36歲順利畢業(yè);33歲陪學國際象棋,4年了教練說我可以參加個大師賽,34歲陪讀學書法小篆的心經(jīng)竟然有人要買;古琴十幾首曲子也能信手拈來……其實,自己上學的時候就是個學渣。
@奇斯妙想
昨晚做著大娃的拋物線、反比例函數(shù)還有分子原子化學方程式,等大娃也睡下了,又拿起二娃的新概念惡補~~~這場面,還別說,一點不犯困。
作為中年老母,育兒的路上怕過誰?
這屆經(jīng)紀人深知:任何事業(yè)上的成功都無法彌補教育上的失?。?/span>
寫在最后:
英語啟蒙觀念很重要,都9012年了還想把孩子扔給培訓機構,還以為上幾節(jié)線上課程就能學好英語?還想花錢圖省事兒?如果花錢就能當明星,還要經(jīng)紀人干啥呢?
--End--
您每天10分鐘的陪伴
會帶給孩子十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