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前去東小口公園看見邊上有大人騎車,才了解到昌平修了一條42公里綠道,可以從奧森北園騎到(或步行到)十三陵水庫,七月一日剛開放。
于是這個周末一家人決定去試騎一小段感受下這條綠道。我們起點在東小口森林公園東南門,娃帶著他的小自行車,我和隊友掃了兩輛共享單車, 出發(fā)!
我們的行程主要經(jīng)過了兩段路。第一段路在東小口森林公園和東小口城市休閑公園分界的地方,大約兩公里,是一條獨立于兩側(cè)公園的雙向自行車道,炎炎夏日里穿行于森林之間,平面蜿蜒但地形平坦,適合剛學(xué)騎車的小朋友,隔一段路還有休息亭。
從東小口城市休閑公園東北角出來后,要跨過一條小河溝(此處有一小段車行道),然后右轉(zhuǎn)進(jìn)入對面的賀新公園,開始下一段路的騎行。
賀新公園內(nèi)的綠道更寬,是防滑顆粒路面的雙向自行車道+慢跑道+步行道。這里的樹沒有前一段路高,夏天比較曬,但騎起來有風(fēng),還能接受。這段路地形上下起伏明顯,爬坡時娃特別來勁,為的是享受下坡飛起的感覺。自行車道上隔一段就印有“森林騎行”的大字,外加一個自行車小知識,比如山地自行車是哪一年在美國出現(xiàn),自行車聯(lián)合會是哪一年成立的,自行車項目哪一年進(jìn)入奧運,等等。有時看到這條綠道為了躲開一棵大樹突然拐了個彎,還是會欣喜一小下。
賀新公園中間被一條叫中東路的繁忙道路隔開兩半,雖然只是個雙車道但估計是車太多了,路兩邊的公園電動門都是關(guān)上的,保證安全。我們差點兒以為此路不通準(zhǔn)備回頭,這時看見保安大哥問了一句,原來要人工開電動門,可以繼續(xù)騎行。(就是下面這個門)
賀新公園里幾乎沒有見到什么游人,但有個大滑板池,還有教認(rèn)識常見郊野動物的鏤空金屬墻,這些景觀小品設(shè)計得都挺有意思。
賀新公園內(nèi)的騎行道一共也差不多兩公里,到了北門我們就原路返回,加上去綠道的路,這天一共騎行大約十公里?;厝ヂ飞隙吥苈犚?3號線在空中呼嘯而過的聲音,心想是不是下次能騎到一個地鐵站?;丶乙豢吹貓D,發(fā)現(xiàn)綠道上最近的地鐵站是地鐵昌平線的鞏華城站,也就是昌平濱河森林公園的位置,那至少要騎20公里,這個距離對于剛學(xué)會騎車的娃,還需要努力練習(xí)??!
恰逢奧運開幕,回家后帶娃看了央視網(wǎng)站的奧運項目介紹,沒想到娃對奧運會充滿了興趣。每個項目一個小圖標(biāo)點進(jìn)去,幾分鐘簡單清晰易懂的視頻加動畫介紹。里面就有公路自行車,場地自行車,山地自行車,還有兩個小輪車項目。推薦喜歡運動的小朋友可以看看這個介紹。
手機版的網(wǎng)站也可以找到這些視頻:
https://app.cctv.com/special/m/topic/index.html?itemId=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