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讀書筆記

2023
2019
2021-8-9 21:23 原創(chuàng)

1.經(jīng)常檢視內(nèi)心,多做自我批評,對父母來說極為重要,以免把破壞力傳給下一代。 
2.當你對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或提出要求的事情感到憤怒時(或產(chǎn)生其他負面情緒,包括怨恨、挫折感、嫉妒、厭惡、恐慌、惱怒、恐懼等等),最好把它視為一個警報。那個警報不是在提醒你,孩子肯定做錯了什么,而是表明你的記憶閘門又被打開了。 
模式通常是這樣的:當你對孩子發(fā)飆或表現(xiàn)出過于激動的情緒時,是因為你必須用那種方式來保護自己,以免你感覺到你在孩子那個年紀所經(jīng)歷的感受。你沒有意識到,孩子的行為可能觸發(fā)你過去的絕望、渴望、孤獨、嫉妒,或不自信的感覺。所以,不知不覺中,你挑了一個簡單的做法:你不去試圖理解孩子的感受,而是直接發(fā)飆,或陷入沮喪,或開始恐慌。 

3.1.首先,找出那個聲音。 
2.別理會那個聲音,也不要和它爭論,把它視為一個難相處的人就好。它講什么,聽聽就算了,別放在心上。例如,你可以心想:“反正你有權發(fā)表意見。” 
3.走出舒適區(qū)。去做內(nèi)在批評者說你做不到的事情,你會因此找到更多的自信。當你開始懷疑自己時,就回想你做到的事情。 
4.意識到你把自我批評傳給孩子的危險。知道那個危險性,會讓你更有動力去注意它。 
?練習:揭穿內(nèi)在的批判聲音 
隨身帶著紙筆,記下一天中冒出來的所有自我批判。以前你是否也聽過其他人說過類似的自我批判的話? 
想想你想達到的目標,以及你需要采取的步驟?,F(xiàn)在注意你如何跟自己談這件事。你是不是說了什么勸退自己的話?那個聲音是不是讓你想起某個人? 

4.我想進一步建議:就像我們不該評判自己一樣,我們也應該盡量避免評判孩子。對孩子做任何評判都無助于讓他變得更好,因為在“文靜”“笨拙”“吵鬧”等標簽的限制下,孩子很難健康發(fā)展。 
人隨時都在改變及成長,尤其是小時候。描述你看到的孩子的具體行為,并說出你欣賞的優(yōu)點,這樣做的效果遠勝于籠統(tǒng)的評判。比如,與其說“你的數(shù)學很好”,不如說“我很喜歡你做算術題時聚精會神的樣子”;與其說孩子“畫得好”,不如說“我很佩服你為這幅畫下那么多功夫。我喜歡你畫的那棟房子,看起來好像在微笑,讓我的心情也跟著好起來了”。 
贊賞孩子的努力,描述你看到的東西與感受,并鼓勵孩子,而不要做任何評判


回應 舉報
收藏1

推薦閱讀

寧寧愛閱讀
寧寧愛閱讀
2023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