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會干許許多多的小事,比如:打掃衛(wèi)生、洗衣做飯、和朋友玩游戲......
那么面對這類沒有轉(zhuǎn)折的生活小事,我們?nèi)绾尾拍軐⑹录戯枬M呢?
其實這類事件描寫的關鍵在于“動詞”,只有把動詞寫好了,整篇文章才能出彩!
本節(jié)課我們就以李娟的《收割葵花》為例,來看看動詞是如何使用的。
(1)動詞的擬人用法:讓文章更生動。
葵花成熟了。黃艷艷的小碎花紛紛脫落,黑壓壓的葵花籽飽滿地頂出花心。沉重的花盤便謙低下了頭去。
但是,我們得讓它抬起頭來。
其他示例:
水池里養(yǎng)著一輪明月
陽光一下子跳到了地面上
他是個砍伐高手,竹林一下子,瘦了一大圈
(2)動詞的精準用法:生動準確地表現(xiàn)出人物的某種具體樣子。
我掄菜刀掄得虎虎生風。和大家想比,一步也沒落下。便很有幾分勞動的豪情。
其他示例:
爬上樹-竄上樹
拿起掃把-操起掃把
他快速走在路上-他疾行在路上
花瓣掉落下來-花瓣零落
(3)動詞的借詞手法。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春風又綠江南岸
整篇文章,一共描述了三個過程,分別是:
①看下葵花盤曬干(出現(xiàn)問題)
我們一人一把菜刀,左手扶著花盤,右手落刀,將花盤砍下。在把剩下的稈株砍去一大截,只剩一米多高的光茬稈。然后把左手的花盤穩(wěn)穩(wěn)插在光稈上。
②收葵花
這個更簡單,把花盤從稈子上一個一個拔下來,裝進袋子里拖到地頭空地上堆著。
③敲葵花(問題發(fā)展)
花盤全堆到一塊寬大的塑料篷布上,敲葵花的人坐在其中,手持一根搟面杖大小的短木棍,把葵花花盤一個一個倒扣著敲打。直到葵花籽落完為止。
而每個過程中,都會有動作的細分。
除了過程和動作的細分,我們還可以加上心理描寫。
開始前:目的和計劃
進行中:自我評價
事發(fā)后:經(jīng)驗總結
這就是整個事件過程中會產(chǎn)生的心理想法。
所以這類文章的結構和描寫過程就是這樣的:
事件下面分過程
過程下面分動作和心里想法。
播種子
張宇威-三年級-金華秋濱小學
到了春天,便是播種子的好季節(jié)。那個時候,陽光明媚,于是,我到田里去播種子。
我到了田里,從我?guī)У拇舐榇锬贸鲆恍〈鞴献?,我又拿出一根小棒,用小棒在田里戳許多小洞洞。
戳出這些小洞洞,聽著十分簡單,做起來可就磨人了。
我必須蹲下來,把小棒的一頭戳進泥土里,接著就學鉆木取火的樣子,用手將小木棒轉(zhuǎn)起來。結果,我滿手都是一個個泡。我在心里腹誹!為什么戳幾個洞就那么累呢?難道創(chuàng)造出種植的人小時候也被折磨夠了,用這個方法來折磨后代嗎?
我坐在田地上沒拖延多久,就站起了身,開始播西瓜籽。
我從袋子里捏出一粒西瓜籽,對準小洞,扔下了“炸彈”。當我松開另一只手,另一粒西瓜籽也跳了下去。
只過了一會兒,我播完了西瓜籽,就又開始填土。
這個并不怎么花費時間,我只需要從旁邊的挪一些泥土,放下去,弄平就可以了。
到了中午,我終于干完了,我的衣服已經(jīng)濕透,頭發(fā)也粘在一起了,突然,天上下起了雨,我相信,這是老天爺看到了我們的付出,流下的感動的淚水。
老師點評:
①張宇威這篇文章,描寫了自己頂著太陽在田里播西瓜籽的故事。除了必要的動作細分描寫,你還加上了心理想法,比如:戳洞的時候很“磨人”,你覺得有點兒煩,好像被折磨了一樣。
②把西瓜籽放進小坑的動作描寫特別棒哦,運用了“捏、對準、扔、松開、跳”這一系列的動詞。同時還運用了比喻修辭,把西瓜籽比作是炸彈,生動地寫出了播種子的樂趣。
炒土豆絲
李銘宇-三年級-金華西苑小學
我為什么要炒土豆絲呢?因為媽媽常說我們父子倆是“懶人”。今天,我就要甩掉懶人的稱號,以此來證明我不是懶人。
我大步邁向廚房,抽起菜刀,一下子掄下去,土豆立馬“分家”,然后,我把半塊土豆抓了起來,沿著邊,開始切,機關槍似的聲音冒了出來,幾分鐘好,纖細的土豆絲“新鮮出爐”,不過,我十分好奇我干得又不是什么重體力活,為什么手抖麻木了呢?
接著我開始炒菜,先把油倒入鍋中,再把盛滿土豆的碗倒扣在鍋上,土豆立刻像樹葉似的,一下子沖到了鍋中,我再把事先準備的辣椒放入鍋中,鮮紅的辣椒很快就被“黃色”淹沒了。
炒土豆絲可真磨人,我把渾身力氣全部花在這個炒土豆絲上,但全部力氣用完后也無濟于事。突然,我忘了一個重要問題,我調(diào)料還沒放??!
我吃驚地眼珠子都要從臉上蹦到地上了,急得手心滲出了汗,心臟的跳動也變快了。
可現(xiàn)在又出來一個新問題,我不知道調(diào)料各放多少,于是我去問媽媽,媽媽說鹽放一小勺……等放完后,新問題來了:由于時間太長,土豆絲都有點焦了,于是,我馬不停蹄地把火關了,又把鍋蓋蓋上。
呼,我長長舒出一口氣。
土豆絲出鍋后,我嘗了一口,有點焦味,但也不能打破我吃土豆絲的熱情。
這盤土豆真的有點可歌可泣。
老師點評:
①李銘宇這篇文章描寫了為了證明自己不是一個懶人,所以開始去炒土豆。其中的心理描寫和動作描寫相互穿插,使得文章開起來生動有趣。
②整篇文章中動詞的使用也很精準哦,比如“掄、沿、切、倒扣”這一系列動詞的使用,顯得動作十分流暢。
③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沒放調(diào)料時,神態(tài)描寫非常傳神,要蹦出來的眼珠子,滲著汗的手心,把自己的吃驚刻畫的淋漓盡致。
畫畫
杜沛雨-二年級-金華金東區(qū)實驗小學
我喜歡畫畫,任何東西都能啟發(fā)我的靈感。一張餐巾紙,我也可以從它的圖案中找到靈感。
當我腦子里充滿靈感的時候,我的彩色畫筆就會跳到我的手上,把我腦子里的靈感畫在畫紙上。它跳到我手上之后,就會健步如飛的在畫紙上不停的走著。它一會兒在畫紙上走出一只在藍天里飛翔的白色小鳥,橙色的小嘴叼著一株嫩嫩的柳枝條。一會兒在畫紙上走出一只在綠色草地上散步的黃色斑點狗,正吐著粉嫩的小舌頭。一會兒在畫紙上走出一只在水里玩小皮球的藍色海豚。
畫著畫著,我感覺到我的手心出汗了,手也有些酸麻。而我的畫筆好像一點都不累,還感覺越來越開心了,我的靈感也還沒畫完。這時我心想,如果有人能發(fā)明一只和我一樣有五個手指頭靈巧的機器手。那我就可以用機器手一直的作畫,直到畫完我的靈感。我想我一直這樣畫下去的話,肯定會成為一名偉大的畫家。
但是當上畫家以后也會有些麻煩,如果在我作畫的時候沒有靈感,就算有這樣一只靈巧的機器手應該也沒用,那時候會糟透了。
老師點評:
①杜沛雨的作文,雖然寫的是自己畫畫的事情,但寫的不像一般的敘事文。文章將重點,放在了事件過程中“內(nèi)心戲”的部分。
②將手上的筆,畫中的角色,都想象成會動的生命,跑到生活里,和人開始互動:當我腦子里充滿靈感的時候,我的彩色畫筆就會跳到我的手上,把我腦子里的靈感畫在畫紙上。
③而且在寫想象的時候,不忘記加上細節(jié)。比如,能寫出小鳥和小狗的外貌細節(jié)。增加了細節(jié),讀者腦子里馬上就能產(chǎn)生畫面。
更多寫作方法關注 杜老師魔法寫作課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