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換座位的第5個小故事咯,之前的4個小故事如下:
前面我們倆留了一個問題沒討論,就是“如果班里是5個組、3排輪換,或者6個組、4排輪換,換多少次才能回到原來的座位?”
這天早上送大與上學,路上我們倆說起這個遺留問題,大與問我:“媽媽,你之前說要繼續(xù)討論5個組的換座位問題,你跟我說說唄!”
“沒問題啊,就是咱們假設如果班里是5個組、前三排輪換,這時候就比較復雜了,你可以試試看,比如最開始是坐在1組1排,也就是(1,1)的座位。”我邊騎車邊回答,我們本來是想寫出來的了。
他安靜了一下,回答道:“那就說說唄,開始是(1,1),第一次換座位后是(2,3),第二次是(3,2),第三次是(4,1),第四次是(5,3),第五次是(1,2),這次回到第1組,但是沒回到原來的座位,而是在第2排?!?/span>
“對啊,換5次回不到原來的位置呢?!蔽冶硎就?。
“媽媽,我發(fā)現(xiàn)了,再換5次也回不去,而是到1組、第3排,也就是(1,3)的位置。”他頓了頓補充道,“媽媽,我明白了,得再換5次,也就是一共換15次座位,才能回到最開始的位置?!?/span>
“你說的沒錯,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里的規(guī)律,6組3排換需要換6次,這是因為6正好是3的2倍,而5組3排要換15次,是什么原因呢?”我感覺這里很有意思,但不知道這么提示,大與是否能理解。
“那就是三五一十五唄?!睕]想到他快速找到原因所在。
“真棒,就是這么回事兒,3和5互為質(zhì)數(shù),這是昨天順兒哥哥給你講的(順兒哥哥是清華錢學森力學班的學霸哥哥,前一天中午找我們玩兒,跟大與聊了好一會兒數(shù)學),在這里就能用上了,要循環(huán)一圈,就得3×5=15次才行,15是能被3和5都整除的最小正整數(shù)?!蔽腋杏X自己解釋得并不清楚,又補充道,“如果是5組3排地換座位,你會把前三排每個座位都坐一次呢,是不是很有意思?”
“確實如此,媽媽,那你說的6組4排呢?”他沒有忘記我們開始提的另一個問題,然后又自問自答,“媽媽,你先別說,我來想想啊,6里頭有2和3、4里頭有2個2 ,所以6組4排應該需要換12次,12是能被6和4都整除的最小的數(shù)了?!?/span>
“你說的沒錯,就是這樣推算。我還可以告訴你,這里有一個新的概念,叫‘最小公倍數(shù)’,昨天你不是跟哥哥討論最大公約數(shù)嘛,最大公約數(shù)是什么來著?”我?guī)退仡櫋?/span>
“就是兩個數(shù),或者更多也行,它們共同有的數(shù)里最大的那個?!彼苡米约赫Z言回答我。
“非常棒,那你能想想最小公倍數(shù)是什么嗎?”我繼續(xù)引導他。
“那就是兩個數(shù),當然更多也行,能被它們都整除的最小的數(shù)咯?!贝笈c真是非常喜歡總結(jié)和找規(guī)律,我和他這么聊天討論的過程有著教學相長、啟發(fā)智慧的愉悅。
聊著聊著,我們也就進校門了,真是無比充實的早晨哇,我感覺座位的討論應該差不多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