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海文穎,著名家庭教育專家,浩途家庭俱樂部創(chuàng)始人,新東方家庭教育論壇重量級嘉賓、北京衛(wèi)視早教欄目特邀專家。2006年起,海文穎開始積極投身家庭教育公益事業(yè),長期致力于親子溝通的實踐,她的接納力教養(yǎng)理念,帶給充滿焦慮與迷茫的媽媽們一股清新豐盈的教養(yǎng)之風,引領著萬千媽媽走上芳菲滿目的親子花徑,并活出了自己生命的綻放。
讀書筆記
初讀《接納力》是在2017年7月,再讀《接納力》是因為我最在意的情感關系爆發(fā)沖突,情緒失控,我需要與愛的人達成和解,需要承認自己對現(xiàn)實的無能為力,需要好好愛自己,需要一種能力療傷,那就是接納力。
這是一本顛覆我家庭觀教育觀的書籍,是對我影響最大的書,沒有之一。接納力是一種能力,一種獲得幸福的能力。媽媽一旦擁有了接納力,不僅能獲取讓自己幸福的能力,還會鑄造孩子一生的幸福力。這是一部通過培養(yǎng)媽媽的接納力來提升媽媽的教養(yǎng)水平,進而成就孩子一生幸福力的媽媽自我成長幸福經(jīng)。
一、育兒就是育己 愛不需要理由,但需要方法
第一階段是啟蒙:原來教育孩子先要教育自己。
媽媽要學習,要明白兒童成長的規(guī)律,給孩子留出足夠的成長空間。孩子生本具足,有他自己的智慧。孩子需要人生經(jīng)驗,那也該是他自己親歷和體驗之后的經(jīng)驗。孩子做的足夠多,自己就能做的足夠好。父母的角色更多是陪伴、支持、教練和引導。父母需要傾聽孩子,讓他說出自己的感受。孩子的感受好,他的行為才會好。孩子的成長有敏感期,孩子的事情需要孩子自己做。孩子的成長需要浪費時間,要允許孩子有發(fā)呆的時間,容得他慢慢創(chuàng)造一個完整的自己。
第二階段是拂塵:及時清理情緒,恢復清亮的自我。
如果媽媽不能先接納自己的情緒,恐怕很難去接納孩子的情緒。溫柔的對待自己,我若安好,便是晴天。
第三階段是拆臺:讓自己的生命綻放,還孩子生命的自由。
情緒如塵埃,如果沒能隨風飄走,而是沉積下來,便說明這里“有臺”。如果塵埃太厚,臺就會被淹沒,這時候便只知道有情緒,不知道為什么會有情緒了。每個人有“臺”的地方不一樣,我們需要留意情緒,究其原因,細細找“臺”,然后根除,還自己一份自由。
引用六祖慧能的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
二、父母的接納力可以成就孩子的幸福力,接納力和幸福力結(jié)伴而行
父母的接納力呈現(xiàn)為虛、弱、柔,如坤為大地,接納萬物。
柔:溫和而堅定(這也是簡尼爾森博士的《正面管教》的觀點)
弱:從示弱到真弱,不要在孩子面前逞強。
虛:給孩子空間 幸福力的呈現(xiàn)是:我很好,你也很好,我們大家都很好。
我很好,即擁有個人幸福力。你也很好,即擁有人際幸福力。我們大家都很好,即擁有群體幸福力。
三、接納力可以自助修煉
如何獲得接納力,具體分為傾聽、共情、劃界限、立規(guī)矩、我信息五步。前兩個是“拂塵”工作,后三個是“拆臺”。
(1)傾聽:我們練習傾聽的主要動機是為了建立親密的親子關系,通過傾聽,給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傾聽四步1忍住不說2自我覺察3反躬自問4拂塵找臺。
(2)共情:共情是指一種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當我們有負面情緒時,傾聽和共情自己才能讓我們恢復心力、超越自戀,轉(zhuǎn)而傾聽共情孩子,并對孩子展現(xiàn)出我們的接納。
共情四步:1共情孩子2共情自己3擁抱記憶4堅守真實
真愛的順序是先愛好自己,才有充足的愛來愛別人。養(yǎng)育好自己,才有心力養(yǎng)育好孩子。我們對父母的態(tài)度,大多數(shù)是父母曾經(jīng)對我們的態(tài)度。看起來,是我們給了孩子生命,實際上是孩子給了我們第二次生命,讓我們有機會反思上一代的養(yǎng)育方式,并重新回到自己生命力受阻的某些點,重新養(yǎng)育自己。
(3)劃界限:養(yǎng)育孩子是逐步放手的過程,父母需要得體地退出。怎樣做到得體?在孩子練習做自己領地主人的時候,守在一旁陪伴和支持孩子,欣賞的注視著孩子逐步將他自己的意識充滿他的領地,這就是得體。我們每一代都在主動替下一代分擔責任,實際上每一代的界限都被侵犯,每一代都活在高度警覺無法放松的狀態(tài)。
劃界限四步1搞清領地2劃清界限3折騰自己4允許孩子
(4)立規(guī)矩:劃界限和立規(guī)矩是相輔相成的。劃界限的目的是保證每個人充分擁有自己的領地,立規(guī)矩是在界限清晰的基礎上,為了保證人在社會中的共同利益而約定事情該怎么做或者什么事情不能做。
立規(guī)矩四步1找到心中準繩2決定自己做什么3言行一致立規(guī)矩4以行動來“拆臺”
家庭教育實際上是各個家庭價值觀的傳遞。浩途俱樂部的準繩是:讓我們的孩子成熟、自由、綻放于愛與善良之中;讓我們的家庭成為溫暖、和諧、充滿愛的歸宿。(心靈成長大師克里希那穆提語)
(5)我信息:我信息是一種表達方式,不傷害別人又能清晰的表達自己的現(xiàn)狀、想法、感受、需要。在夫妻關系中,常用“我信息”能夠真正營造一種親密和諧的夫妻關系。在育兒當中,常用“我信息”會讓孩子了解父母的心意和需求,能引發(fā)孩子自覺的合作。
“我信息”三要素:事實、感受、影響。
我信息四步:1脆弱的表達2真實的表達3對自己領地清晰的表達4支持孩子的自我表達
有完整自我的孩子,就像一個有完整主權(quán)的國家。他擁有獨立的人格,他會依據(jù)自己的判斷行事,他不容易被恐嚇、被要挾、被利誘,但是他服從于真理,臣服于規(guī)則。
四、與父母和解
我們在原生家庭受到的傷,或被忽略或被粗暴的對待,被掌控被打壓被嘲弄被傷害,我們認為自己不夠好、不自信,我們繼承了父母的“特質(zhì)”,也許終其一生在逃避在抗拒在期待。童年的某個事件,也許早已遺忘,卻在暗中長久的阻塞著我們的生命成長。那里形成一個臺,成年后我們千百次受挫,就因為這個臺在不斷吸塵,一次又一次讓我們的心蒙塵,做出自己本不想做出的反應。即使頭腦知道并決定再也不要重蹈覆轍,身心依然會不由自主的重復上演同樣的情景劇。
一個人如果處理不好和父母的關系,那么所有的關系都處理不好。你所有不愿療愈的,都會傳給你的孩子,如果你不愿意孩子受你同樣的苦,最好療愈自己,讓自己成長。我們自己沒有長好,但是我們期待養(yǎng)一個好孩子。
與父母和解的幾個階段:
1覺得自己足夠好
2看父母親如同一個孩子
3共情父母親,說出父母的感受,主動把父母親當成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4表達關心與愛 今生雖有緣做一場父母子女,卻從來沒有機會看到彼此的真面目。 接納自己接納父母。
END
寫在最后的話:
我正在籌劃建立浩途俱樂部濰坊分部,需要5個同頻人共同承擔團隊管理,有意者聯(lián)系我。手機微信同號1506536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