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雨天,看法國影片《貝利葉一家》,幾度感動得不能自已。這部影片囊括了許多美好的元素:愛(濃濃的親情、親密的友情、美麗的愛情還有悠悠的師生情)、逐夢和歌唱。
寶拉與弟弟和他們的父母經(jīng)營著一個農(nóng)場,她是這個家庭里唯一一個有正常聽力的人,家人和外界的交流主要依靠寶拉。一家人生活談不上多富裕,但家人之間始終相親相愛,互相體諒。可是寶拉被學(xué)校合唱團的老師發(fā)現(xiàn)具有演唱天賦后,一切都改變了。寶拉得知報考巴黎的演唱學(xué)校將會離開自己和家人生活多年的小城后不是沒有過猶豫,但還是決定追求夢想全力以赴。然而,家人得知寶拉的決定后,反應(yīng)都很強烈,寶拉的父母甚至有些手足無措不知道接下來將會遇到什么。寶拉不能不面對現(xiàn)實而重新調(diào)整自己的計劃,哪怕她當(dāng)然不甘心,可是她怎么能狠心放下家里的一切?事情的轉(zhuǎn)機發(fā)生在那場合唱團的匯報演出。寶拉和同學(xué)們的精彩演唱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雖然她那有聽力障礙的家人聽不到一點兒聲音,他們都感受到了寶拉的演唱魅力。那天晚上,寶拉有心事一個人靜坐,爸爸過來用手撫摸著她的嗓子請求她再唱一次。第二天早早的,爸爸叫醒寶拉,全家人一起送她去巴黎參加考試。在這個過程中,寶拉和父母的每一次抉擇都很艱難。讓人高興的是,他們總是能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讓一切變得圓滿。
這就不能不說到常說的親子關(guān)系這個話題上。《貝利葉一家》讓我十分動容的一幕發(fā)生在寶拉媽媽酒后的哭訴時。媽媽說當(dāng)她生下寶拉,得知寶拉聽得見時她痛哭流涕。我原本以為她痛哭流涕的原因在于生下了一個健康正常的寶寶太激動,結(jié)果媽媽卻說,她無法接受一個聽得見的人。那一刻,我相信我能理解寶拉的心情,聽媽媽這么說她一定是震驚且傷心的。繼續(xù)聽,我也理解了媽媽。她無法接受一個聽力正常的孩子,并不是她不愛,她只是擔(dān)心孩子跟著他們一起受委屈罷了。所以,這些年她盡自己的努力希望給寶拉幸福,寶拉去巴黎之所以讓她難過,是因為她覺得一定是自己做得不夠。這就是母愛啊,矛盾又偉大。到后來,媽媽還是支持女兒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也是徹底地拋棄了母愛中不愿放手、難免狹隘的部分。你知道,這是真實的,這就是父母。寶拉的考試曲目是《展翅高飛》,歌詞寫得太好了:“親愛的爸媽,我要遠離,我愛你們?nèi)缥簦乙h離。今晚起,你們不再擁有孩子,我不是逃家,我只是想飛翔,請你們要了解,我要展翅高飛……”是啊,父母對待孩子,最難的不是給與,因為為孩子付出簡直是為人父母的本能,最難的是放手。放手啊,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得多難。然而,只要抱著孩子會愛父母如昔的念頭,父母怎么會不給孩子展翅高飛的天空?
《貝利葉一家》還有一個副主題,那就是對夢想的追求上。這不僅僅是寶拉追求自己的歌唱之夢,還有爸爸克服困難競選市長之夢。電影的結(jié)局稍顯老套,就是一個最完美的happy ending,爸爸也當(dāng)上了市長。在現(xiàn)實中基本上這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它所傳遞出來的意義更重要。如果父母能給孩子展示出自己的夢想,并且表現(xiàn)出排除萬難努力實現(xiàn)的決心和行動,孩子自然也會受到影響。寶拉自己也說,如果不是爸媽的教導(dǎo),她是不會下決心去巴黎的,正是爸媽給了她“決心的鑰匙”。所以,我們做父母的,永遠不要忽視自己對孩子的影響。孩子價值觀的雛形,最早便是來自父母的言傳身教。在這一點上,寶拉的父母雖然是殘障人士,但是他們樂觀地面對生活的態(tài)度,給了寶拉前行的無窮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的原聲音樂無論是曲調(diào)還是歌詞都非常非常棒,除了之前提到的《展翅高飛》,還有寶拉和男朋友的定情歌曲《我要愛你》。“…我要用你從未嘗過的方式愛你,用超越你想象的方式愛你,我要愛你,我要用無人敢嘗試的方式愛你,我要用我最想被愛的方式愛你,我要愛你,我要愛你…”法國人的熱情和浪漫在這樣的歌詞上體現(xiàn)無疑啊。另外還有一首關(guān)于歌唱的妙處的歌曲,哦,因為不懂法語,在網(wǎng)上搜半天也沒搜出中文名(此處一萬點鄙視自己)。
最后,還得說一下,電影里居然還有一點點中國元素,我注意到在音樂老師家里出現(xiàn)了毛主席在天安門的海報。后來看網(wǎng)上的評論,說接近尾聲時在寶拉的房間還有“文革”時代的標語海報,我又拉回去看了一下,的確是中文,不過鏡頭切得太快我是看不清字的。這個也很有趣,是不是?
看電影之前的上午,正被工作上所遭受的不公平對待而困擾,看完電影后心情真的平復(fù)了很多。對于寶拉來說,唱歌能讓她感受到希望。我看貝利葉一家的故事,感受著他們所感受的美好。美好的事物總是能幫助我們驅(qū)散生活中的陰霾,比如電影、比如歌唱、比如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