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論語真面目,品讀智慧大不同2

2019-9-25 20:32 原創(chuàng) · 圖片1


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賢能七十二。 
 

在這眾多弟子中,又有“孔門十哲”,

然而今天要講的主角——曾子,

雖在三千中,卻未在“十哲”內,

為什么呢?其實是這樣:

曾子,名叫曾參,小孔子46歲

從17~27歲,拜孔子門下。

孔子曾經批評曾子“魯”,什么意思?

就是愚鈍的意思。其實啊,我們都說

“聰明人帶三分豬相”,讓我想起,

高中時代,我們年級有一位神,

中考總分850,他考了813。

這就是典型的“聰明人”,

人送外號813……

這幾天看了幾集《小歡喜》,

里面的林磊兒,也是學神級別,

等餐時候,望著餐廳的屏風,

都能幻想一盤圍棋的人,

能自己和自己下棋的人。嘖嘖嘖……

孔子如此批評曾子,他并不生氣,

這就印證了“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

圣人也有看走眼的時候吧,

孔夫子萬萬沒想到,就是這位曾子,

卻是眾多弟子中最為出眾的一位。

曾子是儒學的正宗傳承,

他主力編撰了《論語》,

撰寫了《孝經》,并且記述孔子的思想,

作了《大學》??梢赃@樣說吧:

如果無曾子,則或無儒家。

孔子的兒子,孔鯉,先于孔子去世,

留下兒子——子思,由孔子撫養(yǎng)。

過了三年后,孔子也登了仙界,

孔子臨終前找到了可托六尺之孤的人,

那就是曾子。在曾子的教導下,

子思成為了大的思想家,

并撰寫了儒家經典之一——《中庸》

曾子的一言一行,都說明了:

為人謀要忠誠,與人交往要誠信。

其實,曾子曾經受到多國邀請,

去做高官,然而他不被權勢誘惑,

因為他有信仰,咬定目標不放松。

每日反省很重要,反省什么?

1.做人方面:

為人謀而不忠乎?

在別人的麾下做事,是不是夠忠誠?

這樣的“忠”,可不是“愚忠”。

我們在忠心之上,也要勇于說“不”。

2.做人方面:

在和朋友交往時,說話算話了嗎?

就拿現在大家都遇到過的事情來說,

朋友向你借錢,在承諾的時間內還了嗎?

又或是,你借錢之后,如期履約了嗎?

3.學習方面:

做到溫故而知新了嗎?

是不是講過了就忘記了,然而,

又不想去重新來一次。

《論語》真的太好了,太有大智慧。

想要除掉心靈的雜草,該怎么做?

直接除掉?還是種上麥子更有效?


回應 舉報
收藏1

推薦閱讀

辣椒頭兒
辣椒頭兒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