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發(fā)生在上海某中學操場上的“同學暈倒無人救助”事件
一個學校附近居民拍攝的視頻引發(fā)了廣泛的社會關注
四個小屁孩在線上展開了一場討論。
希望通過這場討論
讓孩子們能夠客觀的看待社會事件
培養(yǎng)他們的批判性思維
讓他們擁有同理心和正確的價值觀
你們覺得這次事件中有哪些人的行為值得討論?
小屁孩們不約而同地提到了
身邊的同學們
慢慢悠悠走過來的老師
路過現(xiàn)場視而不見的保安
同時
也有小屁孩提到了那位暈倒的同學和這個視頻的拍攝者
很特別的視角哦
如果你是事件中他/她,你會怎么做?
小屁孩們都表示
如果自己是旁邊的同學,會立刻報告老師,如果老師太遠聽不見會立刻跑過去告訴老師
或者陪這位同學去醫(yī)務室
而不會像視頻里的同學一樣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如果自己是暈倒的同學
在自己感覺不舒服的時候就會告訴老師,或者請身邊的同學轉(zhuǎn)告老師。
他們真的可以做到嗎?
如果事件中的他/她和你做法不一樣,為什么他們會那樣做呢?
小屁孩們給出了不少原因
主要的原因都認為同學們都被老師給限制住了,不敢動
第一次遇上這種事情有點慌,不知道怎么做。
靈魂拷問來了
“那你們在學校里有沒有遇到過想做,但又被老師的規(guī)定限制住不敢做的?”
“沒有?。 ?/p>
“沒有??!”
“沒有是嗎?那我問一下,有沒有上課很想要上廁所,但不敢說,選擇憋到下課才去上的?”
“哈哈哈哈!”
長期的限制已經(jīng)被默認為正常的事情了!
繼續(xù)靈魂拷問
“那你們剛才說如果是視頻里的同學,會立刻跑過去告訴老師,那為什么你們想上廁所卻不敢說呢?”
“視頻里的事情比較嚴重,可能會危及生命啊,憋尿沒那么嚴重?!?/p>
“那你們知不知道長期憋尿也會危及生命,這也是很嚴重的問題啊!”
身體健康為什么會被忽略?
在了解這次事件后,你覺得誰的責任最大?
小屁孩們認為學校老師的責任最大
因為不應該讓同學們在這么熱的天氣在操場上站這么久。
最大的責任不是應該這個倒下的同學自己嗎?
自己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自己是第一負責人啊!
如何來避免這類事件的發(fā)生?
小屁孩們覺得上體育課應該活動起來,不應該這么站著
天熱應該在室外時間短一點,早點進教室
“你們怎么知道天氣很熱?有去查詢過當天的氣溫嗎?”
“你們怎么知道他們站了很久?”
“拍視頻這個人說的呀!”
“你們怎么確定她說的是真實的時長?難道她從一開始看就在計時嗎?”
“你們怎么確定他們是在上體育課?”
“視頻里寫著的?!?/p>
“視頻里寫著就一定是真的嗎?也有其他視頻說是開學典禮,到底哪個才是事實呢?”
“這個視頻明顯是剪輯過的,你們有沒有去找過完整的視頻呢?”
所以
我們在看社會新聞、各種視頻時
要力求在了解完整的事實之后再進行評價
而不是人云亦云的隨意發(fā)表意見
今天說這個有問題,明天又說那個有問題
整個討論過程中
小屁孩們都積極參與
展現(xiàn)了他們的思考和表達能力。
不過
大家都是按部就班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觀點也比較一致
沒有太多“火花”
是不是引導方式還不夠靈活
下次嘗試即興討論的方式
討論話題當場提出
讓小屁孩們自由發(fā)揮
看看是否能碰撞出更多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