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活的生命對談比網(wǎng)課比書本更有力量】
在小家庭系統(tǒng)待多了,回到大家庭系統(tǒng),我看見自己在小家庭系統(tǒng)的封閉。
這次回鄉(xiāng),我和奶奶做的最多的事情是聊天,聊的人與事,放眼我們的大家庭以及我們所在的村子。
80歲的奶奶,18歲來到這個村子,待了整整62年。如果是一位能寫能記錄的老人,該能寫下大半個世紀的村莊史。
身體孱弱的奶奶,居然成為了我們村里第三長壽的老人。13年前爺爺去世,出殯前就有人急著問奶奶要地種田,沒想到那人也先于奶奶入土。
村莊的開放不同于小區(qū)的封閉,各個家庭的成員組成以及恩恩怨怨互相都多少知曉一些。放眼幾十年,不同的命運浮浮沉沉,真有一種類似《平凡的世界》的不平凡感。
那么,和奶奶聊這么多,我收獲了什么?
【要向上,要勤奮。不怕苦不怕累】
我總笑奶奶,像您這樣的身子這樣過度消耗走過來,竟活到了這歲數(shù)!
或許過去的人,都有這樣一種韌勁:咬緊牙關,不斷耕耘,不問收獲。這樣的品質今日再難見到,相比之下,年輕一代,才是真的孱弱。
奶奶講了一個故事:
明天要下雨,今天曬場的東西我都得處理掉,于是晚上趕著時間做。做著做著,你的一個叔叔從外面回來經(jīng)過,說,您起這么早干活啊。我很詫異,問“天亮了?”叔叔說:“是啊,天馬上亮了?!蔽衣犃T,趕緊丟下手里的東西,在草垛旁睡了半小時,再起身給你們準備早飯。這新來的一天,又如每一個一天一樣,忙忙碌碌,打仗一樣地照顧七個孩子和很多很多的地。
【人生目標】
村子里的人,有著很明確且一致的人生目標: 養(yǎng)育子女,助他成家,繼續(xù)養(yǎng)育,再成家。
這看似不難的人生目標,縱觀整個村子,并不那么容易實現(xiàn)。
一位同族的阿姨來奶奶身邊坐坐,傾訴兒子的終身大事,她身患絕癥,希望閉眼前能看到26歲的兒子成家,但現(xiàn)在男多女少的婚戀市場,阿姨的盼望實難實現(xiàn)。
"我活不活著沒關系,但我想要看他結個婚,完成任務。"
我對奶奶說: 阿姨何必強求,一定要看到兒子成家,她本已陷入困境,這樣的期待讓她雪上加霜。
奶奶說,誰不想走之前完成任務?不甘心啊。
我說,人不是非要結婚,也不是非要生子。
奶奶說,這孩子說的什么話,不育后代,脫這人生干嘛?
我說,那周總理,為國為民做了那么大的事,人家并未留下后代,他的人生沒有意義嗎?
奶奶說,那我就不知道了,我們本來就都是這樣,要養(yǎng)孩子,要養(yǎng)后代,要完成任務。
這是奶奶的人生目標,一輩子踐行,直至開枝散葉,成就自己最大的驕傲。
【為人兒媳婦的基本原則】
一個比我大一歲的同村姐姐,在我十幾歲的時候,意外失去父親。母親用極度的堅忍勤奮把把姐弟倆拉扯大,如今母親在老家?guī)У艿艿膬鹤樱铱此龓Ш⒆?,非常耐心,教的很好。弟媳卻不知為何,不理這位婆婆,從外面回來也不在這里待著,總往娘家跑。即使在村子里走動,也不與人打招呼。
我們不知這種狀況具體緣何,但兒媳婦的表現(xiàn)確實很不妥當。
做兒媳婦,至少面上要做的好看。這是我從奶奶的表述中提煉出的觀點,也給了我不一樣的角度。如果做不到真正的相愛,或許從“面上做的好看“開始,以此作為為人兒媳婦最基本的原則,是慢慢實現(xiàn)相愛的一條不錯的路徑。
【親子之間,也有合不合得來一說】
我: 我和我爸爸,有特別多的話講。
奶奶: 你和你爸爸合得來。你妹妹和他爸爸,是真合不來,說不了幾句話。
原來有這么一個角度,細想很有道理,親子也是人際關系,人與人確實有是否合得來一說,親子之前也是如此,
能碰到一個和自己合得來的孩子,是一種幸福啊。
【要大度,不要小家子氣。】
什么是最重要的,用白話說就是,你和大家是自己人。
用書面語說,就是與人的連接。你需要與大家庭連接,放棄你當下的部分利益,做好連接。
我的媽媽年輕時受過許多委屈,為大家庭付出過多,我很為她不平,心想如果我是她,定不會軟弱接受,一定會反抗。但現(xiàn)在來看,她的收獲遠大于付出。最近她手術住院,得到大家庭發(fā)自內心的關心,她一如既往的笑容讓人如沐春風,我問,您是不是感覺特別幸福。我媽答“幸福?!?nbsp;
我要好好跟她聊聊,過去的付出與如今的收獲。
【三人行必有吾師】
聊天,從真實的人生經(jīng)歷吸取人生智慧。
過去,人們沒有書本,沒有信息資源,學習全靠長輩的經(jīng)驗教導,于是乎長輩總處于德高望重的位置。
但隨著時代發(fā)展,我們獲取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老人的經(jīng)驗變得無足輕重,我們不再重視他們的忠告他們的故事,不認為他們再能教我們什么。
這一次,我抱著學習的心態(tài),向奶奶討教,收獲著實不小,這種討教很是新鮮,鮮活的生命對談比網(wǎng)課比書本更有力量。
每一個生命體都有我們可以學習的部分,本著這份謙遜與求知欲,再次奔向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