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慢教育
前幾天孩子學校組織了經(jīng)典誦讀《三字經(jīng)》的活動,準備了有一個多星期。一開始我并沒有放在心上,覺得這就是一個集體的活動,孩子的《三字經(jīng)》背的一點兒問題也沒有了。
但有一天孩子放學突然跟我說:“今天我的動作全做錯了,老師給我全都糾正了一遍?!焙⒆用黠@的有很強的自卑心里,覺得自己做的很不好。我說:“沒事,老師給你糾正你不是又有了一次學習的好機會嗎?面對“困難小獸”的打擊你要后退嗎?”孩子被我的話逗樂了,接著說好多人多做錯了,我就安慰他說:“出錯是很正常的,你只要盡力而為就行了?!?/strong>
又過了一天,孩子對我說:“媽媽,董一航跟我說她一年級剛剛參加合唱社團的時候也挨批了,說挨批很正常。”我不僅樂了,這么點兒小人就會安慰人了。于是我說:”任何人都會遇到困難,但面對困難要盡力而為去克服.” 其實我心里特別高興,因為我覺得孩子在經(jīng)歷一次挫折教育。
表演終于如期表演了,帶著孩子化妝,穿服裝。下午表演完了老師發(fā)了幾張照片。我為當時的場面震驚了,幾十個孩子進行經(jīng)典誦讀,形式都不一樣,有打快板的,有拿竹簡的。看到照片我不禁熱淚盈眶了,孩子們太偉大了。
這次活動給我最大的震撼就是這種看似浪費學習時間的活動孩子學到了遠遠多于課本的知識。孩子抗挫能力提高了,孩子因為這次活動還主動去寫了一篇小文章,并且感受很深刻,看似“慢教育”其實通過這樣的體驗式教育,孩子學到了遠遠高于課本的知識,為這次活動點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