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約同學們打乒乓球,打了幾局過后想去跑步。這時小田來了,叫他一起跑步。他說要打籃球。的確,幾乎每個晚上都有打籃球的人(而且好像都是六年級或中學的學生)
我小時候也學過,但是每次打比賽都是被一群又高又壯的中學生“虐”。其實他們沒怎么樣 ,是我長得比較矮,還特瘦,關(guān)鍵還是個女生。所以基本一場比賽拿不到兩次球,就算拿到了,也得緊張得掉鏈子。后來打了網(wǎng)球,也就不怎么碰籃球了。
今天看了會兒他們的比賽,然后就不想跑步了。哇,真是太帥了。我注意到了一個女孩。雖然她并沒有打得有多么突出,也不是說會什么很厲害的技巧,但是我一直看著她,就是覺得她很與眾不同。
她爸爸也一起打球。兩個人配合,可以說是天衣無縫了。即使兩個人在球場的兩端,一個對視,球一傳,是一定能傳到對方手里的。有的時候,傳過來,又馬上傳回去。我總感覺,這對父女間有一條隱形的線,離得再遠,這根線也一直連著他們。默契度滿分??。
還有就是,她雖然沒有很高,并不是力氣有多大,但她一直在“戰(zhàn)斗”:傳球、晃人、投籃。這都不是什么高難度動作,甚至她可能做得都不是很好。但是她有在努力為他們隊得分。她投了好多次籃,沒有進。但是她一直在嘗試。她的技術(shù)不一定會如何如何,我猜在那個球場上有比她打得好得多的人。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應(yīng)該是那么多次的嘗試,嘗試去投籃。最重要的部分不是最后投進的那球,應(yīng)該是在這一球前她失敗了N次后,還是熱愛籃球,還是愿意再試一次的韌勁。雖然這是一件小事,我也不想說什么“堅持不懈”這樣的大道理,但我看到的是體育精神。不管是籃球還是網(wǎng)球,甚至隨便一種運動,這種精神是相通的。
這么一想,如果我當時也再試試,再練練,說不定會更好。
不過過去的已經(jīng)過去了 ,我只能展望未來。我一直懂得這個女孩身上的道理,我也嘗試。我球齡一年半,身邊的球友大多是球齡三四年(最大的是七年球齡)。我是打不過球齡六七年的那些高大的男生,但是我切磋過。與這些高手“過招”,使我學到了更多實戰(zhàn)經(jīng)驗。我也不是沒有怕過、慌過。有一次真的被“揍”哭了,但我成長了。我喜歡挑戰(zhàn),也愿意與那些比我更有優(yōu)勢的人對局。我很高興。
今天看到這個女孩,我就想起了自己。也許我說的有點夸張(好吧有可能是特別夸張)。不過我覺得,我們身上都有一種神奇的力量,我自己都說不好是什么。這種力量十分吸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