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月,一直試圖找到正確的奧數(shù)打開方式。但是反倒越來越困惑。
之前,我家在寒假刷完了仁華二年級課本,我開始給他找各個版本的三年級奧數(shù)題,有如下印象:
1. 學而思大白本:知識點超前最多,題目最靈活,某些時候略顯“變態(tài)”。
2. 學而思小白本:題目多但不精,編排邏輯有點問題。
3. 奧數(shù)精講與測試:字小擁擠,難度較大,娃看到密密麻麻的就煩,做不下去。例題大約是真題選編,彼此之間并沒有什么聯(lián)系,題目倒是比我小時候新鮮點。練習像是例題的衍生品,適合學生依葫蘆畫瓢,懷疑是否真正能提升理解。C卷難度高,沒有嘗試。這套做得較少,印象可能有偏頗之處。
4. 高思導引:答題空白比較多,題目不算難。各種專題混編大約是出于“螺旋式上升”的考慮?同等級題目相似度較高,有循序漸進的感覺,適合刷題,尤其是那種中國式的陷阱有點多……目前用這套較多,因為二星能獨立做,三星琢磨能做,四星有點好玩。在目前沒有規(guī)劃的狀況下用于練手保持感覺。五星有一點兒“為復雜而復雜,為出題而出題”的意思,暫時沒有做。
5. 仁華教材及導引。仁華系列都比較古老,出版社已經不印了。仁華教材仍然是中文小奧中目前最喜歡的一套。聽說高思課本是同一人編著,也許更佳,但覺得無必要再買了。導引翻了下跟奧精等有重復,既然已經有新款,這套也就不用了。
還有一批書之前就棄用了,在這里留個記號:舉一反三、學而思秘籍、學而思專題、學而思計算秘籍、華師大奧數(shù)……
然后也翻了兩套國外的教材,Math Counts出的AMC備考系列,Art of Problem Solving vol 1. 前者更像是知識點集合,適合用來熟悉英文題。后者不愧是經典教材,各方面都無懈可擊;問題在于娃英文太渣,自己讀是不行的。難道我給他翻譯?感覺這套書不太適合自學,更適合小班教學。
有了兩套國外教材對比,國內教材的弊端也就凸顯……倒不如把小學奧數(shù)當作一種純粹的游戲甚至是運動,拼智商更拼熟練度,就像電競一樣……當然目前只翻閱了三四年級奧數(shù),五六不清楚。
而所謂的小學奧數(shù)牛蛙經驗基本分兩類:1. 上了幾個什么什么班,得了幾次什么什么獎,總之是一路高升。2. 天牛。是不是覺得沒啥用?那就對了……
下學期要開始上機構,看看這堆題目,在老師那里能講出什么花…
本日志與其說是奧數(shù)經驗,不如說是淺薄片面的吐槽。過段時間回頭看自己今天的評價,不知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