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姆小的時候,我經(jīng)常給她放英文兒歌和童謠磨耳朵。我還買了一個小布叮播放器,里面收錄了很多經(jīng)典的中文故事,會一起穿插著放給她聽。在這個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拉姆是一個聽力敏感型的小朋友,記憶力很好,很多聽過的內(nèi)容能記得,會說出來,也因此無意間把她培養(yǎng)成了一個雙語寶寶。
在拉姆四歲的時候,我開始給她放《希利爾講世界史》,《法布爾昆蟲記》,《笠翁對韻》等音頻。那個時候的想法是很簡單,倒沒想過她能記住多少,只是覺得多聽聽應該會有點兒印象,等到長大了再接觸到這些元素的時候,就不會感到陌生,會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放了一段時間后,我發(fā)現(xiàn)孩子很喜歡,于是《希利爾講世界史》,《希利爾講世界地理》和《希利爾講藝術史》就成了她睡前故事。
在拉姆五歲的時候,我們公司開年會,她和我同事聊天(因為我們經(jīng)常帶她去公司,她和我們很多同事都很熟悉)過后,同事說,拉姆給她講“紙”的英文單詞的由來,給她講穴居人,還有一些神話故事。她驚訝道,拉姆怎么知道這么多信息呀?我當時就想,應該都是從希利爾里聽來的。
漸漸的,她儲存在小腦袋里的信息也開始慢慢倒出來,拉姆會和冬令營的老師講如何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可以選擇哪些活兒,這是她從《小狗錢錢》中學到的。在看歷史動畫的時候,看到楚莊王,會和我講一鳴驚人的故事,這是她聽成語故事習得來的。聽了《蘇東坡傳》后,要求去杭州看蘇堤,看三潭映月,找一元錢來看后面的背景。有一次我和她在小區(qū)里散步,看到有一幢樓正在維修,搭了一個很大的腳手架,我剛想問拉姆,她卻告訴直接告訴我很多畫家在教堂頂部作畫的時候也會用到腳手架,這些都是她在《希利爾講藝術史》中聽來的。
她可以和我從美國回來的學生聊天,介紹她畫的畫、她搭建的積木、她設計的小游戲,我很多在美國的學生都覺得她的風格很像外國的小朋友。
拉姆一年級的時候讀過羅爾德·達爾的《The Magic Finger》,《Fantastic Mr. Fox》, 這個假期讀了《Charlie and Chocolate Factory》,我就推薦她聽《童老師課堂》關于羅爾德·達爾的傳記,我也跟她一起蹭聽了羅爾德童年的經(jīng)歷和家庭背景。達爾的媽媽是維京人,每年的夏天都會去外婆家做暑假,他的很多故事靈感都是來自于外婆童年講給他的故事。達爾自己也是一個童心未泯的老頑童,有一些有趣的故事都是在他60多歲的時候才創(chuàng)作出來的呢。在聽了童老師的介紹了達爾的很多故事后,拉姆對達爾的經(jīng)歷和作品充滿了好奇,還主動要求讀《女巫》,說好萊塢在拍呢,今年就能上映了。
這是拉姆在看完《Charlotte’s Web》后畫的畫,這幅畫里還有一些查理與巧克力工廠的元素。
拉姆聽古詩——行走中的閱讀
4月份的一天,我?guī)Ю啡ヌ浇枪珗@徒步。走在步道上,微風吹過,樹上的花瓣也隨之飄落下來,只聽見拉姆隨口吟誦了兩句: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這首詩出自韓愈的《晚春》。拉姆說,因為春天就要過去了,百花爭相斗艷,就連楊花和榆莢這些比較樸素的花也希望借著風的力量來展示自己的美,挽留住春天。聽到拉姆講這些,我有些驚訝,疑問她是從哪兒知道的?小妞兒微微一笑,告訴我是“奶泡泡”。
上個月初,我們帶拉姆去了江西,游覽了景德鎮(zhèn)、廬山、東林寺、白鹿洞書院和煙水亭等地。這次文化之旅,也給我?guī)砹艘恍┬◇@喜。
廬山是一座人文圣山,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以廬山為背景進行創(chuàng)作的歷代詩人多達3500人,共創(chuàng)作詩歌16000余首。去之前我們和拉姆,同行的小伙伴說我們要去李白寫“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地方,兩個孩子都很興奮。
去白鹿洞書院的時候,導游講解了書院創(chuàng)建的歷史,白鹿洞書院是南唐李渤在此隱居時創(chuàng)建的,宋代理學家朱熹曾在這里擔任過三年的洞主,就是當時的大學校長。王陽明也曾在這里教過學。當時正值晚春,孩子想起了朱熹的《春日》。
在廬山的白居易草堂,拉姆看到花團錦簇小路,隨口吟誦出: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陽陰里白沙堤
同行的小伙伴立馬喊出了白居易的名字,還說一聽就是白居易的風格,于是兩個人又開始想還有哪些詩。相傳《大林寺桃花》就是白居易在花徑寫的,在白居易的石像前吟誦這首詩簡直不能更和諧。此情此景,我和朋友欣慰的相視而笑。
拉姆的奶奶家就在廬山腳下,給我們玩轉廬山提供了便利條件。重溫了蘇軾的《題西林壁》,陶淵明的《歸田園居》、《飲酒》、《桃花源記》等詩,看了《人文圣地廬山》,《航拍中國》的紀錄片。哈,這樣的文化之旅可以多來幾次。
拉姆現(xiàn)在每周都會教我?guī)资姿爜淼脑?,我已?jīng)跟著學了十幾首新詩了。
前幾天我們讀24節(jié)氣的芒種,拉姆說,媽媽,為什么我們不多了解一些關于夏天的詩呢?我說好啊,于是,我們一起誦讀了《山亭夏日》,《閑居初夏午睡起》,《小滿》等詩,最近準備把西窗燭App用起來。
西窗燭app:詩詞量大,分類清晰,推薦給大家
拉姆聽希臘神話
最近,小朋友迷上了希臘神話,有一天我們在讀關于奧運會的一個故事,拉姆給我講了太陽神阿波羅追求達芙妮的故事,太陽神喜歡達芙妮,但是達芙妮不喜歡他,但她的爸爸畏懼于太陽神的力量,就把達芙妮變成了月桂枝,所以達芙妮是月桂女神?,F(xiàn)在奧運冠軍帶的花環(huán),叫桂冠,就是阿波羅從月桂樹上摘下來的枝葉。
看小朋友興趣正濃,馬上給孩子引入了《Heros in Training》和《Percy Jackson》這兩套書。有了知識背景做鋪墊,小朋友讀起來會更上道。
拉姆聽《哈利·波特》
讀《哈利·波特》的時候也是如此,她聽過哈利波特的人物傳記,了解了JK·羅琳創(chuàng)作故事的背景,了解人物關系,聽過Harry老師的高頻安利,更看小伙伴們都在讀,于是拉姆就按捺不住了。讓我驚訝的是,她自己會悄悄的把書帶到學校,利用碎片時間讀,甚至會用我的電腦登錄Pottermore.com網(wǎng)站查看各種魔杖的信息,她會告訴我Hortwards是一種百合花的名子,他們用的魔咒都是拉丁語,每次講起Harry Potter,那是滔滔不絕,已經(jīng)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了。
目前小家伙讀到了《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音頻聽到了第四部, 電影看到了第五部。
拉姆自己做的Harry Potter的旗子
拉姆參考下圖畫的徽章
拉姆在樂高店看到哈利波特的玩具,挪不動步,朋友不忍心,給她買了一個。
老母親為了鼓勵她,也買了一本《The Wand Chooses the Wizard》,正在運輸中。
玩樂高的時候自己放哈利波特當背景音樂:
其實我從來沒有雞娃背過詩或是強制性學得,因為拉姆屬于不配合型選手,不是那種耐雞類型的孩子。她幾乎沒有背過詩,從小到大很多的知識儲備都是從聽音頻,看動畫片,讀書中習得來的。前期無心插柳大量的聽,后期找到興趣點了,要大力的支持,各種助力。聽的多了,有了自己的理解,在場景中就能對應起來,有的時候還能學以致用。 “聽”幫助她打開了另一扇大門。
《教育的目的》一書中寫到,學校里教授的知識都是二手貨,甚至是三手貨。一切學問都是從生活中來的,是從對自然對社會的觀察中獲得的。孩子們學了別人歸納人出來的二手貨,未必真正懂得這些知識和原始觀察有著什么聯(lián)系,而這才是我們最需要的東西。
與其推著她走,固定她每天的schedule,安排滿滿的任務單,還不如引導她找到學習的樂趣,激發(fā)她的好奇心,讓她自己去觀察,探索,培養(yǎng)學習的主動性和內(nèi)在的驅動力,讓她學習自己安排學習和生活,而這,才是我更期待的。讓孩子做自己,而不是我們期待中的自己,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當然,這些看似簡單的推動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并不容易,我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給大家整理了幾條小建議,希望能有所幫助。
Tip 1 :時間安排
很多家長覺得沒有那么多的時間聽,其實碎片時間用起來,還是可以積少成多的。早起叫醒,刷牙,坐車上下學的路上,玩不需要用腦的游戲時和睡前,都是可以利用的時間。我們家一般是白天中文,下午和晚上是英文,盡量做到平衡。
Tip 2 :資源選擇
投其所好,根據(jù)孩子的興趣以及孩子熟悉的內(nèi)容順勢引導,匹配資源更合適。拉姆聽過Helen Keller,我就給她借了Helen Keller的兒童版?zhèn)饔洠伊酥形淖⒁舭娴摹都偃缃o我三天光明》。拉姆告訴我Helen Keller最喜歡的書是《伊利亞特》,想讓我給她也買一本,這不就可以順帶著做荷馬史詩的啟蒙了嗎?
Tip 3:家長要參與
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學習和成長,孩子讀的聽的,不見得都要同步,但起碼要有所涉獵和了解。一方面,能夠和孩子有共同的語言,孩子愿意和我們聊天,交流想法,是非常好的親子互動。另一方面,我們能從中觀察到孩子的興趣點,對哪個地方好奇,有疑問,能夠給他們啟發(fā),查找資源給孩子方向和建議,帶動孩子其他知識的拓展和能力的開發(fā)。
Tip 4:心態(tài)很重要
目的性不要太強,無心插柳的感覺是最好的,孩子也不會感受到壓力。從感興趣的元素入手,前期不要太雜,不要什么都想給到孩子,一口吃個胖子可不行。一個階段攻一兩個方向是比較理想的,因為很多內(nèi)容是需要反復輸入才能印象深刻,聽一遍就想孩子記住多少東西是不太現(xiàn)實的。每個領域的量給到了,才可能培養(yǎng)起興趣來。拉姆之前聽歷史興趣一般,我說,你聽的少,如果多聽聽就能聽進去了,果然,后來是聽到不讓停的節(jié)奏,還能把成語故事,三字經(jīng)故事帶到歷史典故中,鍛煉了聯(lián)想和遷移能力。最近小朋友看《如果歷史是一群喵》看的津津有味,我又悄悄把囤了很久的歷史繪本也翻起來的放到她桌子上了,看到熟悉的內(nèi)容,她自己就翻了起了,哈哈哈哈。
雖然拉姆目前還在一個培養(yǎng)習慣的坡道上。但我相信,只要我能持續(xù)地給孩子嫁接適合的資源,進行適當?shù)囊龑В?strong>堅持以聽為主的習得方式,不著急,不焦慮,孩子就可以找到自己的節(jié)奏,形成內(nèi)驅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