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前的情況
涵涵從小我就買了很多書給她,中英文都有??戳艘恍┬畔?,說是英語啟蒙要趁早,當時又是兼職又是畫畫兒忙的不行,那個英語論壇一直沒有仔細看,只記住一個詞叫做磨耳朵。所以書都是瞎買,也不懂,音樂也是偶爾放放。一歲左右的涵涵倒是喜歡親子閱讀,當時以為她沒有沒有任何反饋,所以英文書也讓我編成中文故事了,慚愧。那時候英文啟蒙算是失敗的,好在中文故事堅持下來。其實一直堅持讀下去就是對的,但是沒有指導辦法自己就放棄了。現(xiàn)在回想一下,雖然說孩子的黃金語言期在0-3歲,但我覺得在一歲半到兩歲左右,中文有一點基礎的時候開展是很合理的。
我女兒有一點語言天賦,和親子閱讀還有家人也是不停的引導說話也有關系,說話很早,14個月說很多詞了,2歲3個月出去玩說話能驚著很多人,口齒清晰,條理分明,旁邊家長說自己家四歲的孩子還說不清楚話呢?,F(xiàn)在有一點后悔那個時候沒有堅持英語啟蒙,不過現(xiàn)在我也已經很滿足了。
就這樣一直進行中文的親子閱讀,從不間斷,涵涵特別愛看書,但是有個特點,看完一遍的,不想看第二遍,老母親有點心疼,回想自己小時候總是喜歡反復看喜歡的書,為啥這點不像我。不過這階段看書積累的好處慢慢顯現(xiàn)出來了,專注力,邏輯思維能力,要優(yōu)于周圍的孩子。
雖然開始的英語啟蒙失敗了,但是這事一直放在心上,我同事建議我孩子最早四周歲出去學習英語,因為她兒子就是這樣,一直到初中英語都是拔尖的。不過她說的是老舊的學習方法,死記硬背,她覺得孩子太小了做不到。我也沒去網上查其他的辦法,總覺得她兒子英語很厲害說的應該是對的,就這樣繼續(xù)蹉跎。
2017.11第一階段 啟蒙初期
一直到涵涵幼兒園中班后,我老媽忍不住了,說人家都去幼兒園學習英語,咱家也報名吧!我覺得去幼兒園不如去英語機構,據說還有外教。出去看家附近的機構,結果她們覺得孩子不到四周歲,太小了不收,基礎的課程從字母開始教。太遠的地方收三歲的我和家人接送又不方便。這時候我在網上找到一個線上課,用app學習一些兒歌和簡單對話,效果不錯。一三五新課,平時復習,利用碎片化時間媽媽先學起來,回頭教給孩子,一起互動。我當時覺得自己找到一個最適合孩子的方法。每天群里跟讀,和媽媽們交流,看著娃會的越來越多。孩子也特別喜歡,其實主要是唱英文歌,她學的很快,我這邊學唱,她那邊聽聽就會了。印象深刻的是,我剛學會唱Do you wanna build a snowman,她竟然也都順下來了。長一點的好多歌都會了,如五只小猴子等等。現(xiàn)在看來兒歌啟蒙英語是一個利器。
那時候的我特別熱血,我本身就是畫畫的,用各種手工等方法去讓孩子快樂的學習,還做個小動畫我倆自己配音鞏固課上內容,而且自己也喜歡上學習英語,自己去流利說報名學習,研究老外怎么發(fā)音,改善自己的發(fā)音。我和孩子的進步是明顯的,后來群里大家都叫涵涵明星寶寶,叫我明星媽媽,哈哈哈。我倆在周圍也成了別人家的小孩和別人家的媽媽?;仡^看這段經歷,雖然熱血到用力過猛,但是還是有好多意外收獲的,做手工就當作親子活動了,到現(xiàn)在她們也說我家的藝術啟蒙特別好。
2018.05第一個坑——線上課進度&孩子膩煩
啟蒙到這個階段,涵涵大概會300左右單詞吧,這是這個線上課的弊端也慢慢出現(xiàn)了。app一直采用兒歌的方式進行學習,我倆都陷入審美疲勞。一直沒給看英語動畫,因為檢查眼睛散光?遠視,學習的app也停了。音頻只放一些英語歌,和一些雙語故事,新內容要靠我不停的自己想辦法拓展學習,感覺學習進入一個瓶頸期。而且對于我的壓力太大了,又要拓展,又要查興趣方法,又要上班,又要畫畫兼職。我總覺得這個學習方式不是最好的,那時線上課贈一些繪本,句子都超長,我讀也費勁。但是看到有的年齡小的孩子超長的繪本都能整本復述下來,涵涵只在開始的時候,展現(xiàn)一點點天賦,現(xiàn)在讓她學習兒歌并不像開始那樣學的又快又好,我又開始焦慮。中間甚至涵涵開始反抗學習英語,因為書看不懂,我放的英語故事音頻也聽不懂。我焦慮不安,親子關系也受到影響,我選擇停下來,課停了,我要尋找別的方法。
這時候特別重要的是,我在一個媽媽的帖子里發(fā)現(xiàn)曙光。
咱們小花生也有她的轉載,這個帖子對我來說真的很重要。里面介紹的許多內容改變了我一些觀念。
——6000字英語啟蒙干貨分享:家庭英文啟蒙,最好的資源都在這啦!
沒研究明白怎么在日志里插入別的日志,大家搜索一下吧。
她的帖子介紹的特別重要的一本書。
這本書被我強烈推薦,周圍朋友幾乎人手一個。看過以后再看,也是不同的心得體會。非常建議買一本,書里的規(guī)劃路線有十年呢,而且對于啟蒙期的書單介紹的不錯。我也知道了第一個小目標是孩子要積累1000個聽力單詞量。
雖然書不錯,但是只是大致路線,關于啟蒙期具體操作方法我還是不太懂,對于1000個單詞量有點頭疼。但是我知道這個方向是對的。我開始主動出擊,去尋找一些牛媽的啟蒙期經驗。靈光一現(xiàn)去微博看看,發(fā)現(xiàn)了好多牛媽經驗貼,其中一個對我影響很大,@西妞的窩兒 寫的也非常詳細,她的經驗貼微博已經置頂?shù)?,大家可以去看看。又發(fā)現(xiàn)好多牛媽轉載小花生網的文章,我又摸到這里,哈哈,感覺找到組織,趕緊注冊!
總結各位牛媽的經驗,我挑出自己最喜歡最適合我家的的,那就是大量的大量的大量的親子閱讀,看完以后馬上聽書配套的音頻。
2018.07 應對措施
這時孩子英語已經起了逆反心理了,我要推倒重來,從最簡單最基礎的開始。
音頻
那時候涵涵暑假時候,我無比幸運被牛聽聽抽中試用,免費得一個牛聽聽,寫使用心得用力過猛寫了差不多5000字,又得一個牛聽聽,給我堂妹了,哈哈哈。牛聽聽在我們家里相當有用了。資源豐富,定時播放等功能太省心了。因為不上學,我倒班不能出遠門,大多數(shù)天天在家玩,我倆沒事畫畫,做手工,橡皮泥,樂高,背景音樂就是sss的歌曲,基本好多歌之前線上課學過了,兒歌這時是一個引子,是她不會反抗的接觸英語的方式,零基礎的娃都有效。而且我發(fā)現(xiàn)有效輸入反而增多了,心里終于踏實了。后期不斷更新音頻,看過的書,看過得動畫,都用牛聽聽播放。
大致播放內容是,早上起床放廖單,中午放的是牛聽聽自帶的熏陶課程,晚上玩的時候放海尼曼。暑假過后改了一下時間,大致內容也是這些,碎片時間也播放兒歌和科普故事,還有古詩詞。暑假果然是彎道超車的好時機。
建立信心的書
我倆碰巧看到甜心英語視頻,書挺貴,而且還是低幼讀物,但是涵涵對于這種翻翻書表示極大的興趣,我趕緊買回來。果然興趣才是第一重要的 。從7月末,我倆開始大量的英語親子閱讀了,天天朋友圈打卡,讀的有甜心英語和海尼曼gk?;仡^我去研究了蓋老師書里的書單,又去買了餅干狗。事實證明,我的選擇非常正確。
甜心英語到現(xiàn)在也沒有看完,但是它起到了它應有的作用,那就是把興趣勾出來。
其中兩本涵涵非常愛,一本講洗澡的,有好多反復貼的貼片。一本是講睡覺的,最后面我給打印了她擺拍睡覺姿勢的照片,貼在書的最后一頁,以便講到最后我再把小被子蓋到照片上。這兩本書打破了她從不反復看書的習慣。洗澡的書最愛,講了幾十次,連續(xù)看了一個月。后期也時不時拿出來看。我尊重她的選擇,再同時加上我拿的一部分書,組成晚上親子閱讀的內容。保持她的興趣是第一重要的。
還有一個就是,我焦慮的時候買的廖單,只有幾本,而且一部分還都是她會的,我當時真是病急亂投醫(yī)。不過也起到了作用,就是修復她的自信心。念過以后牛聽聽反復播放音頻,那段時間,我們每天早上,都是被牛聽聽播放的廖單叫醒的,鵝媽媽涵涵也會了一點點,但是我沒有繼續(xù)深入學習這些童謠,即將進入大班了,我覺得時間有點緊。
海尼曼兩歲左右買的她不愛讀,相反在有一點基礎上開始讀效果還挺好,甚至其中有些書看了開頭,自己后面就能順下來,其中幾本書甚至背下來。其實整體說來,海尼曼gk對于她來說已經過于簡單了,沒有起到學習作用,但是能背下這本薄薄的書,對她建立自信心起了很大幫助。感謝海尼曼??,哈哈哈。海尼曼的音頻也反復聽。
餅干狗大贊??!買回來以后很快就看完了,看完的書就用牛聽聽播放音頻,屬于當時她覺得容易的程度。音頻很棒,語速不快,涵涵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刷分級讀物的。
七月開始讀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候,涵涵開始主動拿書來讓我讀,全部都是英文的,老母親終于放心了。
視頻
從好多地方收集了英文動畫,但是沒有看成,好多人推薦的big muzzy倒是挺好的,不過她也覺得看著費勁,畫面也不美,年代太久遠了清晰度下降。小豬佩奇更不說了,看著費勁不愿意看,我想視頻也應該從最簡單最基礎的開始。
看了一段時間的小鼠波波,涵涵終于能看進去了。但是怕對眼睛不好,所以大多數(shù)是在聽。后來甚至我打印了動畫截圖,有部分說了上句能說出下句。
后來從微博上看到有人用的清華幼兒啟蒙,趕緊找一個下載,看的是2017版的,兩個老外一男一女,配合動畫,有時候看到很逗的地方涵涵笑的不行,要求反復看。內容真的是簡單的。也沒有看完,起個引子作用,同時又找到了極推薦的真人動畫相結合的節(jié)目,kids abc。
我發(fā)現(xiàn)這類真人節(jié)目對于啟蒙剛剛開始的小朋友非常好,美式發(fā)音,語速很慢,不同重復。kids abc也不算新片,但是制作的很棒,我已經極力推薦給周圍的朋友,直到現(xiàn)在涵涵依然很喜歡??赐暌院笪易约禾崛×艘纛l,用牛聽聽反復播放。
又被公眾號安利一個非常棒的英語節(jié)目,英式發(fā)音,叫Wow English,當時是涵涵的心頭好??偣?季,十分龐大。
總結動畫這部分,我開始以為,和刷書一樣,不看重復的看過就算了,她想看新的就看新的。如果有時間做拓展,演幾遍或者復述是最好的,不過啟蒙前期用力過猛,導致我現(xiàn)在非常懶,一看她自己能自動升級,我真是什么都不想干啊……目前涵涵雖然主要看Wow,但是會時不時要求再看或者聽kids abc。
真人節(jié)目有個缺點,就是大多數(shù)是介紹式的句型,不停的重復,劇情比較簡單,口語交流也簡單。所以啟蒙期是利器,后期還是要過渡到劇情動畫的。之后接的第一部生活動畫就是Nelly and Nora,語速很慢,很有愛,整體動畫設計都是非常好的。看在粉豬之前,而且看了兩遍。
2018.10 開始親子分級讀物
從啟蒙到現(xiàn)在都是我陪著,所以我知道她哪些單詞是新接觸的。名詞就指圖片,動詞就做出來,有時候我會英英解釋一下,我水平一般,頭一千個基礎詞匯無非就是吃喝拉撒和簡單的形容詞。huge、giant 這樣用very very big就解釋了,解釋完了我再舉例個生活里的同類物品,也就是再造個句,通常我表演的很搞笑,我娃就咯咯笑著反復讓我表演,這時候她就不反感反復輸入。 基礎詞匯輸入量夠大的話,這本書見過那本書還有,我一直解釋到我女兒說,媽媽別說了我都知道了,你接著往下講。
不斷的親子閱讀讓涵涵成長的很快,以前從來沒有測過單詞量,我想測試一下,自己打算做個規(guī)劃,當時測試顯示600-800不等,我覺得不相信,一直以為她300多,頂天500左右,才讀了兩三個月就漲這么快?我自己覺得還是不靠譜,自己再老實的看書吧?,F(xiàn)在我想其實也是有可能的,前半年積累的幾百單詞,以此為基礎,后期這幾個月的大量有效輸入反而鞏固了以前不熟悉的單詞,又拓展新的內容。
2018.10末接觸到小花生,發(fā)現(xiàn)好多大神都是這個方式,大量的聽讀 ,讓我愈加覺得這個方式是正確的。線上課基本停了,偶爾我上去看看新內容。我們第一套分級是餅干狗,馬上就要雙十一了,我又開始買一些書,各個階段都有,便于涵涵升級。
I can read 系列:
初級,皮特貓,小毛怪。同是初級,這倆比餅干狗難一點。
1級,啪嗒貓,F(xiàn)roggy,貝貝熊。
其他出版社:
蘭登2,F(xiàn)LY GUY,牛津1-3,亞瑟小子,國家地理四個級別,小豬佩奇動畫點讀書第一季和第二季,我的圖書館二(當時以為簡單,實際挺難的),Raz的電子賬號。
I can read 系列初級有的并不輕松,但是故事有趣,孩子喜歡。而且,我家附近有個超級大的圖書館,英文的繪本和分級讀物很豐富,隨時補充著我倆的書單。
文盲期都老母親讀,點讀筆不香。
一定要注意,學齡前兒童時間寶貴,不能在低階段舒適區(qū)呆著,要家長適時地推一把。
ar真是個好東西,我把買的書用貼紙粘上寫上ar值,每個套系按照ar難度擺放,所有難度都是階梯性遞增的,親子閱讀時去拿同ar的不同套系書??傊I了很多書,自己也打印一些,圖書館再借一部分書,我每次親子閱讀的時候,按順序拿書就好,她按照興趣自己隨意拿我也不管拿。
餅干狗之后,我們Raz aa九十本馬上親子完了,手機上看的,我估計b級聽完后基本能復述,c級太長了復述不下來,但是可以大部分聽懂。剛刷完皮特貓,小毛怪已經看完大部分,現(xiàn)在這兩套書都是二刷,因為覺得第一次看完啃的費勁,看別的書和動畫以后又回頭看一遍,效果不錯。蘭登2是我們現(xiàn)在目前的難度,又買了蘭登2階幾本獨立的小故事,蘭登3的亞瑟,有幾本書我給講講也能聽的很不錯。
分級讀物的策略是,一遍過。 按著涵涵的性格,不背單詞,頂多raz聽一遍復述一遍,其他的書都是一遍過。我沒有精讀過,也沒拓展過,遇到生詞名詞指圖片,動詞我做出來,表情生動搞笑一些,生詞部分強調點,就夠了。極個別的書被要求再讀一遍。聽完的書第二天早上必放音頻!重復放,大量放,幾本書就看一遍,音頻卻反復刷了3-5遍。
一遍過這個方式我已經看到好幾個大神是如此做的,原因是單詞是會重復出現(xiàn)的。有的孩子是喜歡反復刷的,有的孩子如涵涵正好相反。反復刷的孩子能吃透一本書后再看新的,基礎相對扎實。而大量的看不同的書讓各種單詞在不同的語境里出現(xiàn),從而形成自己的思維。兩個方式各有特色,看孩子吧,興趣第一,而且也不是固定不變的,時不時回頭再看也是必須的,所以不必糾結哪個更好。
我們每天閱讀量大概4本打底,十一月紙質書甚至大多數(shù)都是7本。后來我覺得看得興奮導致睡眠不足,十二月紙質書數(shù)量下降。
第二個階段 高頻詞&自然拼讀
上半年接著上一年的路線,我還是大量的讀,但是橋梁書已經是我的極限了,不預習不能用動作或者英英有效解釋生詞,除了一月份那時候孩子有點語感,簡單口語輸出增多,偶爾編幾句,其他還是沒啥亮點。那時候不知怎么,我一度懷疑她到了瓶頸,我剛驚喜又進入焦慮狀態(tài)。
2018.11-2019.08
親子分級
牛津樹3-7。
因為進入幼小銜接班,基礎學習任務增多,每天寫完作業(yè)就很晚了,親子閱讀直線降到中英各一本,英文每天一本牛津樹,我覺得不能再用我蹩腳的英語讀了,就改為用點讀筆點讀牛津樹。
視頻
這時候的動畫是Wow English ,九季全看完,又看了一點ABC bakery 。這時候她已經可以看懂小豬佩奇了??匆徊糠諦lue's Clues,小家伙很愛看。一部分Team Umizoomi,我覺得很好,她有時候會激動的跟著喊Umi—Zoomi !?_?。動畫電影看了幾次魔發(fā)奇緣,因為她是長發(fā)公主控。
音頻輸入少,路上五分鐘小豬佩奇音頻。
外教課
聽力到1000的時候我報名線上一對一,就這樣每天一點不走心的英語輸入,因為夏天換了幾個外向活潑語速快的外教老師,口語發(fā)生了巨大轉機。
暑假的時候,不知道是因為我每天密集約一到兩節(jié)外教,還是之前積累到一定的界點,小家伙上課口語大爆發(fā),夏天之前只是跟著外教老師被動復述,如何回答有時候還是我提醒一下,夏天的時候變成主動分享,互動,游戲,瘋鬧...
高頻詞學習——超級大坑
學前最后一年,幼兒園學習任務越來越多,有限的時間里還要雞中英認字、數(shù)學啟蒙和拼音學習。高頻詞打印了好多有趣練習冊,剪剪貼貼。玩了各種游戲,比如拍蒼蠅、飛行棋、釣魚一類的。每天睡覺前還要認下字卡,一年學習下來也就記一百個左右,還不如后來推閱讀的時候不到倆月全認識了。也可能我們不是視覺敏感娃,認字渣,這個高頻詞是否單獨拿出時間來學,還是看娃是否能高效吸收吧。不過高頻詞顧名思義,不就是出現(xiàn)頻率高的詞匯么,多看多讀自然會了。
2019.05
自然拼讀
開始學自拼,到十月直接讀raz aa。
夏天測試單詞量大概穩(wěn)定在1500,增長很慢,我覺得半年過去好像很低效,依然以為是小家伙的瓶頸期沒過去。
2019.10-2019.12
忙忙活活恍恍惚惚,到了十月末,我覺得這大半年效率太低了,終于開始仔細回想她三個月就增加大量詞匯的過程,猛然醒悟,不是她進入瓶頸,是我限制了她??!
去年我可是每個生詞力求有效輸入的,這半年輸入量大減,而且很多生詞我不認識就沒法解釋。raz文章又短小量又足,趕緊打印。
我從e開始每天親子閱讀十本,她自讀十本aa。我提前預習每個生詞,用圖畫,英英解釋等方法全力配合。果然,觀察她的狀態(tài)又和去年一樣,聽的津津有味,從來不問為什么,什么意思。
自讀分級
她自己讀從aa~a,到年底a還有部分沒讀完,沒辦法幼兒園作業(yè)很多。親子一直到g我就停了。那時候的想法就是,我不能一直親子閱讀下去了,raz是該她自己去完成h以后的階段。
學習任務越來越多,只好停了親子讀raz,改偶爾親子讀英文繪本,這時候聽我講溫妮女巫很輕松,感覺她聽力水平還再高一點。
視頻
動畫從佩奇開始,接的卡由,她最愛... 然后小公主索菲亞,開始看汪汪隊,blippi 部分,每天20-30分鐘。
音頻
突然一天吃飯的時候,我隨手放了Frog and Toad的音頻,讓她裸聽試試,聽到第二個故事的時候突然樂不可支,我們驚訝地看著她,她不好意思的說了故事很搞笑,隨后一口氣連續(xù)聽完一本書。我又靈光乍現(xiàn)。既然沒有閱讀時間,這時候可以開始裸聽沒看過的書來保證聽力輸入。后來看到一個媽媽總結的很對,不要用慢的項目拖累了快的項目。
慢的項目就是中英文基礎知識,認字太慢了……
從那以后開始偶爾裸聽橋梁音頻,還聽了部分小豬梅西,部分Henry and Mudge ,部分糊涂女傭。一部分看過的動畫音頻。為啥都是部分,因為沒有播放器,都是手機隨機播放,經常忘了聽到哪。我覺得是聽懂了,因為早上我把手機放桌子上播放她繞著走,放一會兒就回來把手機拿走聽去了。這時候剛剛看過彼得潘的中文繪本,知道人物關系后看英文動畫,趁熱乎勁兒又隨便找2個版本故事音頻。試聽黑衣公主說聽不懂,放樹屋吵吵不聽,Dragon master能聽懂卻不想聽……
到了12月,平時也沒有啥音頻輸入,幼兒園路上改聽凱叔神奇圖書館。
————
最后又測單詞量兩個多月就2100了。升級速度又上來了,看這進步...我前半年在干什么……其實也不用測試這么頻繁,只是當時的老母親用數(shù)字化的增加來緩解焦慮……
小家伙野蠻生長也有驚喜的,聽力一直在提高,有時候能剛聽到一段音頻就口譯出來,終于,一直英英翻譯和tpr見到了成效。
總的來說聽力輸入不夠——又一個超級大坑
這一年浪費了很多時間,如果高頻詞的時間拿來聽或者親子閱讀該多好……
第三個階段 橋梁&初章
今年年初我還在頭疼啥時候入章,3月單詞量突破3000,入章依然摸不到門道,還到處請教如何在看書過程中學習生單詞??春芏鄫寢屛恼虏欧磻^來聽力重要,趕緊趁長假定個計劃。
2020.01-2020.08
自讀分級和橋梁
去年5月時我教自拼,簡單練習后10月讀raz aa-a,a沒讀完。寒假從元旦正式開始,時間管夠。raz自讀兩個月從a~g,每天十本讀一遍就過。b、c級左右高頻詞幾乎輕松認識全部。 g放慢速度。前面都每天十本一遍過,h-i聽一遍/跟讀一遍,自讀一遍,做題,由于剛剛開始做題,我講題會花點時間。
4月開始讀低聽高,raz自讀到i級,她覺得長不愛讀的時候,我改讓她點讀筆聽看十本J級,點讀筆到k有點推不上去了,停了raz。感覺這時候短短三四個月閱讀詞匯追上了聽力詞匯,所以專家說聽力3000單詞以后再開始學習自拼是有道理的,閱讀追起來太快了,愈發(fā)證明聽力先行的重要性。
停raz后清別的初級庫存。把牛津樹1-6,I can read 系列里餅干狗、皮特貓、小毛怪、啪嗒貓、學樂、國家地理初級等等都讀了一遍。初級書終于退出歷史舞臺。
這時候家里橋梁都讀一半了,fly guy ,亞瑟小子,froggy,加了科一,讀牛7.8,她又要讀raz,選j,讀完她自己去翻后面的級別看,有時候看op級別。竟然后面級別有一次做題就錯一兩個。j完了她又不刷了。
7、8月聽音頻被偵探內特吸引了,自此以后是最愛,聽了一遍后不想聽別的還要再聽一遍。有一次她想要個兒童數(shù)碼相機,我說你能念下來內特我就買一個。她很快接受了,畢竟是喜歡的故事,我怕偏食,一本內特一本牛津探索1配合著,自己主動把牛9翻出來快讀完了,都是有點厚度字多圖少的書,給后面愿意看神奇樹屋打了好基礎。8月raz自己去讀k,不時的往后看L-P。
配合讀的非虛構:
視頻
我覺得動畫是我們聽力輸入的另一個主力。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看了四季汪汪隊后,我覺得這個是一個轉折點,因為是疫情,從這以后每天看動畫時間多了,大概30-40分鐘,動畫的升級格外順暢,同時期看書和外教課也進步很大,我想是相互影響的。汪汪隊后看了索菲亞,布魯伊,芝麻街,好奇猴喬治,科學小子西德,迪斯尼和夢工廠的動畫電影,還有很多我都忘了,因為都她自己選擇的。推薦芝麻街里的艾摩的世界,視頻版的raz。
搬家后她自己操作投影翻找動畫,我那時候有點忙,她看的時間更多,累加時間都有一小時了。比較愛的小馬寶莉,寶貝老板劇情版,各種動畫電影由一周一部改為幾天一個,有的重復看。
音頻
5月開始大量時間聽jbj,初期不愛聽,吃飯我打開,吃完飯的時候就拿播放器去一邊入定了。jbj不知怎么的,改善了她語調,那以后很多人說她念的好聽。
聽的過程時不時來個驚喜
聽完jbj一直找不到她喜歡的音頻,就亂聽。 故事放個開頭就說不喜歡。
突然有一天聽內特喜歡的不行,竟然聽完還要再聽一遍,我勾引著讀完內特。再后來她想要有道翻譯筆,我半強迫半勾引當聽神奇樹屋的獎勵。她開始當任務聽的,聽幾本后終于喜歡上了,現(xiàn)在聽到第十五本。 看來以后每個故事音頻都需要強迫一下……
今年聽力和閱讀一直遵循聽高讀低的原則,聽力先行以后升級特別順暢 。
同時,幾乎每天外教課,討論的內容也有點深了,可以自由表達觀點,不像以前都是簡單聊天氣食物。6月我又加個愛課哈佛外教百科英語,真正能夠用英語當工具來學習知識,好幾次碰見某單詞說在愛課學過!
~~~
晚上看完一個動畫電影,我說還有一個錄視頻打卡還沒有完成,她自己主動要錄讀神奇樹屋,讀了幾頁興奮了要讀完,實在太晚了我說明天看。她自己也說,以前覺得黑白圖字多很難,現(xiàn)在看很簡單。
家里還有少量橋梁庫存繼續(xù)進行,并且我需要再考慮下一階段的書單了。
走了彎路才知道怎么回事,我自己和朋友一直說聽力先行,最近半年才真正懂得如何做。在孩子達到目標能力的時候,還是需要家長在后面適時推一下。 至少我娃都是我給開個頭,后面都是她自己走的。
下半年目標:
馬上就要新一年級小學生了,開學后未必有很多時間,朗讀不是必須的項目了,英語這個學期有可能重點放在聽音頻和看動畫上,看時間是否可以增加教材,比如wonders 。我也下載了一些英文兒童劇,希望她能喜歡。
入章前最大的疑惑:
碰到生詞怎么辦,大多數(shù)牛媽答復都是,不管,只管大量的讀,猜詞也是一種能力。我的辦法是,先讀上去,她問我我才告訴她意思,盡量英英解釋。推薦這個用2000常用詞來解釋2萬詞的朗文字典。